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危机将至?


9月8日,惠誉亚太区主权评级团队主管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币债务评级可能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被调降。惠誉指出,他们预测中国的银行资产质量将在12-24个月内出现实质性恶化。消息传来引起市场震动,本就跌跌不休的A股更下一层楼。今天我们就来分析惠誉的这一预测是否合理?中国银行会如其所言,爆发危机吗?



所谓主权信用评级,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个政府偿还债务责任能力的评判。由于银行系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如果银行呆坏账增加、资产质量下降,银行就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从而爆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一旦爆发,政府如果坐视不理,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并拖累实体经济,最终甚至会引发全面经济危机和大萧条。



而如果政府要救市,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对银行注资和刺激经济,这又会造成政府债务增加,损害政府的偿债能力。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爱尔兰等国政府都因此被降低了主权信用评级,惠誉对中国的警告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



目前中国各大银行的资产质量确实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两大隐患。



第一是金融危机后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央行推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甚至要求各大商业银行放松了放贷标准,向很多缺乏资质的企业发放了大量贷款。



仅2009和2010两年间,银行信贷总额就增加了17.5万亿元,是2008年以前信贷总额总和的50%左右。如此追求数量必然损害质量,相当部分的贷款企业的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在未来两三年内,随着贷款期限临近,很大部分的信贷可能成为呆坏账。



第二隐患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膨胀。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通胀压力上升,央行开始收紧信贷。但由于主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限制信贷规模等数量型工具调控,却没有把利率调高到合理的水平,无法遏制银行的放贷冲动。于是银行通过与信托、证券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等等技术手段,实现名义上理财、实际上放贷。这种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能规避央行的数量控制,但相关操作不透明,缺乏规范,运行周期短,相当部分的表外业务被用于炒作各类资产,难以控制风险。



那么,银行的这两大隐患究竟制造了多大的窟窿呢?



由于相关信息不透明,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只能进行粗略的估算。在2009-2010年新增信贷中,有约10万亿元流入了地方融资平台。而其中约六成左右的融资平台靠本身的现金流是无法还本付息的,仅此就可能产生5万亿元的呆坏账,再加上表外业务和其他正常贷款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银行隐蔽的呆坏账总额可能高达六万亿元,几乎等于目前商业银行净资产的总和。即使呆坏账能收回七成左右,也是对银行的重大打击,很多中小银行可能破产。



但纵使如此, 中国的银行凭借自己独有的有利条件,可能实现软着陆。



首先,中国宏观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期,银行每年都能从存贷业务中获得巨额的利润,有能力冲销相当部分的呆坏账损失,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其二,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中国特色”,这些低质量资产却未必会成为呆坏账。这中间的玄机是这一轮信贷狂潮主要流向了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国企和融资平台都有政府支持,即使资不抵债陷入困境,在危急关头各级政府出于“维稳”考虑,也会出手相助。



例如2011年4月,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一度面临无法还本付息困局时,地方政府迅速救援,通过担保注资等方式避免了债务违约。由于中国各级政府持有大量经营性资产,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政府的隐性担保下,银行的呆坏账风险仍然可控。



第三,银行的表外业务虽然风险较大,但由于目前业务规模还不算太大,只要央行加强监控,避免其进一步膨胀,其负面影响就依然可控。



事实上,评级机构也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都没有下调对中国的主权评级,惠誉也只是警告可能存在风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疏忽大意,而是要防患于未然。



具体来说,政府首先要对国企、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进行全面整顿,坚决遏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确实陷入困境、无法运作的融资平台要进行清理,让地方政府通过出售掌握的经营性资产来偿还债务。



另一方面调整货币政策,尽快加息消除负利率,并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控制其规模。只有如此才能化解银行风险,避免爆发银行危机。



目前令人担心的是,中央政府可能缺乏整顿融资平台的决心和魄力。虽然多次声明要控制融资平台,但近来却又表态可以对承担保障房建设任务的融资平台发放贷款。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操作,银行的贷款很可能被挪用于偿还旧债。如果中央政府操作不当,危机虽然会被暂时掩盖,但雪球只会越滚越大,2-3年后彻底爆发,到时将不可收拾。

 


上一条: 引领快递业快进

下一条: 双驱动助你双新营销不再难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