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组织里的人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组织战略的需求下,有些部门需要增加员工、有些部门则需要裁减员工。联想集团在2004年的战略重组下,发展PC而砍掉其它业务,至使有员工在网上发表《联想不是家》的感慨,引起网民的热议;2007年,华为的“万人大辞职”事件,也让员工感觉到《企业没有家的感觉》……问题是:当战略要求砍掉某个部门时,这个部门的人员必须也要裁减吗?
很显然,联想公司与华为公司遵循着“因事设岗”的原则,所以在员工的安排上大动手脚,尽管发放补贴等工作做得很到位,无疑也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声誉影响。因事设岗是用人非常理性的原则,但是如果组织中的确有出类拔萃的人员,并且在企业里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这些人员是否也在裁减之例呢?
如果要把这些人员也裁减掉,无异于“削弱自己以资敌国”,竞争对手做梦都可能笑出声来。因此,“因人设岗”也是用人的一种理性要求,这里我以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作为案例:
2000年左右,中粮集团请麦肯锡咨询公司进行战略咨询,麦肯锡咨询建议中粮集团将所有的业务归并为22个业务单元(宁高宁上来后,又重组为9大业务单元),其中有一个单元就是中粮包装实业,麦肯锡这样定位中粮包装:市场较狭隘,增长率不高,建议观察两年,不行就坚决砍掉!这种定位与“留用查看,以观后效”没有什么区别。当时的总经理周政先生(现中粮地产董事长)是拼着一股劲,要把企业做好做大,与中粮集团的上层领导多次沟通,阐述企业的发展图景以谋求集团的支持,并邀请集团的领导们来公司参观视察,现场了解包装实业部的工作情况,集团原董事长周明臣和新上任的宁高宁董事长,在经过充分考察之后,认为包装实业部的管理层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作风过硬,并没有采纳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意见,反而下大力气发展包装业务(投资、兼并、全国设厂),成为中粮集团的九大业务单元之一,在自己所属的行业里做到了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于近年香港联交所上市。
这算不算是因人设岗的最佳案例呢?当企业老总说“你有多大能耐,给你多大舞台”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承认“因人设岗”的事实,如果不是这样,这些杰出人才很有可能跳槽到对手的公司里去了,终究来说这是公司的损失(以后要找同样这样有水平的人,恐怕不太容易)。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遵循“先事后人、因事设岗”的原则,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去做“先人后事、因人设岗”事呢?这里也是有原则可寻的。
拿导演拍电影来说事儿:当有一个好的电影故事时,导演会根据故事情节安排来找演员演电影,这是先事后人的成功案例;但如果有一个绝佳的演员,导演会不会给这个演员来编故事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赵本山与其众徒弟,很好的中国农民基础,于是连编写了好多部家村题材、农民企业家题材、民工进城的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都非常出色,这是先人后事的绝佳案例。
从这里,我们可能了解到,绝大部份情况下是“先事后人、因事设岗”,例外的情况就是,当这个员工经过考察,的确有战斗力,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他的能力与专业程度,或者达到“专家级”的程度,我们可以“先人后事、因人设岗”,给他创造一个平台与舞台,让其挑战未来的新高度,有何不可!
不是说麦肯锡的咨询缺乏价值,只不过麦的咨询只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事情;中粮宁高宁是高人,不糊涂更不教条,从领导的层面来考虑事情。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方式与结果。中粮集团在宁高宁先生董事长的带领下,作为世界500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先事后人,这是管理的学问;先人后事,这是领导的艺术!
上一条: 成功的品牌需要粘合剂
下一条: 当客户向你的老板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