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建立以来,大起大落不足为怪,但像现在这样多重背离同时显现却很鲜见。如果说背离意味着价值,那么多重背离同时叠加则意味着更大的投资机会。对此现象,受访业界专家指出,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下,被压抑已久的做多能量可能随时再掀风暴,一次新的投资机遇或将来临。
梳理中国股市近年来的运行轨迹,不难发现,目前至少存在六大背离:
一是股市低迷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相背离。
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8%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沪深股指却持续下跌,其中上证综指由2245点下挫至今一度跌至4年以来的新低1307点,跌幅逾四成,股市成了失灵的“晴雨表”。对此背离,业界人士谈论得最多,也存在不同的解读版本。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背离的存在是不正常的。目前,中国经济已结束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调整恢复期,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尤其是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有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中国股市不做积极反应不应该。
二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与市场平均股价持续走低相背离。
上市公司业绩在2002年挤掉水分后,呈现出整体增长的态势。今年三季报再次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平均实现净利润7864.09万元,同比增长37.3%,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7.08%,净资产收益率也同比提高了7.83%。然而,市场并不给面子,平均股价不断创出新低,仅今年年初至今平均股价就下跌了近16%。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总体市盈率偏高,同时股票结构调整、股价结构分化也给平均股价下跌形成了压力。但目前市场平均市盈率已低于30倍,且不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割裂的因素,就是与成熟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相比也不算高;市净率同样大幅下降,眼下2倍以下市净率的股票已近500只,不少上市公司股价逼近净资产。而据预测,今年全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还会再上台阶,市场动态平均市盈率仍将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市场平均股价仍然持续走低,那就是非理性了。
三是综指和成指相背离。
这在今年行情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多为成份股的大盘权重股,往往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点投资对象而反复活跃,对盘势产生了相对积极的推动;与此同时,其他股票却大面积沉沦。总体上说,它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面,是一个积极的市场信号。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背离所显现出来的行情的单一性和绝对化,难免引发市场的大幅振荡,短期来说对行情发展未必有利。价值投资理念将进一步深入人心,而价值投资的多元化及其深度挖掘,或许对未来大行情的展开更为有利。
四是政策面暖风频吹与市场走势相背离。
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场对若干政策性利好的反应较为平淡。这一背离显示,中国股市正在摆脱对传统政策路径的过度依赖,市场对非价格信号的反应力度比过去明显减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但不可否认,近年来管理层从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适时推出的一系列重在市场基础建设的举措利在长远。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一次详尽地论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其重大利好效应更将持续显现。
五是场外资金“囤积”与场内资金匮乏相背离。
2001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数次政策性利好仅仅引发昙花一现的行情,被困在场内的资金急于寻找机会破“城”而出,而新增资金在屡遭挫折后入市意愿日渐削弱,此消彼长之间,资金面自然每况愈下。目前,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紧张,主要是指欲立即进入股市的资金紧张。其实,外围资金并不匮乏: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正在超常规发展、居民储蓄屡创新高、企业存款有增无减、社保基金已逾千亿、保险资金数额更为可观……虽说这些“部队”在目前看来,大多只是潜在的“援军”,但一旦市场转势,其做多能量必将爆发。
六是中国股市与环球股市走势相背离。
中国股市投资者关心的道指、纳指、恒指、日经指数等海外股指,在历经大幅下搓后纷纷回升,特别是道指、纳指、恒指在近期连创新高,国企H股更是红透香江。看看海外股市的红火劲儿,中国股市投资者却是一脸的无奈。无奈归无奈,几个重要的事实却是需要好好把握的,那就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世人瞩目;海外投资者一致看好中国A股,QFI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或增加投资额度;南下资金亦在悄然北上……
综上所述,当前股市多重背离同时叠加的背后已然暗藏巨大的做多能量,市场转机随时可能出现。投资者如果对眼下市场过分悲观甚至彻底失望,则是不可取的。当然,要真正破解中国股市的背离难题,还有待于股权分割、公司治理等根本问题的尽早解决,因此后市发展不会一马平川,这也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
上一条: 聚集中国人才市场:基本问题与矛盾
下一条: 浅论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