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销售员是“鬼子六”,的确不假.先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乡下来的小伙子去应聘城里“世界最大”百货公司的销售员。老板问他:你以前做过销售员吗?回答:我以前是村里挨家挨户推销的小贩子。老板喜欢他的机灵:你明天可以来上班了,等下班时我会来看一下。一天的光阴对这个乡下穷小子来说太长了,而且还有些难熬。但是年轻人还是熬到了5点,差不多该下班了.老板真的来了,问他说:你今天做了几单买卖.一单---年轻人回答说。只有一单?老板很吃惊:我们这儿的售货员一天基本上可以完成20到30单生意呢。你卖了多少钱?300,000美元---年轻人回答.你怎么卖到那么多钱的?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的老板问。
是这样的---乡下来的年轻人说,“一个男士进来买东西,我先卖给他一个小号的鱼钩,然后中号的鱼钩,最后大号的鱼钩。接着,我卖给他小号的鱼线,中号的鱼线,最后是大号的鱼线。我问他上哪儿钓鱼,他说海边。我建议他买条船,所以我带他到卖船的专柜,卖给他长20英尺有两个发动机的纵帆船。然后他说他的大众牌汽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我于是带他去汽车销售区,卖给他一辆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
老板后退两步,几乎难以置信地问道:一个顾客仅仅来买个鱼钩,你就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不是的---乡下来的年轻售货员回答道,“他是来给他妻子买卫生棉的。我就告诉他‘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吗不去钓鱼呢?’”
其实这种“忽悠”的本事,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得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会弃比会卖好----分析出业绩
美国保险巨头法兰克•毕吉尔刚从事保险业曾遇到个“瓶颈”:为争取到每个可能成交的业务,他常要几次三番登门拜访。
可令他沮丧的是,一切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虽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几倍的汗水,可他的业绩并没有比原来有多大的提高。当他没有想到更好办法的时候,他开始随手翻阅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笔记,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令他自己都有些震惊.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开始采用新的推销策略进行工作.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把平均每次赚2.70元钱的成绩,迅速提高到了4.27元。当年,他新接进的保险业务,第一次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引起业界的轰动。凭着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独特的推销策略,法兰克•毕吉尔迅速成长为保险业内的巨头。后来,法兰克•毕吉尔向世人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原来,当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发现了这样一组奇特的数据,从而改变他对工作的认识:在他一年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70%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见面以后才成交的。
而他实际上花费在那7%业务上的时间,几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于是,他采取的新推销策略是,果断放弃那7%的利益,不再为它的诱惑所动。这样,他就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新业务的拓展。于是,他成功了。
成功有时候就这么简单——果断放弃你人生的那7%!而眼下这位女士就更直截了当了。
◎会说比会弃好----只找说“是”的
一个名叫辛迪的美国家庭主妇,突发奇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3年内购买一栋六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对一个家庭主妇来说,这是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规划。辛迪决定写一本畅销书,卖出100万本。她把这个点子一讲,换来老公一阵嘲笑.辛迪想:别人可以做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
女性通常去超级市场、美容院等地,所以,辛迪专打电话给超级市场的采购员以及美容院的老板.“我是作家,最近出了本书,一定会成畅销书.摆在你们这,能帮你赚不少的钱.”辛迪说,“我寄给你们一本样书,一周后,我再打电话给你.”辛迪不是对别人说:你到底有没有兴趣购买?而是直接就问:“你要订购多少本?”一周后,她打来电话:“我是辛迪,你看过我的书没有?你准备订购5000本还是1万本?”对方说---辛迪你可能不了解,我们超市销任何一本书,从没超过2500本。辛迪说:“过去不等于未来?总有一个开始吧,你准备订购5000本还是1万本?”对方说---那……订购4000本。
第一笔生意就这样成交了。辛迪打电话问第二个人:“我是辛迪,收到我的书没有?你将订1万本,还是2万本?”对方说---“书很幽默,我和同事都很欣赏。但我们订书从没这么大的量,我订购4000本。辛迪说:“你简直是在侮辱我,像你这么大的连锁店,才订4000本?你不止侮辱我,还在侮辱你自己,难道连你都不相信你的连锁店卖得出去吗?”对方吓一跳,问---别人一般定多少本?辛迪说:“1万到2万本。”对方如数订购。
以后,辛迪卖书给军队。对方说---这里的人不会有兴趣的,我们都是男人,你不可能在这里销售任何书。辛迪说:“请问,你的上司是谁?”不,我上司也不可能买。辛迪说:“把这本书交给你的上司,下周,我打电话找你的上司。”一周后,对方打电话---辛迪,我的上司说,我们决定订购4000本。因为他的上司是女的,她想:“天天被男士兵这样整,我现在弄一本书来整你们。”
不管多少人说“不”都不重要,关键是找到下一个说“是”的人,这是辛迪得到的一个经验。她的书从未在任何一家书店卖过,完全是自己促销的,依靠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巧妙的促销手段,辛迪的书卖了140万本。以后,她写了几本书,都很畅销。这时,辛迪的愿望已不仅仅是买一栋大房子。(中国店网—最专业的开店创业网www.koduo.com)
如果说“是”的人还不信咋办?好办,那就表演给他看呐!
美国有一个名叫葛里斯曼的销售员,他销售案例玻璃的业绩一直都是第一名。在一次颁奖大会上,主持人问他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葛里斯曼说:“每次我去拜访客户时,都会随身携带几块安全玻璃和一把小铁锤。我会问他:你相不相信安全玻璃?如果客户说不相信,我就把玻璃放在他们面前,然后锤子往玻璃上一敲。当他们发现玻璃真的没有碎裂开来时,他们都会很惊讶。这时,我就趁机问他们:你想买多少?最后,买卖往往直接成交,而整个过程还不到一分钟。
这以后,公司其他业务出去拜访客户时,都会随身携带许多块安全玻璃以及一小铁锤,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葛里斯的业绩仍然是第一,对此他们觉得奇怪。于是,在第二年的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又问他:他们已经做了和你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你的销售业绩仍是第一呢?葛里斯曼笑笑了,说:我的其实很简单,我早就知道当我上次说完这个点子后,其他业务员会很快地模仿.所以,自那时以后,我到客户哪里去时,就把玻璃放在他们的桌子上,然后问他们:‘你相信安全玻璃吗?’当他们说不相信时,我就把锤子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砸这块玻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来瞧瞧往下这位能掐会算的老兄。
◎会算比会说好----看我撕你钱
齐格是美国一位烹调器推销员,他推销的烹调器每套价格是395美元。一次,齐格到一个城镇推销,把镇上的人叫到一块,一边示范这套烹调器,一边强调它能节省燃料费用,并把烹调好的食品散发给人们,请大家品尝.这时,一位当地著名的守财奴,一边吃着齐格烹调的食品,一边说:他的产品再好我也不会买的.第二天,齐格首先来敲这位老顽固的门.顾客一见到齐格就说:见到你很高兴,但你与我都知道,我不会购买400美元一套的锅.齐格看看他,从身上掏出1张1美元,把它撕碎扔掉,问他:“你心疼不心疼?”对齐格的做法他感到吃惊,但却说:我不心疼,你撕的是你的钱,如果你愿意,尽管撕!
齐格说:“我撕的不是我的钱,是你的钱.”顾客一听感到很奇怪:你撕的怎么是我的钱呢?齐格说:“你已结婚23年,对吧?”是的---顾客回答道.“不说23年,就算20年吧。一年365天,按360天计,使用我们的烹调器烧煮食物,每天可节省1美元,360天就能节省360美元.就是说,在过去20年内,你没有使用烹调器,就浪费了7200美元,不就等于白白撕掉7200美元吗?”接着,齐格盯着顾客眼睛,一字一句说:“难道今后20年,你还要继续再撕掉7200美元吗?”齐格就这样,把产品带给顾客的利益由抽象变为具体,把“节省”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字,这些数字令他的推销取得了成功.因为很少顾客会对7200美元不动心的。
还有不撕光算的---“花一角多钱,就能让您的居室铺上地毯,您信吗?”当推销员这样告诉顾客,引来的将不仅仅是好奇,这是推销中的一项技巧。
我在朋友开的一个地毯商店看到这样一幕:一位顾客进来看了看后指着一块地毯向营业员询问价钱,营业员回答道:每平方米24.8元.顾客听后走了。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我对营业员说:“顾客问价时,你可以这样回答:‘使您的卧室铺上地毯,只需1毛多钱。’”我向带着迷惘神情的营业员解释道:“这样回答顾客有两个好处,一是利用顾客的好奇心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然后你就向顾客介绍产品;二是使顾客觉得价钱很便宜。”至于为什么“使卧室铺上地毯只需花1毛多钱”,我解释道:“卧室10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24.8元,但地毯可铺5年,每年365天,这样每天花费不就是1毛多钱吗?”在这里,我运用了一种简单的技巧:“用数字说话”。
因此销售员要用具体、详细的数字来说服顾客.产品带给顾客利益在使用前都是抽象的、概念性的.推销员如果不能把产品利益变成具体实在的好处,就不会成为吸引顾客的因素。如一些推销员常用“节省、便宜、赚钱、降低成本”等概念来介绍产品,如果不能把“节省、便宜、赚钱、降低成本”等概念变成具体的数字,那么,它们就是一个空泛的词汇,就毫无说服力。一个优秀销售人员会十分善于用数字来介绍产品,说服顾客。
常州标业机械厂一位推销装载机的推销员,劝说河南密县一位开汽车跑运输的个体户:把汽车卖掉再添几万元买台装载机.个体户问为什么,推销员就给顾客算账:密县煤矿多,用装载机的地方多,但装载机却很少.买一台机器出租,一小时租金不低于60元,一天收入约500元,这样8个月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结果这位个体户立即改弦更张,不跑运输了,当年就从推销员手中买了3台装载机……
上一条: 质量成本的一般分析
下一条: 浅谈财务预算的细化与执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