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乳业洗牌的话题行业喊了十多年,也探讨了这些年,然后我们期待甚至有点担心的洗牌始终没有到来,尽管乳业一直在快速的发展,大企业纵横驰骋,小企业生存维艰,个别企业惨遭淘汰,但远远没有达到洗牌的状态。但今年,这个洗牌可真的要出现了,大浪淘沙的淘汰场面马上就会演出结果了。
事情起源于去年1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规定要求相关乳品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此前规定指出,至2011年3月1日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严厉的系统整改政策
目前大限将至,但仅三分之一的企业完成新核查。质检总局近日宣布,由于企业审核清理工作面广量大,为保证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在报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同意后,将完成时间进行了调整,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查工作完成时限将由原计划的3月1日相应顺延至3月底。
另外质检总局透露,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查工作现在正有序地进行着。该部门已要求对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对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乳品生产企业严格进行重新审核,确保今年3月底完成乳品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查工作。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生产许可证。据悉,3月中旬起,质检总局将派出督导组,对全国各地乳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项工作完成后,该局将向公众发布重新审查结果。
国内的大乳制品企业,加工企业,他们都表示已经重新申请了生产许可证。为了获得这个生产许可证,企业也重新购置了很多新的设备,这些投入动辄上百甚至上千万。而且根据质检总局的要求,这些检验项目前有些企业是不能检的,需要送外检,这个时候检验费亦会增加,每个企业大概需要增加外检的费用会在300到400万左右。这次新规对企业增加设备、能源,会提高门槛,行业有小部分小企业中小企业肯定会达不到要求,因为其退出市场能够起到净化的作用。
当不少收入并不高的年轻父母省吃俭用拿出钱来购买进口奶粉时,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政府职能部门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乳业的管制和引导。早在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制度之后,11月质检总局又出台《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乳品企业去年年底前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这一切工作都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审核奶企,目的是监管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但这些政策出台以来,对乳业格局都没有致命的影响,唯独这次生产许可证的高标准高门槛发力之猛,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行业管制和引导的巨大决心。
审核大限在即,预计20%企业退出
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发放,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将导致大量小企业被淘汰出局。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有2000家左右,按照业内人士的估算,理论上至少有一半企业是不符合要求的。国家质检总局此前表示,对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质量保障能力弱的企业,坚决依法淘汰、依法关停。
今年3月底,将是所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大限”。根据已经公布审核清理报告结果的省份和自治区数据,中小乳业企业关闭较多。目前,各地区相关部门正在跟进企业的审查工作,并适时公布审核清理最终情况。
2月14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外公布了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日前对全省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进行全面审核清理的报告。据介绍,2010年12月底,全省10个市区共有乳品企业78家,日处理鲜奶8200吨。在地市清理审核的基础上,省里组织核查组进行现场审查,经省审核清理领导小组研究,54家企业符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行业准入条件水耗、环境卫生与保护、安全与社会责任等相关要求,予以准入。而西安建安乳业有限公司、西安金田乳业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不符合该行业准入条件,确定予以关闭,淘汰产能1850吨/日。以此计算,此次乳业审核淘汰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30.77%,淘汰产能占企业总数的22.56%。
陕西省的产能淘汰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该报告还称,从2008年截至2011年1月31日,陕西全省通过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三聚氰胺专项整治、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整顿措施,共关闭乳制品企业41家,占企业总数的43.15%,淘汰产能2900吨/日,占总产能的31.14%。
目前河北省工信部门的产业政策审核验收已基本结束,河北61家乳品企业中约40家左右通过工信部门审核,拿到相关文书后再提交质监部门审核。这意味着,至少20家乳企退出市场已成定局。 河北省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新的审查细则对乳品企业实施审核,需要一个过程。1月7日河北省质监局收到国家质检总局通知,审核完成的最后时间定为3月底。届时,能到拿到新的生产许可证的乳企将最终水落石出。
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对媒体表示,乳品企业须一一对照国家相关标准,改造软硬件设施,以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根据《生产企业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年版)》规定,乳品企业采购制度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再进行委托检验。
此外,企业检验人员中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人员至少2人以上,这对实力较弱的企业是一大生死考验。
“一部分企业没有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自动退出;一部分企业因软硬件不达标,没有通过审核。”袁运生表示,一些本来就因亏损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乳品企业面对行业市场重新洗牌,都有自己的权衡: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有的企业光设备就需要投入上百万元,而市场前景却不容乐观。而且,不光是设备投入的问题,日常监测中药液、试剂、样品、人力成本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月18日,宁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对外公布了该自治区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的最新进展。该区第一批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结果显示,33家已建成有生产许可证的乳品企业中,14家被注销生产许可证,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符合产业政策,需要整改的有6家,国家通报出现问题乳粉的1家。据该委员会消费品工业处工作人员透露,由于宁夏天气寒冷,冬季施工、整改不便的特殊情况,因此第二批的4~5家企业获得了20天的宽限期(延到2月20日)。国家统计局政策下来后,他们还有一个月的整改时间。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于近日发布公告,公布了该省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四川新希望(22.01,0.59,2.75%)乳业有限公司华西分公司、成都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菊乐食品有限公司温江乳品厂等31家企业通过审核。从这份名单来看,大型企业如新希望、伊利、光明、雪宝、娃哈哈、蒙牛等都未缺席。该公告未公布未能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但是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该省此前共有38家乳制品加工企业。
日前广东省经信委也对外公示了第一批19家和第二批16家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该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做整改。广东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对记者表示,广东此次有51家企业被列入审核名单,“已经有几家向我们表态说想自动放弃,没办法,投入太大。”
福建长富乳业总经理助理柯秀增近日对媒体记者表示,估计福建一半的加工企业会退出市场。由于退出的多是产能不超过20吨/日的小企业,因此3月份之后,公司市场份额并不会有太大的扩张。他透露,有些当地的小企业考虑到参与审核的成本太高,都自动放弃了。
奶业大省云南的不少加工企业早在此次审核之前就已退出市场,现存的加工企业能通过审核的比例也不乐观。云南省奶业协会会长、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毛华明昨日对媒体记者表示,在此次审核之前,云南已经有10多家加工企业停产,除了已经关闭、停产的企业,目前云南省内的企业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工信委的市场准入条件审核,但是质监方面要求的生产条件审核,目前云南省内只有5家过关。
而截止到目前,青岛早先拥有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13家企业有9家通过了审核,在设备上投入的资金可想而之。目前这9家企业中仅有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率先拿到了生产许可证,其余8家企业还没最终获得生产许可证。“喜来乐”是青岛一家乳制品企业,在经历了国内多次乳制品事件后,成本的提升、越发趋于严格的检验政策让其选择在去年退出了这个市场。和“喜来乐”一样,青岛还有很多奶企的生产许可证也许将会被宣判“死刑”。
大企业可过关,小企业遭“清洗”
很多中小乳制品企业相关负责人都对媒体记者表示,随着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问题等问题的出现,小企业的资金链已经相当脆弱,无利可图的同时还要担负检测的费用。另据介绍,现在有一定实力的乳企近两年多登陆资本市场平台进行融资,环球乳业、合生元、雅士利、等企业已经登陆资本市场,实力大增。面对这种情况,资金规模只有百万元的小企业必然会被淘汰或者兼并。
对于国家的新规定,近日某企业乳品部相关负责人在微博上发文,他所在的企业已经换发新“QS”(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为了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我们企业新购置了100多万的设备。而且,根据质检总局的最新要求,增加的检验项目,需要增加300万-400万的检测费,因为有些项目需要送外检,我们自己不能做。国家的这个规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了很大一部分,资金不雄厚的小企业基本上将难以继续生存。
近期,伊利、雅士利等国内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均向媒体表示,已经向国家重新申请了生产许可证,并为此购置了新的设备。雅士利负责人表示,国家规定的乳制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可以借此机会淘汰一部分小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这次新规对企业增加设备、能源硬件指标和专业人员配备等软件指标,都提高了门槛,行业内会有一部分小企业达不到要求而退出。、
相比之下,小型乳企的命运就不那么好了。我国乳业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洗牌之后,乳企的利润越来越薄了,面对这次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所增加的成本,企业也只能寄希望于进一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目前青岛乳制品企业的集中地莱西已经出现了“奶业变局”,青岛部分乳企因检测严格而停产。行业资深人士预计,全国会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有的地方淘汰率会达到40%,如云南、甘肃这些小乳企比较多的地方。
这次可以称之为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但有些企业产能小,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不达标,如在甘肃,有些企业在当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就是因为产能不达标被淘汰掉其实是很可惜的。
整改后的几个问题
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说,我省乳制品工业企业整体规模比较小,装备水平比较低,产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各市区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任务重、难度大。这次“大清理”意味着我省乳品行业重新洗牌,也将遏制恶性竞争、争抢奶源等弊端,促进我省乳品行业更加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让消费者喝上安全奶、放心奶。这-全球品牌网-个初衷是好的,但猛药重典之后,很多的连锁反应必然出现,这些问题很知道行业和相关部门思考。
1.关于善后问题
这次审核之后,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会小一些,但是考虑到政府让相关企业退出市场时还会考虑奶牛养殖户利益和地方产业、税收方面的因素,全国范围内能淘汰20%的企业已属不易。
陕西省的上述报告显示,此次审核清查,陕西全省乳品企业投入改造升级的资金达到3.2亿元。这次审核清理也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解决。该报告表示,部分企业通过整改,基本达到了审核清理标准要求,但一次性改造投入大,资金筹措问题较多,给后续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此外,部分企业受规模、装备、布局、管理、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制约,通过整改仍达不到审核要求被迫关停,给职工就业和当地奶农及社会稳定带来诸多困难和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该报告建议国家设立乳制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在这次审核清理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此外,该报告还建议制定审核清理后关停企业经济补偿政策。据统计,陕西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审核清理共关停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到企业、奶农等相关职工1.16万人,报废固定资产3.9亿元,该报告称,关停企业负担重、损失多、职工安置难度大,给地方政府维护稳定造成了很大困难。
上一条: 网络营销十八般兵器齐上阵
下一条: 中小食企如何重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