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丽友的“谨慎”网络待客之道

一方面,网络为好丽友某些产品的宣传提供很好的补充;另一方面,有些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则直接选择互联网作为主要的宣传形式。



作为企业的网络营销负责人,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的困境:网络营销的可衡量性反而绑住了你准备大干一场的双手?



网络营销往往因其可衡量性和低投高产的优势吸引着广大企业,基于不同的广告种类,产生了CPC、CPA、CPS等多种不同的效果评价模式。广告界流传的一句名言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50%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50%,也不知道浪费在哪。”对传统媒体,企业决策人可以容忍高昂的广告费和浪费率;但对于网络媒体,企业决策人却往往要求更为严苛,必须用完备的评估模式证明“每一分投入都有产出”。



假如你身处这样一个相对严谨保守的企业环境:虽然你的目标消费者转向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网络成为补充品牌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最佳渠道,但归于你部门的营销预算有限,你只能谨慎地稳步推进网络营销,如何用这5%的资源做出105%的成绩?



不做也是错

一见记者,好丽友在线营销主管曾拓就坦言:“其实我们还处在网络营销开始阶段,不确定能否达到你们的报道要求。”这样一种谦和的学习态度,确实是很多企业网络营销人身上的特质,倒不是因为经验或成绩少,而是在互联网这个瞬息万变的疆域,新事物、新模式不断涌现,只有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才能不断实现营销创新。



目前,好丽友在中国的产品线主要包括四大系列:派、口香糖、饼干和膨化食品,目标消费群体广泛。其中,派类产品面对的主体消费群是小学生,这类人群的上网时间相对有

 

限,而口香糖和薯片类产品的消费群体则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更为明显。



相对于其他大型快消企业,好丽友开始网络营销较晚,2009年网络营销才作为一项独立职能被确立。去年好丽友内地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年营销预算过亿,但其中95%的市场费用投入了传统媒体。面对如此境况,好丽友公共事务部经理张晓艳和在线营销主管曾拓称“互联网营销广阔的前景,促使我们必须越来越重视这种沟通形式”,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营销案例。“我们的投入会是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并且希望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有效果。”在他们看来,在互联网,企业并非不做即不错,不做也有可能被动地陷入危机公关。决策层应该更多地鼓励尝试网络营销,尝试多种手段,即使失败,也有所成长。



打好组合拳互动是精髓



曾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调好丽友各品牌经理、代理公司和网络媒体团队之间的工作,围绕品牌和产品策划营销活动。在过去的两年中,企业进行了多次互联网营销尝试。如在2009年时旗下一款“好多鱼”产品与当时颇为流行的游戏“跑跑卡丁车”进行联合促销,得到了广大消费者以及游戏玩家的关注。另一款名为“薯愿”的产品是好丽友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旗舰产品,其最大卖点是“非油炸”和“焙烤”工艺,目标消费群为18~29岁的年轻女性。在产品上市初期,便通过网络推广的手段来吸引消费群的关注,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传达焙烤的薯片是低油脂的、非油炸的健康理念。在其广告创意上,根据产品的独特卖点,在广告中体现了烘烤的工艺并增加了互动性的内容,吸引网友点击。活动期间,大量的互联网广告曝光,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参与,互联网在产品上市初期的宣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希望利用网络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以及深度沟通。从以前的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让消费者更乐于接受我们想传达的信息。”



随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在网络媒介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已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工具。“未来,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虽然目前来看,网络在好丽友的每个营销活动中并非占据很多,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传统媒体追求的是广度,网络媒体则是深度和互动。今年我们强调的就是活动的互动性。”曾拓说道。



2010年8、9月份,好丽友对已经畅销中国多年的巧克力派产品进行了升级,相比原来的产品在重量上有所增加,同时口感、口味上会有提升。但是,重量上如此小调,消费者很难察觉。如何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升级的信息?首先需要知道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及其媒介习惯。好丽友巧克力派主要面向的消费群是8~15岁儿童以及他们30~45岁父母,针对这两个群体,好丽友通过传统媒体实现高渗透,例如投放儿童频道、少儿节目和电视剧时段的电视广告。



但是,巧克力派不仅仅是儿童产品,它也是很多白领和大学生的零食选择,而他们接触更多的媒介是网络,如MSN、QQ、SNS、微博等。“我们采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组合
 

使用,既让产品信息到达主流目标消费群,与年轻消费群实现互动沟通。”张晓艳说道。



这一组合方式也适用好丽友的其他很多产品。“一方面,网络媒体为好丽友某些产品提供了补充;另一方面,有些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则直接选择网络媒体作为主要手段。但我们更看重的,是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曾拓解释说。



超越传统的精准



每年6月的高考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在这场考试中,苦读数年的万千学子将接受为期2天的检阅;中考也会在月底进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使6月成了名副其实的“考试”月。与此同时,各路商家也竞相掀起一轮新的“考试营销”:各类考试相关产品粉墨登场,竞显神通。



好丽友另辟蹊径,借“熊猫派派福”产品,以传递祝福这种温馨、人性的方式为学子们的考试加油助威,助力考试减压。借“福”的概念给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送出一份关爱,一份“金榜题名”的祝福,在成长的路上留下一个美好的心愿。



除了网络的互动性,这一媒介更利于定向,实现精准营销。活动选择了“考试在线”等针对学生的网络媒体,将“福文化”更加精准地传递给他们。在互赠祝福中,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可谓润物细无声。

上一条: 媒介与消费行为十年变化

下一条: Rick Milenthal:社交营销先行者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