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馒头与商业伦理

一大早打开新闻,最不愿意看到的新闻又看到了,“沈阳现毒豆芽”、“重庆现毒血旺”......我想问问,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我们的日子还要怎么继续?!



我想起了昨天一大早第一条手机新闻,是关于温总理痛斥“染色馒头”事件的新闻。看了心情相当的沉重,老百姓每天饭桌上的馒头在有相关法律、行业标准、行业监督机构监管的情况下,还要我们日理万机的温总理来操心!我们的法律呢?我们的监管机构呢?可想而知,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几乎是达到了被践踏的地步。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出,每一次丑闻中都能听到业内人士的类似自曝。比如这次馒头事件中,在记者采访中,竟然有一位馒头工人这样说“打死饿死也不会吃自己生产的馒头”。



知道毒大米生产流程的工人,从不吃自己生产的大米;做包子的不吃自己用腐肉做的包子;做面包的不吃自己用过期面包返炉做的面包;开饭店的到其他饭店吃饭从来都是自己带油而不放心地沟油,种蔬菜的常会嘱咐朋友说某种蔬菜千万别吃……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生产者,可又是消费者,我们不能自给自足,市场分工中,我们用比较优势赚得的钱去交换别人用比较优势生产的物品,这时候就有了互相伤害。不吃自己生产的毒馒头,可是得吃别人生产的毒大米、毒蔬菜、毒奶粉、毒粉丝。不吃自己生产的毒粉丝,可是得吃别人生产的毒馒头。如果一个社会商业道德沉沦,没有了底线,那么,处于市场消费网络中的社会人,没有一个能够逃避这种互相伤害的恶毒逻辑和恶性循环。



 

如何走出这种“互相伤害”的报复链?靠某个人某个群体的道德自省肯定是行不通的,问题出在整体的道德溃败上,阻止和修复这种溃败,需要良法,需要好制度,也需要好人,就是公民的良善和美德的拯救与救赎。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今天,这座雕像仍然伫立在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屋顶上。但是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要求支薪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拒绝了。他说:“这座雕像伫立在殿堂屋顶,而殿堂又位于雅典最高的山坡上,你为什么把雕像的后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美丽?没人能看到雕像背面!”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的。”



笔者认为:做为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我们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如同菲迪亚斯的雕像一样,它背后所裸露的,无论是粗糙的岩石还是完美的线条都不会逃过上帝——客户的眼睛。这个故事,我想——说明了品质的重要性。



在生产奔驰、宝马车的德国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视品质为生命,对品质精益求精。面对奔驰、宝马车,你一定能感受到德国工业产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高贵的外观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其中深深地体现出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德国产品因其高-全球品牌网-品质,已成为“精良”的代名词。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闻名,对于德国的工业产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认真造就了德国产品卓越的口碑。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要是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学到日耳曼人打造精良产品的诀窍。



德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马丁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职”。在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一词以及英语的Calling(职业、神谕)一词中,都包含着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份工作、生产一件产品,并不是为了工资、为了谋生而做,而是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与只是为了对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资相比,在工作态度的严谨与认真程度上会有多大的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又会有多大的不同。

 



在天主教里,人们要得救,需要进教堂,并要苦修。在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教义中,德国人的工厂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师,他的职业就是侍奉上帝,这一切成为“德国制造”的精神基础。



许萌老师认为,马丁路德及其后来路德教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两个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人:



一是将工作视为神圣之事,并以虔诚的态度去工作。



二是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正是凭借工作态度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分工与合作精神,以及最优秀的职业精神,德国产品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精良产品、卓越品质的代名词。实际上,当一个人怀着宗教一般的虔诚去对待生活、工作和他的事业时,他是能够感受到责任所带来的力量。


上一条: 中国家电企业“被转型”

下一条: 如何推进中国家具品牌国际化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