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其中提到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需要不断开拓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创业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新的源泉。 “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始终将促进创业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有力推动了创业工作的开展。 《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要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这为推动创业工作的法制化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长效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11个部门 《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把扩大就业的政策手段选择范围扩大到更加综合的领域,即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创造更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这一政策信号反映了积极就业政策的新发展,对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缓解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引导重点群体积极创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农民工返乡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 《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要求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4个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辟 “绿色通道”。按照国家开展的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各地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实施,使得一大批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了就业,并带动了更多劳动者就业,为稳定就业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通过举办促进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会,实施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促进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登记失业人员, 《指导意见》规定,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十一五”期间,国家强化创业服务,为劳动者创业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支持以及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一系列便利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开辟科技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创业一条街、孵化基地等资源和政策,建立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有机联系的良性运作机制。
“十一五”期间,创业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9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85个城市开展了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创业型城市累计直接扶持78万人创业,带动 (吸纳)273.1万人就业。
2006年到2009年,我国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从63万人猛增到110万人次。创业意识已深入人心,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全国已然形成。
上一条: 民生为本 人才优先
下一条: 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