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杂谈
上月在上海碰上一名专注研究“战略管理”的博士,他是某知名顾问公司的企业顾问服务部门的负责人,约四十岁,年轻有为。交谈数句,便觉得他拥有敏捷的思维及自信的态度。正好,我的MBA论文是有关“战略管理”方面的,所以激动之情按耐不住。很久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高手,心想这次可以和他畅谈最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并且从他身上学习学习了。
我问他主要服务哪些企业。他说主要服务浙江省以生产型为主的中小型企业。
我问:“面对近年人力成本的急剧上涨局势,生产型的中小型企业, 应如何对策?”
他说:“他们可以把工厂搬到内陆如河南、江西、安徽等城市。在这些人力资本低的城市,当地政府又有吸引投资者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完全复制原有运作系统到这些地方。但这是最蠢的战略,只是维持原状的方法!”
我同意他的说法,这种做法很传统,是大多做生产型企业主正在做的方法。我听到他说这是最蠢的方法,心想难道他心中还有更佳的战略?我真很好奇在他心目中最聪明的方法是什么。
我如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大学生般,以好奇的眼神、兴奋地语调问他:“那么,最聪明、最快的战略是什么?”真的渴望听到一些我不懂得方法,或是最新战略。
他以肯定及极度自信的语气回答说:“就是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和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合作,借助大品牌来加快提高自身知名度!” 我听了后,心下微笑,心中和自己说这战略早在我MBA年代已开始讨论及鼓吹,可以说是谁都知道的方法,没有什么新意。一方面失望,一方面又发现方法不怕旧,最重要有用!我随即回道:“这方法当然是好,大家都知道这种‘借力’是上策,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能取得知名企业的垂青,还得靠自己能否有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核心团队的优势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是否有足够资本和‘巨头’合作!”
方法重要,人亦然
他点头认同,虽然我对他所提出的最聪明的战略有点失望,但我还是想了解他公司的运作。我继续谦卑地求教:“贵司为企业提出战略时,有否把领导力和人的因素也考虑进去?”
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我的强项!”
听了后我更失望了,心想:好像当年读MBA时的我啊,只管看方法,忽视人这重要元素!基于这点,我真的好奇,他们提供什么后续的服务,如何支持这些聘请他们的企业实践他们提供的战略。我好奇地问他:“你们提供全面的战略方案后,有否支持企业的战略执行?”
他说:“没有,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支付庞大的有关‘执行’的跟进服务费,还有市场那么混乱,很难担保‘战略执行’的成功。”
这种观点我是同意的,现今各行业的市场变化迅速,外行人真的没法帮忙,只能靠行内人自行创造及经营,待专家指点迷津后,如何修炼及运用还是靠企业自身的企业主的领导力及团队的执行力!这顾问公司不插手战略的执行是最聪明的战略,佩服他们公司对自己的定位。
我用轻松但带挑战的口吻问他:“你们不参与‘执行’,如何证明贵公司提供的战略可行呢?” 他们不跟进或支持战略的执行,如何令企业家信任及采纳他们建议的战略,这令我真的不解!他没有为我挑战性的提问而动气,平静而自信地说:“通过过去十多年的数据来支持我公司战略方案的有效性!”好一个理性的回复。
在他要离开前,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平日如何管理你的部门?”他说:“我有两个项目经理,我提出意见、方法,他们去执行及和企业主沟通。我平日看书比较多,经常留意战略管理的学术新动态!”噢!我恍然大悟,他是一个学者,而不是实战派。
如何做“对”的选择
和他这短短的对话,强化了我对“市场混乱”的看法。现在在全球化经济运作下,各元素的相关性更强,变化速度更快,成功是一个综合、整合下的结果,不像以往靠单一元素定成败,因此,领导的决策更核心、更重要,领导是定方向的舵手,在万变的环境下如何做“对”的选择,为企业做“加分”的选择——根据市场及企业内部状况,选择“有效”的战略,选择“对”的团队去执行!
在九十年代,我念MBA时认为用“对”战略就会成功,现在,十多年实践的管理及教练的经验,我的观点是领导力是战略的起点。欣赏各种管理战略的全面性及独特性,但千万不要只看事而忽视了人,人与事是相辅相成的!可惜,这位高手没有把这关键元素放在他思考范围之内。
下一条: 一点一滴培养你的领导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