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坏苹果”


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吃完晚饭,女主人给我们上茶,又拎来一筐苹果请大家品尝。苹果个个光洁明亮、清香扑鼻,馋得每人都挑了一个。正当准备狠咬一口时,我突然听到“哇,坏苹果!”尖叫声出自黄小姐,她捷足先登,挑了个最靓的,却没想到好看却不好吃。

“大家都别吃了!”看着那个坏苹果,男主人说,“根据坏苹果法则,这筐苹果中一定有更多坏了的。”说完,他拿刀切开了所有苹果。果不出所料,差不多10个苹果中就有4个是长了蛀虫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顾不得刚刚咬到蛀虫的恶心,黄小姐发问。



回答黄小姐的好奇不难。中国不是有“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的说法吗?美国也有“坏苹果并发症”(Bad Apple Syndrome)的法则。就是说,如果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筐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筐烂苹果。此法则适用于团队——一个人的态度将影响到一个团队。



说到团队,仍举马云的实例。他虽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一窍不通,但却创立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目前全球最大的B2B商务网站。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马云非常自豪地说,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打造一个明星团队,而不只是拥有明星领导人。因为团队就像企业建立的若干个“别动队”,只有“别动队”成员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最终胜利完成任务。



知道马云的团队厉害的多,但不知道团队不易建设好,且极易被破坏的却少。在团队中,某些问题员工就像“坏苹果”,其危害性不在于他自己没有工作效率,而在于他有着惊人的破坏力,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示范效应、破坏团队氛围和干扰组织目标等方面。有研究表明,如果在一个组织或公司内,有一位同事特别的“懒”或特别的“难搞”,那这个人就可以使整个公司或组织的效率被拉下30%~40%。不仅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而且可能使整个团队变成一个烂摊子。



根据研究,产生“坏苹果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位状况差的同事可能造成其他人“无关紧要的错误判断与决定”,以及在这个组织里感受的延展。如果某人令人讨厌,而其又处在一个组织中,就会让你因为不喜欢这个人,连带也不喜欢这个组织,甚或不喜欢其他在同一组织的同事。因此研究建议,企业不要只树立“对的模范”,也要“打击不对的行为”;不然,一个公司或组织的同事就会像“情绪的导电体”,一有老鼠屎,立刻坏掉整锅粥。



可是最麻烦的,却是团队中的“坏苹果”并不一定是能力差的;相反,能力强的也可能成为问题员工,而且破坏力更大。那么,如何限制问题员工的影响力呢?首先要从机制上入手。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有20%的人干得很好,70%的干得一般,只有少数不到10%的干得不好,那么奖罚分明将尤为重要。重奖,可以保证那20%更有积极性;重罚,可以免除70%不被罚而也有积极性,或者争取得奖。



没敢细想,普普通通一个苹果却包含着这么大的学问。从朋友家出来,我依然忘不了那个坏苹果——“坏苹果”的警示:要警惕最早坏的那个,而且处理得趁早;否则,坏的就不只是30%-40%哟。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人的恶劣行径,毁掉整个团队。


上一条: 真、善、美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下一条: 企业道德如何完善和培育?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