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亟待加强1

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属人口群体中蕴含的体力、智力和协作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指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调节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供给,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改善劳动力资源的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充分挖掘劳动者的体能、智能和协作能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农民为主的不同农村人口类群中的质量(知识和技能)差别,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我国有13亿多人口,8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有5.6亿,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43%,这就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现实。我国农村资源的最大优势不是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唯一可以激活其他资源活力的永恒资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是数量大、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流动盲目性大、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增殖性等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当前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和保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活力的关键所在。

国人共识:广大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着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非常”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时不待我!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应该围绕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1、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深化全社会的认识。各级政府应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首要任务。在思想认识上,要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要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制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保证农民享有教育培训的各项权利,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需要国家加大开发力度,也需要广大农民兄弟提高认识,增强积极性,加强自我开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民的思想觉悟和学习积极性,变要农民开发为农民要开发。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把广大农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开发更多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才能达到更高、更深的开发层次,也只有通过其自我开发,才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2、建立和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是农民,主导在政府。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根本在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要健全投入机制。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投资主体,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信贷为辅助、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要创建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创业、龙头企业扶持等专项基金,加大投入力度;要整合分散资金,坚持“打捆”使用,把资金投向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和产生较大效益的关键环节。同时,建议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建设这类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给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尽早、尽快重视,各级官员“当官须为民着想”,须拨出专项资金用在资源可再生产上。二要健全激励机制。要设立科技创新、科普推广、书报津贴等奖项,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鼓励农村人才发挥作用;要出台吸纳安置农民工就业、鼓励农民创业、领办创办基地等的优惠政策,鼓励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行为;要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生产的第一线,田边土坎上来,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要开展农民“创业明星”、“技术能手”“致富能手”、“杰出青年”、“培训名校”等评选表彰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三要健全考核机制。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明确工作职责,把培训农民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效果、农民干事创业的成效、农村实用人才的增量等纳入考核;要推行目标管理,象考核经济指标一样考核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局面。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加速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就是培养和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的手段。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马克思提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可以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农村教育是面向农村地区进行的文化、经济、政治的教育,是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它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1)继续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基础教育既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还很薄弱,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失学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打下坚实基础。(2)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直接培养有技术、会种田、懂管理、善经营的实用性人才,对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未被纳入到教育的主流当中,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还未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下滑,就业渠道不畅,农村职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造成“有校无人”,导致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既然基础教育有点“替人作秀”,把精英送离了农村,减少了未来农民的数量,对于“落榜为农”的农民,真正扎根农村,他们的能力开发主要得靠职业技术教育。我们应充分发挥现有的农业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专业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或短训,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教育,构筑农民终身教育体系,是职成教的重要使命。同时,搞好中职、高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3)构建科学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最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农村教育体系。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基本是根据城市需求模式建立起来的,教育结构不合理。其中,农村成人教育这一块基本上是空白。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成了向非农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走出农村,而真正在农村劳动的是农村中的成人。因此,只有构建科学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这种体系可以分三个层次构建:一是扫盲教育。主要对象为农村中文化素质最低的成人。二是提高教育。这种教育的对象是一些回乡知青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主要依靠乡镇农技站、文化站及初中、高中学校来传授一些专用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三是学历教育。依托农业大专院校,采取函授、自学考试和委托培养等方式,使农村有志青年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教育,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4)重视农村妇女的教育。农村妇女是我国农业劳动者中最主要的力量,一方面从事农田耕作,另一方面还要操持家务。据统计,从事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劳动力中有70%—80%是妇女,操持家务的妇女比例也已达到80%—90%,往往在农村许多家庭中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以及家境的好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主妇的素质。所以,必须经常对农村妇女进行科技知识教育、农村妇女保健及农村家政方面的教育。(5)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起源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其含义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我国农村,为了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应该将学习型组织这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理论体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中。从这一意义上,学习型组织中的组织概念不是固定的,它的外延和内涵可以根据所负责的区域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来说,它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或者一个具体企业。长期以来,大部份农民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辈复一辈反复类似的耕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几乎不过问学习,认为学习是小时候的事情,说“当农民还要学习”就觉好笑。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农民的学习习惯,再学习能力,培育学习型的农村社会,学习型家庭,让农民经常学习,科学劳作,增大劳动中的知识含量。“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新世纪农民也概莫能外。只有在农村提倡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思想,造成一种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气氛,才能保证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使农村中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上一条: 小公司赚钱战略

下一条: 店铺战略的基本知识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