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牛奶国家新标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牛奶新国标为全世界最低。
这个牛奶新国标是2010年3月发布,6月开始实施的,较2003年出台的标准,差别最大的是“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两项。
就是将过去每毫升牛奶细菌总数50万个、每百克牛奶蛋白质含量2.95克,分别调整为200万个和2.80克。也就是说,细菌总数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则下降了0.15克。
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新奶业安全标准中每100克牛奶蛋白质含量2.8克,而发达国家则最低为3.0克;中国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按常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也应当不断提高才是,而我们在牛奶国标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跑步后退”的现象呢?
据悉,主持新国标制定的专家起草组组长、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曾表示,牛奶标准降低的原因,是为了“兼顾行业现实,保障散户奶农的利益”。因为,中国的奶农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奶农生产的牛奶,无法满足原来国家制定的标准,奶源满足不了奶企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所以只能下调。
但是这种以质量标准下降为代价的理由,听上去并不合情理,也值得商榷。据专家表示,奶农只要给牛提供蛋白物质充分的优质饲料和优质牧草,三到五天内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蛋白质标准的调低,只会对企业有利,一方面企业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收到质量低的奶源,更容易抢占市场。
而且将细菌标准调低实际上也并非照顾奶农的利益,牛奶中细菌总数大多数是在牛奶离开生产源后进入加工环节这一时段造成的,即造成细菌超标更多是收奶站,以及牛奶企业
缺乏规范的生产工艺标准等因素。
这样短期来看,标准低了,使得一些原本不合格的廉价奶源变成可以上市的合格产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奶企的收购成本,提高了利润,从而提升了奶业的生存空间,但是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奶企间恶性竞争加剧,更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偏向收购质次的奶源,导致中国奶制品的平均质量大幅下降。
而且,牛奶国家标准的下调,也反映了国家标准的制定有被利益集团所绑架的趋向。实际情况是,牛奶新标准是由奶协负责起草的,在起草过程中奶协更多的是征求了伊利和蒙牛等大企业的意见,而对于多数专家的建议则基本没有采纳。
当然中国在很多标准的制定上,甚至很多决策方面,都难免要受相关利益集团的左右,但是为什么此次标准的制定一边倒的偏向了企业,做的如此出格呢?
实际上还是受三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中国乳制品行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其后国产的问题奶粉事件仍层出不穷,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国外品牌的牛奶及其相关制品。国内乳制品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呼吁有关部门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批准时,更多的考虑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才会出现这种车轮倒转的产物。
那又是为什么,2010年3月新标准出台时媒体反应平淡,而实施1年后的现在却引起轩然大波呢?
首先今年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对于其态度有所转变,同时食品安全的话题成为热点,媒体的报道热度自然有所提高。
另外,也有奶制品企业内部竞争的因素。部分企业希望推动其高端质量更好的低温巴氏鲜奶,通过一些代言人和媒体参与牛奶国标的讨论,引起公众的注意。
那么,牛奶国标降低会对公众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
“新国标”中生乳蛋白质标准的降低,对于民众动物蛋白摄入的影响不大。按照新国标每人每天喝500毫升牛奶,摄入14克蛋白质,相比之前减少了0.75克,占中国营养学会成人一天应摄入60克—70克动物蛋白标准的比例很小。
而细菌含量的提高则影响较大,细菌含量提高了,首先是储藏、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毒素,这种毒素会比细菌更耐热,即使高温杀菌也不能将其完全杀死。其次是菌落多会产生酶,分解牛奶中的物质,造成牛奶的味道、口感下降,破坏营养价值。而想要杀死更多细菌,只有提高杀菌温度和延长杀菌时间,但这同时也会破坏牛奶的营养价值。
那么在这一最低标准作为国家标准仍在执行的情况下, 我们作为民众,在购买牛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由于奶企在收奶时会对奶源进行分类,从而生产不同的奶制品。最好的奶源,用来做酸奶,差一些的原料,可以做纯牛奶、高钙奶。最差的奶原料则会做成花生奶、早餐奶等。其中在纯牛奶中,巴氏奶由于是用较低的杀菌温度消毒的奶,由于其消毒温度仅为60℃~85℃,远低于常温奶的130℃以上的消毒温度,因此能够保持牛奶中的钙尽量不被焦化,被人体更好的吸收。同时这种奶对奶源的要求非常很高,细菌含量高的牛奶是没法加工成质量好的低温巴氏鲜奶的,因此其奶源本身质量就高。
上一条: 免税店虽热,,不是金蛋
下一条: 中海油傲慢的底气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