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已经让日本企业奥林巴斯成为了身陷囹圄的巨兽——自今年10月爆出令人震惊的财务丑闻后,其股价已下挫逾80%,相关经营层也在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命运的严惩。
在过去的13年间,奥林巴斯投资亏损总额高达49亿美元,多位高管通过破绽百出的收购项目加以掩盖,直到不久前遭解雇的前CEO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提出公开质疑,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在了解奥林巴斯事件的经纬后,笔者大脑中跳出的第一件事便是20世纪40年代“太平洋战争”后期的“台湾空战”。
1944年10月,美军在进攻莱特湾之前,为了避免台湾及冲绳方面日军的空中偷袭,派遣第三舰队于10月10日出动1396架战机大举空袭冲绳,11日又接连空袭菲律宾和台湾,日军损失惨重。被打急了的日军在12日发起反击,总共投入1251架航空战机,对位于台湾东方海上的美军实施大规模报复,可惜气候不佳,目视飞行的日本空军没有发现美国舰队,而拥有雷达的美军早已铺好了狙击网,等君入瓮。
在 12日至16日的空战中,日军共损失战机312架,美国舰队则只是重巡洋舰“堪培拉号”与轻巡洋舰“休斯顿号”轻度损毁。但是,日军大本营却连续五天发布 “大捷喜讯”,最终将“战果”夸大为“击破美航母8艘、击沉美航母11艘、战舰4艘、巡洋舰7艘”。实际上,当时的美国第三舰队只有航母17艘、战舰6 艘、巡洋舰14艘,按照日军大本营的说法,美国第三舰队如同是“近乎全军覆没”。
受“捷报”鼓舞,日本国内民意沸腾,甚至在美国华尔街都有股东对日军大本营的宣告信以为真,纷纷抛售手头的股票,导致股价一夜之间大跌。
“台湾空战”本来是日本惨败,但如果承认失败,策划作战的参谋、指挥作战的司令部都将罪责难逃,而只要高喊“胜利”,不但不必担责,还可以享受鲜花与掌声。无人承担责任导致“台湾空战”一役,“日本大胜、美舰队覆灭”的假象形成。
这一假象的后果是惨痛的。10月23日,美日莱特湾海战正式爆发,日军在“美舰队已覆灭”的虚幻认知下,判断美军只剩下不足为虑的“战败残舰”,因此遭遇决定性的败北。为逃避“台湾空战”责任而谎报的军情,让日本舰队在三天的海战中几乎全体覆亡,这也成为整个“太平洋战争”结束的序幕。
反观奥林巴斯事件,道理如出一辙。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奥林巴斯就因投资失败而导致经营损失高达1000多亿日元。如果承认“经营失误”,经营层就必须承担责任,而只要在自己的任期内不将问题表面公开化,就不会遭受问责。为了明哲保身,内部潜在的问题一拖再拖,累积起来的一根根稻草最终压倒了奥林巴斯这头“骆驼”。
在“台湾空战”中,日军失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而此后的飞行员明显培养不足,导致后备缺乏,许多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被征调至前线。实际上,奥林巴斯也拥有一大批优秀精干的技术人员,在内窥镜领域,奥林巴斯稳居世界第一,但如今这些人才正陷入左右两难境地。
奥林巴斯事件可谓“领导”失败的典型。那么,何为真正好的“领导”呢?
上一条: 中国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
下一条: 中国光伏:早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