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是最稀缺的,往往几百年难遇。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现在已经被追溯到了八千年,究竟出了多少圣贤呢?好像也没有多少。
为什么圣贤如此的难以培育呢?我们不妨看看平常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既然是常人就不免犯错误,既然犯错误就有可能被指责,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常人往往要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指责,甚至嫁祸于人。而事实上还有很多常人没有犯错却被人冤枉的,而且难免不被冤枉。常人对于被冤枉的反应是什么呢?申冤,平反昭雪,最起码也要讨个说法!这就是常人!常人最怕不被人理解!
那么,圣贤对于冤枉的反应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圣贤往往是被冤枉出来的。不是被冤枉的多,而是对于冤枉能够坦然接受。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我为圣贤,那么我就能接受你对我的冤枉,原谅你对我的指责。大概在这种意义上,耶稣和释迦牟尼可以真正称为圣贤。
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苏格拉底说,家有悍妇。我想,他如此说,不一定是真的对妻子的抱怨,更多的是调侃和爱惜。因为,在家庭里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不是哲学家惧内,这是一种包容。就好比很多人说,上海男人比较怕老婆,不是“怕老婆”,是对老婆的“尊重”!为什么会有这种“尊重”?是因为文明程度更高。
这下,您应该明白了吧?上海男人自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男人,却源于他们最包容和忍辱负重。尽管很多人在说,上海男人就是小男人,就是会烧几个小菜,过去还要倒马桶洗衣服,在影视作品里被不断的诋毁影射,在《渴望》里最令人不耻的男人,被起名“王沪生”。但是,上海男人的“小男人”美德,却为整个社会所推崇!
而圣贤的修炼何尝不是如此?古来圣贤多寂寞。并不寻求常人的理解,默默的前行,苦心修炼,苦中作乐!
所以,圣贤不是做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而是能够接纳,包容,立天地之间,怀万物千古,不求得到,只愿意尽人事顺天意,无怨无悔,大智若愚,大道无形,大爱无疆,独怆然而泪下。。。
用一句诗,就是“为什么眼里常含泪花,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被冤枉,谁被冤枉?圣贤不一定是救世主,但是圣贤一定是我们精神的楷模。百折不挠,百炼成钢,是为圣贤!
上一条:
品牌冠“外号”:一眼难忘、一见倾心!
下一条:
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为什么不能达成理想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