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策略

摘要: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常性工作。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筹资风险

  企业外部筹资方式一般有两种: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股权筹资的风险主要来自高筹集费用。为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往往采取债权筹资方式。由于债务有固定的还款期限、利率和付息期限,形成了企业的债务压力。同时,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则更快下降而给股东带来财务杠杆损失。如果企业无法偿付到期债务,就必须依法宣布破产。可见,筹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筹资风险的大小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投资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偏离期望收益值的程度。偏离程度越大,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偏离程度越小则投资风险越小。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收益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变现风险。

  3.利润分配风险

  在企业效益有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收益,会提高企业的声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为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利润分配也有一定的风险,如企业资金紧缺时,以过多的货币资金对外分配,会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而如果企业不给投资者一定的现金分配,采用配股方式或以股票作为股利分配,又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4.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带来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不仅可能产生于企业经营的低谷,而且也可能在企业盈利较多时出现,因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所确定的本期利润并不能保证其在当期就能实现为现金流入,如果企业恰好在此时安排了较大的现金支出,就会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

  5.连带风险

  连带风险是指企业为其他企业担保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如企业为了其他企业取得银行货款而用本企业资产为其进行担保,如果到期借款企业无法还本付息,那么担保企业就必须以其自身的资产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由此给担保企业带来风险。

  二、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活动复杂性及财务人员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

  企业的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而且,伴随着近年来企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这种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缺乏规范的合同管理

  在一些企业中,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很健全,却忽视了对合同的规范管理。往往是合同签定以后,就把合同作为办公文件束之高阁。殊不知,这样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负债资金的比例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偿债压力沉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 企业赊销比重过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盲目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忽视客户的信用等级,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直至成为坏账,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6. 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此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 范的基本措施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

  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筹资决策中,企业首先必须慎重选择筹资方式,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及其特点;另外,企业要从自身出发,调整负债结构,使其更趋合理。在此过程中,企业应通过分析销售利润率、净利率及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比率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以达到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分散投资又要避免过度集中;另外,企业还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测算,最终提高投资收益,以减少风险。

  3.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5.优化现金流结构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就是最短的那块板。所以,企业进行决策时不能光看资产总额,要先看资产负债中的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如果该企业的这些比率长期低于同行业的适合比率,则不能认为该企业是个优秀企业,甚至有丧失会计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假设这个前提条件的危险。

  6.规范合同管理,提高担保法律知识水平

  在合同订立以后,如果合同性质是可撤消合同,那么行使撤消权就很关键。合同法规定具有规定撤消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消事由之日一年内行使。在合同保全制度中,法律允许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有代位权和撤消权。因此一些企业在签定合同后无法履行时,可以通过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使合同履行不致拖累企业和降低违约风险,企业在正确履行合同义务时,也要充分利用以上各种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一些公司的财务风险往往来源于对担保合同管理的缺失,因此要加强经济法规学习,提高对担保等法律法规的认识。  

  7.规范内部制度,建立约束机制

  财务风险分为内部财务风险和外部财务风险。企业可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减少风险。首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性基础,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与否决定了一个公司的组织效率和经营风险,从而决定了公司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其次,企业必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工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经理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多样的评判标准,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这样就可以促使员工做好本职工作,从而约束员工的逆向选择行为,减少风险的发生。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特别是技术方法来控制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

  1.全员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不但与企业的负债和投资有关,而且还与企业的经营有关。实行全员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同时,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让全体员工了解其在整个财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团队防范效应。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指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机制,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情况,就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3.加强企业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企业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灵活处理和协调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统一,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上一条: 微利时代企业家应具备的成本观

下一条: 论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