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在旧书摊上选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台湾99年出版的欧美大企业总裁谈企业管理的《策略大师》,一本是非常厚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自传》。因而最近几晚就在看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对我刺激很大。
第一本《策略大师》中总裁们的谈话五花八门,但全部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特点:一、他们全部意识到企业是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具有自己的社会功能,因此,他们谈管理时必定是从其企业的社会角色出发;二、他们很少谈论空洞的理论,更多地是谈论他们企业中活生生的实践。与他们相比,象现在在中国也流行的管理专家彼德斯、圣吉、哈默等更象是在猜测管理,明显地显得有些华而不实,就是我所敬仰的杜拉克先生,也难免在某些地方显露出推测时的武断。这个发现让我非常震动。震动的原因不是怀疑管理专家们的价值,震动我的是就是在全球范围看来比较卓越的管理专家们,有时仍然不能切合丰富生动的管理实践。我想,这样一种困境,真正的管理大师杜拉克早就认识到了,所以他始终坚持“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实践”,他个人和许多真正管理大师如泰勒、法约尔等人的成长过程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的管理学家不可能存在于大学校园,而是存在于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专业咨询顾问中间。震动我的即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虽然人人都想真正浸入实践,但连大师也不能完全了解把握实践。由此可见,一般的管理专家所谈的管理与企业管理实践之间会存在可能多大的误差。连亲自实践或经常参与实践的大师们都只能达到如此境界,那些整天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一大批管理学者与管理现实之间的距离就可想而知了。管理研究因此而存在脱离实际,沉迷于逻辑思维,炒作新概念新理论的巨大风险。因此,一个清醒和有抱负的管理专家,必须自觉时时警惕掉进纯理论推敲当中,而应当时时以运用基本原理、发掘基本原理,高效解企业决目前存在或未来可能存在的真实管理问题。对于管理的研究,必须摒弃纯理论方法,而应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我本人从89年进大学开始学习工商管理,93年毕业后一直在从事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但如此深刻地体会到管理需要理论研究方法,但更多地是需要实证研究这一点,仍然让我这个实战管理研究者震动:管理不是理论,而是活生生的企业现实举措,管理不是我们从哲学上去推论出一套A理论或B理论,而是从众多有效的管理实践当中总结提升完善成为A理论或B理论。显然,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理论,才能深刻指导现实生活中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管理的终极目的不是把现实中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是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管理活动分解成为简单的管理流程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简洁清晰有效的管理方法,简洁高效是现实管理所需求的效率、效益标杆。
第二本《弗里德曼自传》对我的思想冲击更为深广。弗里德曼作为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成为继凯恩斯之后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自传回顾了欧美30年代至90年代的社会经济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他的大学教授生活和在各大学或政府机构中漫长的学术生涯。他让我震动的东西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和其他所谓芝加哥学派的朋友是如此专注于学术研究,以致于他们除了谋生养家和可以做学术研究之外,很少谈到金钱。他们内心深处就热爱自己这一职业和角色,无论是在政府工作也好,在大学教书也好,交往的朋友也好,都在促成他去做一个职业经济学家。良好的心态和强烈的兴趣,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喜悦和亮点。他们的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平衡的,并不象我们以往想象的资本主义社会地狱一样。长年的努力奋斗和专注与开放独立的研究思想,似乎不太功利的人生态度,最终迎来了学术研究上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他利用参与政府税务工作改革所获得的经验,提出的永久性收入概念,更直接印证了他在美国这样一个实证主义传统的国家中仍然强调实证经济学研究的正确性----他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学理论的正确与否,不由逻辑决定,而由实践结果决定,经济学必须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他本人也因此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他本人也由一个凯思斯的忠诚信徒演变成一个凯思斯理论的革命者。震动我的是弗里德曼的人生态度,他不缺钱但他也不需要太多钱。我想所有在科学性质的领域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人格品质和人生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杜拉克也从不以赚钱来衡量自己的事业。他们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他们为人类贡献了多少新的知识和思想。我想,就是这一个共同点,使当今及世代的伟人成为伟人的精神动力源泉。精神的价值,必须由精神来提供动力源。震动我的第二点是上个世纪美国学术气氛。据其自传中回忆,美国大学中既有优秀的专家,也有更多由思想活跃转为平庸的教授们,他们关心的不是学术,而是自己的地位和饭碗。这一点恰好和我们现在的情况相像。但令我感觉震动的是,就是在这样学术政治化的环境下,仍然有热爱、支持学术的大学校长和献身于学术的专家们,他们的活动构成了美国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美国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如马克思所认识到的,精神力量往往先于物质力量,而且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且一旦找到了转化的方式,其力量就能获得惊人爆发,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即此意。返观我中国,大学、政府里养不少专家,国家一年也发不少研究基金,真正能认真做研究的又有几人?反而许多真正有思想的人一直被埋藏在民间苦苦挣扎。一想到这,对于中国能否真正出现几个经济、管理学家不免感到丝丝苦涩和悲观。
总之,这两本书使我空前感觉到,中国管理学和经济学是到了应该做一个深入的研究方法的改变的时候了。实证的方法,专业的精神,职业的道德,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必能改变目前中国管理学经济学界无一真正思想家、大师的现状。
上一条: “整合”是21世纪最佳的商业实践模式
下一条: 孔子,中国式古典管理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