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管理篇1:观念决定一切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什么?是观念。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呢?是自我生存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的环境长期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久而久之,这些看法上升到理论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方式,这就是观念。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看看观念对人的作用。
案例1:重农观念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织,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适应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地主阶级来说拥有土地可以获得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此外,人们通过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在近代史上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
案例2:两个同学的差别
同是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过结果?张某与王某是同年,也是同班。张某的父亲是个老革命,思想正派,积极向上,自打儿子出生就对他讲人生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鼓励儿子读书要报效国家。张某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做了某市的领导。而王某父亲是农民,也经常给儿子讲,好好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娶个好媳妇,过上好日子。同样的时间过去了,王某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日子勉强过去。
这两个案例分别从大小两方面来谈观念的影响。国家观念错误,就难以使国家富裕富强,个人观念错误,就难以使个人成功。观念与结果之间是相生的关系: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观念对人生非常重要。在此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发展的观念、进步的观念,才会有好的归宿。
个人管理篇2:方向决定未来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不同的人也有不同地选择。选择,用西方管理学名词叫做决策,用中国的管理知识就是谋断,用老百姓的话就是打算。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每个人的谋断能力。
案例1:北上是光明的,南下是没有前途的。
红军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方向究竟在哪里?选择北上还是在南方?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经过认真分析,做出了北上的选择。毛泽东说,北上是光明的,我们可以举抗日的大旗,南下是没有前途的。事实证明了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案例2: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两个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但是在候车厅他们听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连外地人问路都收费。而北京人厚道,看到吃不上饭的穷人,他们不仅给予馒头,还会送旧衣服。这两个人在退票相遇时,出于不同的想法,相互交换了车票。
去北京的人到北京后,发现北京真的不错。他初到北京一个月里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去上海的人到上海后,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他先是向爱花但又缺少种花泥土的上海人兜售“花盆土”,后来又办起了一个清洗公司,进行商店招牌和大楼外墙面的清洗,业务渐渐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等地。
案例3:姐姐们的生活
他有三个姐姐。在成婚论嫁的年龄,有不少提亲的人。姐姐们决定嫁给张三、李四或是王五,就决定了她们未来的生活。不同人对婚姻与生活的看法不同,选择也各不相同。大姐非常听从对父母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婚后一直过得不怎么样。二姐觉得人生短短,不能穷一辈子,选择了当时家境比较富裕的一个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贪图享受却不思进取,曾经富裕的家庭渐渐贫穷下来,年龄越大日子越难过。三姐认为现在不代表未来,要选一个志同道合、有潜力的人共度此生。婚后就开始努力,共谋发展,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个人走到哪里,这是方向问题。方向对了,就有一个好的开始;方向错了,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捉鱼,选择到河里就有可能捉到,选择到树上,在努力也捉不到。个人管理的关键是认真对待选择的方向,要运用管理知识正确地思考、判断、做出决定。
个人管理篇3:目标产生动力
一个人要想成功,选对了方向还不行,必须要有目标。方向回答的是“往哪里走”的问题,目标回答的是“走多远,分几步才能走到”的问题。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目标就是组织管理中的战略规划,也是中国管理知识中的运筹,还可以理解为口头中的“合计合计”。 目标分为终极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我们仍然借助案例来说明问题。
案例1:老人的希望
我曾在农村见到一位77岁的王大爷,他每天能够坚持辛勤劳作。我问他“您老这么大岁数,为什么还要劳动?”,他回答说:“我儿子有病,媳妇忙不过来,家里缺劳力,两个孙子要上学。我要让孙子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以后不要再像我,一把年纪还得拼老命干活”。
王大爷的这段话使我感到,一个人对目标的认识非常重要,只有先认识目标,才能制定好目标,才能像他一样努力干下去。王大爷的希望就是他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劳动的动力。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理想、有目标,理想多么远大,目标多么清晰。试问,有几个人能真正地朝着目标努力?有几个人能够善始善终?也有很多企业都有目标,但就是做不好,做不强。其实根本原因是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不够,只知道企业目标是什么,却不知道设定这样的目标对组织、对个人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企业的目标只是摆设,而不是奋斗的动力之源。
案例2:三步走战略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然而,在建国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明确提出了国民经济要全面大跃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通过对中国国情分析,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使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正轨。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大跃进时期,进入三步走的正常轨道。这段历史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我们个人的终极目标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分为阶段性目标,再按步骤实施,各个击破。
思考:请问你懂了制定目标的原理吗?
上一条: 破除信任危机的坚冰
下一条: 个人管理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