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中小工业品品牌建设的“集结号”

一谈到品牌战略,我们总会把它和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数以亿计的广告及公关费用联系在一起。我们总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专利,是富人的游戏,小企业做做销售就可以了,做什么品牌呢?我们总感觉自己离品牌很遥远,自己刚成立的公司,谈什么品牌战略呢,甚至纯属浪费!事实真这样吗?

  其实,品牌实际上就是带给客户的一种“信誉”,难道就因为我们企业小,我们就不需要在客户心中建立这种“信誉”吗?难道就因为我们企业小,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不加约束,肆意妄为吗?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容易被我们所遗忘;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容易被我们所冷漠,我们经常犯一些认知原点性的错误,自己却毫无觉察。



  品牌建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客户的心中,持续建立这种独特信誉的过程。企业对于这个过程,建立的越早、规划的越全面,越有利于客户从一开始就形成对我们企业品牌的差异化认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而又混乱的竞争环境中保存和发展自己,所以越是小的企业越要尽早进行品牌战略规划。



  小企业的品牌力量本身就比较脆弱,就更需要从各个角度去规划其差异化体系,才能让客户通过体验有效区别竞争对手,才能快速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进而影响决策,完成销量与品牌的平衡发展。相反,大企业要求没有这么高,只需要几个方面的差异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管理好,就可以赢得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领先。比如IBM仅依靠企业市场地位这一差异化要素就可以获得高溢价格和持续销量。



  退一步说,今天的强势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甚至有些企业还从负数开始。



  海尔当年作为青岛一家普通的电冰箱厂,在张瑞敏上台时曾经负债400万。我想我们企业应该都比当年的海尔资产要雄厚多了吧,相比当年负资产的海尔,你们已经是大企业了。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张瑞敏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度过了那个春节,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成为了今天海尔的大梦想。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张瑞敏没有让海尔从一个小小的工厂毁灭,而是带着海尔的大梦想,走出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我们可以不懂那个时代,但是我们一定懂得张瑞敏的心,他是以一颗坚强的心撑起海尔的,不要忘记,这是中国企业家创业的艰辛,现在留下给我们的除了甜蜜的回忆外,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宝藏。



  一个企业家,应该具有一颗心,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小工厂,一样可以成就大梦想。海尔,就是张瑞敏怀着一颗大梦想的心创造出来的,拥有一颗大梦想的心,是中国企业家首要素质。



  所以,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将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寡及众,由弱到强”逐步演绎的过程。



  其实,现在市场上这些强势品牌,它从娘胎里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和我们都一样,但唯一不一样的是:这些企业从小就非常注重内在品行的修炼,非常注重自身品牌建设。



  中国近30年波澜壮阔的市场运动中,真正活下来,而且活的比较滋润的,恰恰是那些当年开展品牌运动的企业。比如:海尔、联想、研详科技、三一重工、华为科技、远大中央空调等企业。而那些不开展品牌运动的企业,大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难逃“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悲惨命运。



  我们想想,跨国公司也有其囊中羞涩的起步阶段,而我们的贫民子弟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不也涌现出一批批国家栋梁。



  所以,品牌不是生来就“富甲一方”,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是靠钱堆出来的。



  钱是打造品牌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做品牌也决不是大企业专利。品牌战略其实就是企业管理者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价值提升为核心的观念。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也应该吹响品牌建设的“集结号”,立即行动起来!


上一条: 工业品品牌:战略要飞天,经营要落地

下一条: 品牌授权——良知下的涅~"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