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最普通的消费者也能切身感受到银行越来越显著的变化,对银行“国际接轨”的问题也是耳熟能详。的确,银行可以说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它的变化也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那么银行变化在什么地方呢?银行的国际接轨到底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什么呢?现实中银行所倡导的接轨的方式,同时也是消费者最容易感受到的银行的变化表现在了营业时间上:第一个表现是朝九晚五的营业时间。应该说朝九晚五有它的优势,这个作息时间已经在中国不少城市推广试用,得到了普遍的好评,相信这一新的作息时间会得到越来越大的推广,银行系统率先启用这一作息时间无可厚非,消费者也能够理解这一想象;第二个表现也是让消费者感受最深刻的变化。这一个变化就是在节假日时间银行大部分营业网点都随着其他的单位部门一样休息而不营业,只保留小部分的营业网点限时营业,包括黄金周时期。这个措施给了消费者很大很大的不方便,尤其是在国庆这样的黄金周时期,人们是集体出游,人流量极大,花费开销也非常大,因此带现金是很不方便的,但大部分网点的不营业,便把他们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银行的这种措施带来了什么呢?消费者最需要服务的时候却不提供应该有的服务,这也是和国际接轨?更让人不理解的是这种措施是由各地银行协会强行规定的(比如山东省银行协会在“五一”期间就如此规定),而银行根本就没有自主权!在追求企业市场化、自主化的今天,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减弱它们的政府化色彩,尤其像银行这样政府色彩一直就极为浓重的企业,而现在银行协会不容许银行的单独行动,怎么解释?
消费者永远是企业的第一出发点,银行片面追求与国际接轨有没有考虑一下消费者的利益呢?而银行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想恐怕除了表面上和外国变的一样了之外,不会再得到什么了吧!
什么是和国际接轨?难道就是变的和外国一样吗?这种思想很荒诞,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特点,难道什么事情都要和外国的一样吗?中国人都吃中餐,难道因为要“国际接轨”就要改吃西餐吗?西餐可以吃,但要看你喜欢不喜欢,谁喜欢谁吃,吃与不吃都不是强制性的、的文件性的,都应该是自愿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习俗,不能教条化,更不能把中国自己的特色给抛弃还宣称是与“国际接轨”!从银行上来说,外国发达国家自助银行多,使用率高,条件非常成熟,而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之外,哪一个城市的自主银行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呢?尤其在黄金周这样集中出游、人流量极大的时期呢?
中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哪里?在于网点的优势、民族情节的优势、资产的优势,而银行不顾消费者的利益,这种做法伤害了多少人的感情?这使民族情节上的优势一点点的缩小,而且更是完全丢掉了网点的优势,拿自己的软肋来和他们竞争,这个现象真让人弄不明白!
银行有银行的理由,但消费者也有消费者的苦衷。是的,企业在假期一般是要休息的,银行的员工也本应该享受这一正常待遇的,但我们想一想,银行对于消费者来说毕竟是一个服务性的单位,而假期期间是消费者最需要服务的时期,消费者去哪里找服务去?因为一般单位的惯例是假期休息而作出这样的决策,因为国外的银行在假期也是休息,银行难道是在和一般的单位、外国银行“攀比”?太幼稚化了!而按照这样的解释,那黄金周时期是不是火车站也停止售票,售票员去休息度假?
或许银行还有别的苦衷理由,但为何不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却是只声声“与国际接轨的措施,国际银行的惯例就是这样!”呢?这样的理由是不是对消费者来说格调太“高”了一些?这样的理由能期望消费者接受?这样的“接轨”方式对银行来说是不是太随便了?只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做到国际接轨了?
但不可否认,中国银行应该寻求国际接轨,尽快完成和国际的接轨要求已经迫在眉睫。在业务种类上,在管理水平上,在盈利能力上,在资产质量上中国商业银行都和国际金融巨头们有很大的差距,银监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新一届中国政府着重力量解决银行存在的巨大不足,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些不足,认为“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这也使银行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银监会等相关部门频频出台改革措施,关于四大银行上市的消息也不断见诸媒体,四大银行也不断出台新的方案,在努力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一切的努力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中国银行能尽快缩小和国际银行之间的差距,能够早日完成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接轨。
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国际接轨?和国际接轨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最需要明白的是中国商业存在的最首要的、最本质的问题。先从表面数据上来看,四大银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
(1)不良资产问题。标准普尔的预测表明,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大约载44%到45%之间,按照正常消化能力计算,消化掉这么多的不良资产至少需要5到17年。而国际大的金融集团的不良资产一般控制在6%,前二十位银行不良资产仅仅3.2%.
(2)资本金问题。四大银行的资本金大约在5%左右,最高的中国银行资本金能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正常值,但农、工、建三大行达不到这个水平了!
(3)赢利能力问题。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为4.5%资产回报率才0.1%~0.2%,而花旗银行能到1.50%;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它能高达22.4%,而四大中,最高的建设银行为7.38%,最低的农业银行只有0.22%.
(4)员工数量问题。尽管四大银行的资产状况在世界大银行中排名几乎是最差的,但如果以网点数量和员工人数排名,世界银行中绝无可出中国“四大”之右者。大而不强,已经成为制约四大银行发展的巨大现实问题,然后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都是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和国际的差距,而造成这些差距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温家宝总理已经明确提出,四大银行的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体制是一切问题存在的根本、是最深层次的原因。
(1)缺乏竞争,政府色彩浓重。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金融政策的外资限制非常重,这使四大银行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因而政府色彩极为浓重。尽管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承诺放开人民币市场,但是却有一个过程,而且仍然对外资银行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到现在为止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业务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有所下降,甚至对内地市场失去了兴趣。长期在“摇篮”里生存的四大银行,竞争力薄弱,而不可避免的是今后它们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要想加快自身的发展,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进入到一个竞争的市场中,绝对不能再继续生活在摇篮中了!
开放化、市场化,是中国政府最需要为金融业营造的环境——要改革银行体制,首要要有这样大的竞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加强竞争,在竞争中自我不断完善。
(2)内部管理体制落后。四大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仍然停留在一个很低级的水平,银行首先是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企业,因此它的内部管理就必须向市场化、企业化靠拢,而它的现实却是政策性、级别性严重,还是准行政机构,人事由上级任免,经营受政府干预,在内部经营上,目前只有中国银行有董事会,其他则由党委负责,核算体系相当的不清晰,尽管政府加强监管的力度,但银行的监管的理念、体系、方法还没有形成框架,也没有真正从合规性监管向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过渡,很多做法还是简单重复——中国的银行并没有安全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做。因此,
进行公司化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制度,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已经是不得不开展的一项最迫切的任务。加强贷款的规范化和风险评定的国际接轨是其中处于最“前沿”的事情。四大银行的贷款发放非常混乱,似乎没有统一的、有效力的发放标准,政府的干预性强,对危险贷款的警觉性也很低,因此早就有必要对贷款的发放实行规范化管理。
另外,四大行使用的会计制度也不能适应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对坏帐估计不准,计算不良资产的口径同国际通用口径并不统一,财务报表并不能真正反映银行的真实状况,这造成了巨大的坏帐风险。因此长期使用的“一逾两呆”方法有必要向国际通用的五级分类的国际会计制度转变。
(3)业务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长期以来靠网点、资产、民族情节、政策倾斜等优势吃老本。四大银行有自己传统的优势,在网点、资产规模等是有巨大优势的,但这样的老本不可能作为长期的“支撑点”,这样的优势在渐渐缩小。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业务水平上,在于对顾客的把握上,能够用业务产品来吸引优质顾客。而四大行在这些方面落后的很多,2001年南京爱立信转移至花旗银行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不是说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应该和国际接轨,而是应该着重明白如何去接轨。总体来说,对银行的改革是向着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前进,这才是和国际接轨最首要的任务,而不是仅仅改一改营业时间就算是完成了任务的。在改革银行体制上,要做到真正的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有许许多多的路要走。
上一条: 巨人资本运营透视
下一条: 章光101致癌门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