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定命运。结果与行为,因果关联。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2007年以前,学习型组织咨询服务给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带来了发展的生机。然而,随咨询机构为企业设计或策划的“学习型组织”成果,始终难以落地、产生效应,从而导致了“学习型组织”咨询市场的缩水,现今已差不多听不到“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声音了。当今知识信息发展一日千里,提升企业的学习力正是保持企业恒久竞争优势的要领。企业肯定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但为什么学习型组织咨询市场荡然无存了呢?据说“学习型组织”咨询的市场是因咨询机构的“空降成果”,始终在企业里着不了陆而销声匿迹的。那么,企业文化咨询业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相通互融,紧密相连,均是企业界新引进的管理思想。众多咨询机构只为了自身利益,忽略了客户利益,而是按自我思维为企业策划文化体系,始终未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全力协助客户解决企业文化落地问题,导致了企业仅把所设计的文化理念当成墙壁的饰品,从来未尝到文化体系为企业所带来的“甜味”。因此,企业文化咨询业的明天,或许会如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咨询市场一样,悄悄缩水。具体理由如下:
一、咨询机构缺乏责任心。很多企业文化咨询机构,为了谋求利益,很少顾及客户的利益。经常在接到企业文化咨询业务时,才临时招聘人马,组建咨询项目组,迅速派驻企业展开文化咨询活动。如此这样,咨询人员既缺乏实战经验,又缺乏专业知识和咨询技能。然而,在咨询过程中又把很多简单工作复杂化,企图以次让客户感觉到咨询活动很复杂,咨询费用不好拿。每当临近项目交接了,又开始在网上、书籍、报刊等收集词句,为企业凑齐理念条目。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咨询成果”,显然不利于客户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咨询机构缺乏创新和务实精神。咨询机构在企业文化咨询过程中,几乎都在套用旧思维、老模板,很少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因为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就重蹈旧路,按部就班原先的咨询模式和方法。模式决定结果。模式不创新,就不能得到创新的结果。然而,务实精神的缺乏,致使他们套用其他企业的理念内容,而不是全方位地立足客户实际,认真地挖掘、总结和提炼客户现有的优秀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客户特色的文化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咨询成果,总是在真实的调研、诊断和分析及总结、挖掘与提炼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务实的精神,就实现不了文化理念的准确定位。
三、咨询成果与企业实际脱节。企业文化自企业创立即存在,它的建设不能采取“革命”方式,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很多咨询机构,在为企业做文化咨询的过程中,光顾着为企业补充新的文化元素,而忽略了去挖掘企业早已存在的优秀文化基因和高度总结企业家文化基因。其实,这种做法就等于把企业文化的“根”给予割除了。没有了“根”,企业文化就不能“萌芽”,甚至会日渐死去。按道理说,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发扬企业的优秀文化传统,摒弃企业的劣质文化,或促进优质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或强势文化,使得这种强势文化不断地深植、不断边缘化劣质文化。相反,若不顾及企业的传统,而大量地输入咨询师文化,这是相当危险的,不仅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途流产,而且会导致企业因价值分离而分裂。
四、咨询机构忽视文化落地问题。企业文化是意识范畴。一种意识的东西转化为一种智力生产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咨询成果贴近企业实际,但在解决企业文化落地问题方面,还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如果咨询机构在为企业形成咨询成果之后,没有在企业文化宣贯落实上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这个咨询成果只是企业用于装饰内部办公环境的饰品而已。然而,这些咨询成果落不了地,企业就品尝不到企业文化的“甜头”;尝不到“甜头”,就会归因为企业文化咨询没有价值和意义。这也就会给企业文化咨询业造成“污点”。
五、企业领导重视力度不足。或许出于产权因素,很多企业领导只把企业文化咨询成果看为一项业绩,在宣贯落实上非但没有亲历亲为,以身示范,而且为了追逐个人业绩,因企业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咨询成果难以推广和落地。咨询成果没有落地,那么,整个咨询活动不仅是失败的,而且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咨询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咨询机构不大力帮助企业解决文化落地问题,企业文化咨询业在不久将来就会销声匿迹。或者说哪个咨询机构放眼长远,真正为企业解决文化落地问题,那么,它就会迎来新的飞跃。
上一条: 绩效管理为何在国企“水土不服”
下一条: 管理向左,ERP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