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企业的外部咨询

网络对答整理



如何看待外部咨询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每个人看自己从事的工作、服务的企业,都仿佛是在看待自己儿子一样,欣赏是首要的,即便是发觉问题也有投鼠忌器的感觉,生怕伤筋动骨,欣赏往往是我们严重的白内障,模糊了很多判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拿掉它,需要勇气,做不到呢?不妨将自己的企业交给一个跟自己企业不太相关的朋友或者机构进行校审。就如同ISO体系一样,运用好了这个工具和机构,你就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它,不要任何一个小脓疖发展成肿瘤。



  一位读了我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之后,对我有些看法,现将他的看法贴出来:



  那位朋友说:楼主写的东西不能说不好但是也不能说很棒,我只是有两个问题尚有疑问:1、楼主似乎对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显得很抵触,把姿态摆的很高。所以我纳闷一个深谙企业管理之道的为何用这样的态度面对大家的争论?2、企业管理已经有很多牛人的研究和理论,比如KPI……。而楼主的文章的很多内容一直围绕某一产品的技术改革或者正确的研发思路展开。于是我困惑,正如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品控等的关系。企业管理的概念很大,而产品研发思路的概念却更加具体。似乎不能将技术研发的管理或者思路的讨论定性为企业管理的优劣指标。而且我认为产品研发更多的是企业战略层面的东西。 



  也许他并不了解我的良苦用心,说句心里话,我不能不佩服他,读过很多的书,包括各个层面上的,而且也有些自己的心得,但是凭我的感觉,他也是一个处于一个正在想从事管理方面工作的朋友,尚在找寻这样工作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针对这样的朋友给予一定的指引。



  我对此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回答,



  谢谢你提出的观点。



  但是,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该行业的特质,比如干混砂浆行业、腻子粉行业等等,如果你仅仅从管理层面来讲或者其他层面说的话,也许你仅仅关注的是理论方面的东西,可以这么简单地说吧,企业战略层面的东西是写给人看的,而不是实际操作或者说实际操作不算是很强的东西。宏大的东西难道就适合本公司吗?非也。任何一个方案的设计和设定,不太需要高瞻远瞩,而需要直接的面对。很多企业遇到的也仅仅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不应该是全部的,也就是说,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或者企业,你赞同吧?我们写书的目的不是宣导某种长篇巨著,而是能够应时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以这么说吧,我要是接到一个案子(帮助企业解决某个问题),首先不是要多企业进行颠覆,而是合宜的整改,只有不对了,才会找到你。



  你要认真地研读我写的很多东西,这里面从各个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有,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开发,如何将产品卖点给鲜明地表达出来,比如如何将市场推广与有效的市场运作方案相结合等等。



  这多东西,你说,哪一个不是切中企业要害,不过是有些企业需要的东西不同罢了。



  你以为自己懂得很多,有自信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也不能因为自己长得很英俊就否定全世界能够映照你缺憾的镜子的有效性吧?



  所以,镜子的存在不是为了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帮助你发现你未曾看到的部分,然后对照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就够了,你想得到所有的答案,想得到更专业、甚至更专家的建言。未必有点太奢望,每天三省吾身,有镜子的存在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不是吗?



  对了,你对我对所有的建议有所漠视感到不解,请原谅。这并不是我要回答你的,关键是,有没有诚心,是我考核的重要内容,我有没有时间回答所有的问题呢?实际上我并没有。





  我在我的回复中已经讲到了这点。因为我手中的“案子”太多。



  已经给很多企业进行相应的服务,我也不能太多透露我服务的内容,因为我在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就签有合约,不能太多透露服务企业的相关细节,包括企业名称、方案细节、解决程度等等。



  还有就是,很多人也不过是对一些根本不是很重要的内容进行无指向的提问,对这样的回答,我不能一一回复,因为,帮助人是我最喜欢做的。但是,帮助也要找愿意接受我帮助的人。



  我要对那些愿意接受帮助人负责。解放全人类是口号,要解放的首先是能够接受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群吧?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再一次请那些没有得到我认真回答的朋友们原谅,也许我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一般都按照不是诚心请教处理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帮助几个企业进行企业再造方面的工作。



  说句心里话,这样的工作其实应该更早一些时候进行的,很多人往往是要到了危难时刻才想到寻求外部帮助,我记得魏惠文王跟扁鹊有过一次对话。我用现代版的语言进行一次复述:



  魏惠文王对扁鹊说:听说你们家里兄弟三人都是医术高超之人。你能不能告诉我,谁的水平最高。



  扁鹊:我大哥第一、二哥第二,我的医术在其中最差。



  文王:啊,可是你的名气最大呀?



  扁鹊:是呀。



  文王:为什么?



  扁鹊:我大哥往往能够发现人即将得病之前的有些症候,也就是说,在人亚健康的时候,就进行有效调理,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回复到自然健康状态。顶多让人觉得是一个保健医生。我二哥在人得小病的时候,及时发现,就能及时找到正确的方法诊治,根本不会让人觉察到自己很痛苦的时候,就让他进入健康状态了。我呢?一般是大病的时候,才会想到我,而我有时候就能解决重大的疑难病症。给人感觉就像住院部的主治大夫。



  文王:这样呀。



  这个故事其实也告诉我们,当人得大病的时候,往往才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这个时候,身体的抵抗机能是十分虚弱的,能够购买或者请到高手诊治的条件往往也是东挪西借过来的,指望着妙手回春。但是,重病不仅仅是输氧、强心针能解决的。也需要调理,要不然会耗散真元。企业不也是一样吗?



  其实,多一个来自其他朋友的眼光来感触、体验、分析你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比如,产品组成、产品设计问题,企业管理,企业存在的人事纠结问题;营销方向的把握,营销策略的不清晰不精准等等问题。不管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



  但是很多人往往因为自己一直身处其中,并未真正有勇气或者有跳出企业过分溺爱(自己的儿子嘛)的感受去领悟,自然,也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是感觉到了,也很难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往往会用都是自己人,都是曾经患难的弟兄而得过且过。往往这个时候就是重大病症发亏之源。



  所以,企业一定要随时引进外部的人员进行有效识别、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让企业永远处于健康状态,或者经常进行有效体检,保证重大危险的发生不是更好吗?



  企业学校,对企业进行有效咨询、评判、随时体检是必须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不存在问题,但是只要企业能够随时进行有效的自检、随时校正前行的方向。这样就能保证企业健康有效地向前行进! 

上一条: 人力资源:从喜儿嫁给黄世仁谈劳资关系

下一条: 净水企业需要破解人力资源建设难题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