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世界杯上和快消品和体育产品紧密相连,对塑造品牌提升销量很有帮助,而且企业一般都是国际化的,赞助世界杯的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1.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2. 提高产品销量;
3. 便于企业业务开展;
影响力
世界杯上一个整合全球媒体资源的大营销,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世界杯已经是全球尽人皆知的一个品牌,相比于企业花费资金去打造一个新品牌,借助世界杯的全球传播力宣传自己品牌的营销成本更低。无独有偶,这次为世界杯带去中国品牌而非产品的除英利外,还有哈尔滨啤酒。
世界杯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尽人皆知的一个品牌,相比于企业花费资金去打造一个新品牌,借助世界杯的全球传播力宣传自己品牌的营销成本更低。世界杯64场比赛,广告的受众可能超过30亿人。但四年一次的机会和8000万美元的“起步价”,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
今年在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国赞助商的身影,究竟如何看?为此我们刊出相关报道。
广告牌上的“英利”引人注目
“广告牌上英利是做什么的?”许多球迷问这样一个问题,“英利”也因此一夜成名。
6月16日晚,西班牙对瑞士的比赛开场后,“中国英利”的汉字就出现在镜头中,球迷称,6月11日世界杯开幕不久,就有英利广告出现在赛场,这四个汉字的滚动广告有时会被“YINGLI SOLAR”字样代替。
64场比赛,每场仅8分钟的“露面”,预计达2亿元左右的赞助费,赛场上的“中国英利”字样,一个字价值5000万元!但有关人士表示,通过赞助世界杯,英利集团的营销效果已经显现。自从今年3月份高调宣布中标世界杯广告之后,英利在行业外的知名度就开始攀升。6月11日即世界杯刚开幕不久,当英利的广告出现在赛场时,某搜索引擎的“用户关注度”统计显示,“英利”二字的关注度同比前一日大幅升高了425%,英利的官方网站单日点击量超过一万次。
无独有偶,这次为世界杯带去中国品牌而非产品的除英利外,还有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去年12月7日,哈尔滨啤酒正式成为2010 FIFA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正式成为2010 FIFA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官方指定啤酒。
据悉,收购哈尔滨啤酒的外资百威英博啤酒集团获得了南非世界杯官方会徽的使用权,用于推广和宣传以“FIFA世界杯”为主题的大型市场活动,根据赞助协议,由于“哈尔滨啤酒”是其旗下子品牌,同样获得了南非世界杯官方会徽的使用权。
哈尔滨啤酒在百威强大后盾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营销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欲使“哈啤”深入人心。
市场的考验
“英利”品牌在世界杯上的亮相,肯定会加深终端消费者的印象,有利于公司的业务拓展。
当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世界杯赞助商时,社会上也发出这样的疑问:“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的光伏企业想靠足球干什么?”
有专家指出,世界杯的受众主要是普通观众,而赞助商也一直以可口可乐、麦当劳、百威、索尼这些消费品品牌为主,像英利这样面对企业销售的品牌,世界杯是否能给它带来实际的销售额,推广效果并不一定明显。
“增加曝光率,对于刚刚跨出国门的光伏企业,以及英利能源在开展业务时的品牌形象或许能有所帮助。”英利坚持认为,“英利”品牌在世界杯上的亮相,肯定会加深终端消费者的印象,有利于公司的业务拓展。
一夜成名的“英利式营销”也受到质疑,特别是其产品并非快速消费品,却采取类似可口可乐、麦当劳的营销方式是否恰当?英利赞助世界杯的做法值得商榷。“作为一家非大众消费品公司,花巨资做这样的赞助,我个人认为没太大必要。”英利营销对于消费市场上带来的刺激十分有限,“这个只能停留在注意力上,我不觉得对消费市场有促进。”但他同时也认为,英利的“眼球效应”应当是达到了。“不可否认,绿色能源产业亮相世界杯赛场,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争议不只在于“英利”,还有哈尔滨啤酒。 “哈啤”目的若在于国际市场,则效果将并不明显,毕竟与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相比,“哈啤”知名度小,且在实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国际化进程并非易事。尽管从企业的发展而言,“哈啤”仍有走向国际化的需要。
“但是,从国内市场而言,‘哈啤’此举有利于拓展国内市场。”在鲜少出现中国企业的世界杯球场上,“哈啤”的出现肯定给我国球迷一定的亲切感,借助世界杯增加其在国内的销量不失为一种有利的营销手段。
事实上,百威英博此举意图并非国际市场。百威英博企业事务部总监郭彦宏日前表示,“哈啤”世界杯营销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哈尔滨啤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地位,二是借力世界杯拉升哈尔滨啤酒的销量。
这样的目标能否实现?上海容纳咨询首席咨询师喻祥认为,评-全球品牌网-价哈尔滨啤酒大举在南非世界杯投放国际广告,期待“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方法,需要看它的整体战略布局是怎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先建渠道,然后再大规模投放广告,来实现“动销”;而哈尔滨啤酒的做法显然是广告先行或者传播先行,或者说是首先通过广告来吸引经销商,实现渠道方面战略布局,同时再以广告来实现“动销”,从这个角度讲,“哈啤”的做法也无可非议。
对百威英博而言,既能利用百威自身品牌在我国中高端啤酒市场进行拓展,又能通过资本市场控股本土品牌,如百威旗下的“哈啤”、“金龙泉”等,开拓我国啤酒中低端市场;而对于“哈啤”而言,成为百威旗下品牌,可以依靠百威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品牌理念、丰富的品牌运作经验,加强企业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建设,树立并提升品牌形象。
而这,谁说了都不算,市场才是真正的裁判!
请给自主品牌多些鼓励
“单个品牌的影响力还有限,中国需要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品牌集群。”
具有人类的第一影响力的世界杯,不少企业通过这个舞台的推广成功走向世界:可可可乐、维萨信用卡、肯德基、麦当娜等世界著名品牌都是多年与世界杯紧密合作,通过体育营销的聚合核变传播效益,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将事业迅速营销到世界各国,并获到各种文化背景,各种肤色、民族的认可,这就是体育营销的魅力所在,其他传播效应无法比拟和难以企及的。可见,中国企业在逐渐壮大时,如果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不能错过世界杯这样的舞台。他们要走向世界,就需要获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应,这是一个传播多元和二次影响力的过程,在多年以后,多次影响力依然存在,深入人心。在世界杯举办期间,了解英利的人与日俱增,如此“突然”地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低调,措手不及的一鸣惊人,不少人投来关注的目光,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英利究竟是干啥的,可见其品牌影响力剧增。最为直接的是英利最近应接不暇,来采访的媒体突然增加很多,销售商也增加了,业务好做了。在未来的岁月里,英利将收获远远大于2亿元的收获。
上一条: 《嘀嘀叭叭早上好》靠什么年挣1500万元
下一条: 企业要如何应对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