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县玩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分布
作为我县的优势传统产品,玩具行业在全县的出口创汇及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县共有毛绒玩具生产厂家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8家,出口创汇企业4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投资额9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杨坡、界湖、葛沟、岸堤等乡镇。除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外,还有大量的无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长年为青岛等地的大型玩具企业加工、供货,在本县各自围绕三和、中泰、发源等核心企业,生产、销售或在原材料、半成品供应等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专业化分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如同一家大工厂。现从业人员约1.3万人,年产各类玩具160多万打,年销售收入2.4亿元,实现利税2400万元。年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约占全县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产品销往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县支柱工业之一,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我县玩具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增效不明显,为玩具产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二是企业创品牌意识淡薄。目前我县企业均为贴牌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除三和玩具有限公司、中泰玩具有限公司、发源玩具有限公司外,大多企业无研发机构。三是企业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不高,产业工人大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也大多为高中文化水平,而且时有缺工现象。四是企业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企业集聚虽多,却缺乏相互的合作联系与沟通,无形中削弱了我县玩具的整体竞争力。五是随着国际贸易壁垒和摩擦的加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出口风险不断加大,对玩具生产企业的管理及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六是市场单一,我县玩具企业的产品全部直接或间接出口到国外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发。
二、发展前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商纷纷在沿海地区设立玩具厂家,为拉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在用工、管理费用等方面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向内地转移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我县玩具产业基础和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吸引力。2008年,预计我县玩具生产厂家将达到42家,出口创汇企业6家,吸纳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年产各类玩具220多万打,年销售收入3亿元,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
三、工作意见
面对广阔的产业前景,以及鲁南经济带建立的大好时机,我县的玩具业下步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成立专业招商队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在土地、用工、税收、境内外展洽活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吸引在我县落户。成立沂南县玩具协会,规范企业行为、提供行业咨询,提高我县玩具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是加强对外联络,实现玩具产业的新跨越。积极参加境内外展洽及各种研讨交流活动,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大企业、跨国公司到我县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结合,推动优势互补,注重市场调研和预测,跟进产业发展趋势,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种境内外展洽会,广泛接触客商,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特别是在申请广交会摊位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大力扶持有实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改变目前我县玩具企业小而全的现状,以大公司为根基,成立集团化公司,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以三和玩具等企业为支点,丰富玩具的上下游配套,进行功能分工,产业分流,产品培育,建立起最具竞争力的玩具产业集聚区,提升企业规模集聚效益。力求在3-5年内培育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3家,超三百万美元的5家,壮大产业整体规模。
四是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快创品牌步伐。加快玩具与高新技术结合,赋予长毛绒玩具新的内涵,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一些特殊功能的毛绒玩具。加快技术共享,逐步摆脱贴牌加工,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我县玩具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是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构建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大量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人员。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造。
上一条: 企业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