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伟大价值是无可否认的。但如前所述,今人对《易经》思想的汲取,多为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哲理。无论是从现代科学角度,还是从纯正的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占卜都是一种迷信。
中国人恐怕很少知晓,《圣经》明确反对占卜、看相等一切迷信行为,并把这些行为视为堕落。对《圣经》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诸如:为什么在西方信仰和现代科学会并行不悖,为什么新教伦理会成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石等一系列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曾仕强先生的占卜观,与孔子的占卜观只是表面的相象。因为,他与孔子具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曾仕强赞同《易经》非人格神之“天”的观念:
“大易所说的天,原本就没有人格神的意思。天所指的,不过是自然的,或义理的天。”(曾仕强《大易管理》76页)
而孔子是相信人格神的。但正是由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才使其最终虽赞同占卜,却并不频繁占卜。
因此,虽然曾仕强先生与孔子的占卜观有雷同之处,却因为是基于不同的世界观,故有很大的差别。曾仕强先生建立在不相信人格神基础上的占卜观,显然比孔子建立在信仰人格神基础上的占卜观更为迷信。因为,不信人格神,却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其本质是一种盲目的神秘主义。看来,曾仕强先生的占卜观,虽然综合了孔子与《易经》的思想,但遗憾的是,他所综合的都是孔子思想和《易经》思想的消极部分。
曾仕强先生的占卜观中,还包含对西方思想的错误认识。请看下面的言论:
“现代人受西方影响,经常强调对自己要有信心。实际上一个人当然要具有信心,只是不能够对自己有信心。以免看在上天眼里,认为不需要上天的庇佑,因而从协助的名单中删除,势必一切靠自己,显得格外辛苦。我们倡导对上天要有信心,认为得道者多助,上天必然庇佑应该加以协助的人。我们只要行功立德,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庇佑。”(曾仕强《大易管理》78页)
既然曾仕强先生所说的“上天”是没有人格的,因此就不可能具备庇佑任何人的能力。所谓对“上天”有信心,不过是一种盲目的虚无的信心。而西方人的自信却从来与其信仰不可分割。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上帝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上帝的庇佑,就没有人的自信。
由于对西方思想缺乏正确的认知,中国式管理在表述其占卜观时,势必充满盲目的批评。而这也是迷信的另一种形式。
“西方管理,殊少论及德行的修养。大易管理,则由于‘易不占险’的启示,必须将伦理融入管理之中,因此也才有价值,才有优良的风气。”(曾仕强《大易管理》19页)
所谓西方管理缺少道德维度的说法,是不值得反驳的。在此,曾仕强先生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西方人缺少伦理,因此连占卜都不配;只有象中国人这样富有伦理,才有资格去占卜。也就是说,西方人只有学会伦理道德,才配使用中国式管理的至高手段:占卜。看来中国式管理的盲目性,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上一条: TQM管理什么是意思
下一条: 企业信息化注重关键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