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整合与扩散的研究概述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整合 知识扩散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知识整合和知识扩散的基本概念,然后对图书馆的知识整合策略和知识扩散方式进行了概述。



  知识是根据获得的信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从形式上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知识。为此,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继而实现共享,以及二者的互动促生在知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就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关键。知识的积累、交流和更新的前提是知识必须是明晰、有序、系统化的,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合理和充分应用。要做到上述各点就应充分重视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整合与扩散。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与知识中心,它与知识的积累、整理和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图书馆也存在着如何在实体中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问题。因此,图书馆的知识整合与扩散问题便成为了图书情报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一。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文章所引用和提出的理论与观点都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没能真正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角度去思考知识整合与扩散问题。知识整合研究经历十几年的时间,框架已初具形态,一些课题也已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而知识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图书情报专业相结合的成果很少见,将知识整合与扩散结合起来目前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也鲜有研究。运用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在文献、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优势,对知识整合与扩散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扩充和发展,同时探索其实践意义,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便捷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是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基本概念



  知识管理起源于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但是其概念的明确提出却是企业界。柯平教授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一文中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和传播共享图书馆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图书馆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出发,在社会知识管理环境中充分发挥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加工和传递利用的开发管理作用,形成馆藏资源知识库,促使需要知识的人与所需要的知识有机结合。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出发,在其内部管理中,挖掘馆员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管理水平。知识管理的核心功能有: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功能;促进知识的共享功能;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功能;促进知识变换功能(通过对组织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促进知识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直接转换)。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创新,它在企业界和国外图书馆界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支持。



  知识整合是指从整体的角度,依据一定的目的需要、理念设计,把不同知识要素按照合理的活动程序、配置比例,将各种片断或分散的对象元素或单元再建构,使之具有可以发挥功能的总体性能。简单来说,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共享),并能加以有效利用,最终使其成为图书馆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使知识从发源地向外进行空间传播、转移,或被其它地域通过合法手段从知识生产者传递到使用者的过程。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传播学教授Everet M.Rogers认为,扩散是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所交换的是包含着新思想的信息,其本质是通过交流信息,一个人把新思想传播至另一个或几个人。知识扩散所传播的主要是新知识,知识的扩散成本越低,知识的使用规模就会越大。实践证明,知识存量越多,知识转移水平越高,知识扩散程度就越高。



2.图书馆知识整合策略



  “知识整合是经济繁荣的发动机[1]”,依此类推,知识整合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图书馆知识整合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通过知识分类来整合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内部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多种类型。按图书馆知识的产权,可划分为公共知识和专有知识;按应用领域,可划分为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按应用和产生背景,可划分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按使用角度,可划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知道是谁”的知识;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的目的是使图书馆知识明晰化、结构化和有序化。知识分类的同时就伴随着知识整合的过程,经过分类梳理后的知识经过整合,会使知识的使用者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只有对图书馆的知识类型进行优化管理,才能获得最充分的效益。



  2.2通过知识螺旋来整合图书馆知识。图书馆知识的转换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过程,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并转换为新的隐性知识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与此同时,图书馆知识的整合也进入一个新的循环。总的来看,图书馆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挖掘图书馆内部各种知识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图书馆知识整合的鲜明特征是知识要素与实践要素的整合,是认识中的实践整合、实践中的认识整合。图书馆知识整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正是我们能够通过知识螺旋整合图书馆知识的根据。



  2.3通过知识转移来整合图书馆知识。这里的知识转移是指图书馆工作团队转移本团队在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中所学到的“know—how”知识。这类知识是图书馆知识的重心。正如学习理论家JohnSeely Brown和Paul Duguid所言:“工作中的经验创造它自己的知识,因为大多数工作是集体的、合作的活动,所以大多数沉积下来的知识是集体性质的,它们很少由个人掌握,而是由工作团队共享”[2]。



  2.4通过业务流程来整合图书馆知识。业务流程是图书馆输入各种资源,以读者的知识需要为起点,到图书馆提供读者满意的知识产品或服务,实现价值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结合,能够改善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节省运营成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知识按照其来源和通用性可以分为基础常识、常规操作技巧和业务经验等,前二者是可以规范化、清晰表达的知识类型,往往不太依赖知识的创造者或所有者,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分享;后一种则是典型的隐性知识,与实践者或知识所有者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难从知识所有者身上剥离出来。这种类型的业务流程知识,往往需要复合型、非标准化的知识管理方式来管理。



  2.5通过组织学习来整合图书馆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包含了整合,如个人学习就是通过评价、选择和重构等思维活动,使新的知识融入个人的知识结构,从而完成学习过程。组织学习既包含个人学习的涵义,又高于个人学习,是组织成员的集体学习,因而知识整合的意义更为突出。首先,组织学习不是组织中个人学习的简单总和,组织学习的根本要求是将个人学习有机结合为集体学习,使个人知识融合为图书馆共享的知识,产生更大的知识生产力,因而比个人学习多了一层组织整合的任务。其次,组织学习比个人学习更复杂,由此造成的学习无序性也更明显,整合是使无序的学习中表现出有序性的必然途径。第三,组织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图书馆的实力和知识服务优势,这一目的具有方向性,是图书馆所特有的核心能力与优势,这一方向性正是借助知识的整合来实现的。



  3图书馆知识扩散方式



  知识扩散是通过跨越时空的传播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它承担着把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到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和分享到同样知识信息的任务。图书馆知识扩散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3.1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扩散。这是一种表述显性知识并将显性知识转移为可理解形式的过程,通过知识分类整合图书馆知识,将所拥有的显性知识转移、消化、吸收并加以利用。这种扩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传播显性知识,图书馆将知识直接传递给读者;二是图书馆编辑和加工显性知识使其变得更易理解,然后再传递给读者。



.2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扩散,即各个图书馆之间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和集成。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成为知识扩散的基本技术。通过知识螺旋整合图书馆知识,经由网络交流,使私有的知识变成共享的知识,使支离破碎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独创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转化和集成产生出新的知识。



  3.3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扩散。通过知识分类和业务流程来整合图书馆知识,并进行加工和总结,形成易理解的显性知识,传递给读者。图书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支持来将其观点和意象表达出来。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中,挖掘馆员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转化与共享,能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管理水平。



  3.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扩散。即通过培训和先进的知识传播工具将图书馆的显性知识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支持。显性知识经由读者具体化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反复进行,显性知识逐渐隐性化。上述四种扩散模式发生着动态的交互作用,就像是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图书馆知识的整合与扩散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知识整合是知识扩散的基础,知识扩散是知识整合的目的。而将知识整合与扩散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整合与扩散的技术方案,为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构建广泛适用的技术平台,是我们以后的研究重点。

上一条: 开店的成功率有多高:投资宝典开店必读

下一条: 浅谈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融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