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管理活动中仍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大量的组织管理活动实践中,很多管理者都在管理人的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其原因何在?管理“人”与管理“机器”不同,因为人不是机器而是富有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动物,只有使人有了做人的核心价值思想,这种价值思想驱使人对事物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上升到一种观念,人凭藉这种观念制约自身的不好的习惯,达到自我管理、自愿服从管理的目的,组织管理活动才能达到高效,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就是这个道理。而西方管理学者在研究管理的早期过程中,忽视了对人思想规律的管理研究,不论是一般管理的法约尔,还是科学管理的泰罗,决策管理的西蒙,都只是停留在操作技能、策略方法等一些简单的方法研究上,虽然有之后的行为科学代表梅奥、马斯诺等人对组织行为进行过探索,但还是比我国古代对人的研究迟了几千年。儒家思想很具代表性,在我国得以绵延不断地延续和传承,现如今又在全世界风靡,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符合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标准,符合管理活动中的一些普遍规律。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谐和原则,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洽。比如说:仁就是要求仁省,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也。在现实管理活动中如果引导教育人人都能凭良心做事,那么我们对人的管理就会很简单了。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素质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岂能不服众呢?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几千年来,“仁、义、礼、智、信” 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



如今,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吸取伦理思想之精华对企业树立良好信誉、赢得竞争优势、谋求高速发展至关重要。对管理者而言,这“五常”既是管理者素质修炼的标准,是对人管理的价值体系核心要素,也是管理人的基本要求。离开这五个标准,对人的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贯穿这五个标准,依此引导教育人按其标准要求自己,修炼自己,那么管理绩效就会得到大大提高,组织就会得到和谐发展。

上一条: 聪明人组成的傻瓜群体---探讨集团运作中的组织行为

下一条: 从哪些维度来构建战略--构建型战略漫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