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曾寄语中国的管理者:“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管理,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和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显然,管理者包括经理人、知识工作者、专业人员,而非职位、下属多少的区分。重点在于能为组织提供贡献或成果,言外之意,管理必须具有有效性。在如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此类管理者只会越来越多,而有效性的检讨却越来越难。它不像“体力工作者”透过“质量”、“数量”进行衡量。需要自觉管理自己、自觉完成任务、自觉做出效益、自觉提供贡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养成6个有效习惯:
(1)掌握好自己的的时间 管理者的时间通常不属于自己,经常受各种干扰而又无能为力。而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虽然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但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注重外界的贡献 有效管理者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会首先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贡献或成果是检验管理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准。这就需要管理者不只关注自己或组织内部,而要关注组织外部。组织外部是实现有效性或贡献的源泉,即外部才是“利润中心”,内部称为“成本或人工中心”更合适些。
(3)要事优先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的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即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总是从组织贡献或成果去考虑,即有效的角度去考虑。
(4)有效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方案中的选择。所谓选择,通常不是“是”与“非”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决策不是从收集事实开始的,而是从个人见解开始的在鼓励大家提出见解的同时,也会要求大家深思他的见解。
(5)将战略有效执行 有效管理者能够将公司的战略或自己设定的目标和组织成员真正地执行到位。能够有效执行公司战略就必须关注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核心流程,并能够将目标分解,将责任锁定到人唯一人,提供有效的行动计划及有效检查与考核。
(6)发挥人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上司、同事、下属的长处。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弱者仅能识人之短,不能识人之长,只会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着眼其所长。用人是来做事的,不是投你所好的。有效管理者不会问“他能和我合得来吗”,而会问“他贡献了什么”、“他能做什么”。
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必修课程。德鲁克先生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吗?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蒋小华根据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结合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研发一门培训课程,旨在帮助管理者实现工作的有效性即贡献价值;帮助管理者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能够完成“非同寻常任务”的人“财”。
此课程推出既是对德鲁克先生之敬仰,也是出于对对此经典论述的传播,更是让中国管理者更具有有效性的使命使然---德鲁克生前说“ 假如让我年轻10岁,我会到中国来传播管理学的。”德鲁克迷的张瑞敏曾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管理者都应该学会有效性,这是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的必经之路。欢迎有兴趣朋友的一起交流与探讨,后面将继续推出“如何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个人心得与实践。最后用我的微薄力量呼吁:人人都要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让每个人为组织为国做出贡献与成果!
上一条: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
下一条: 真正超越日本需能输出世界级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