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势力

巨头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如果坏消息接踵而至,那只可能说明一件事情:好日子到头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手机巨头们正在尝到走背运的滋味。研究公司dataquest的统计显示,2000年全球手机销量达到了4.127亿支,较上年增长了45.5%。但可惜名列第二、第三手机大厂的摩托罗拉和爱立信都没有从繁荣中分享到什么好处。恰恰相反,两家手机部门的亏损不但未如预期般减小,反而逐季扩大。

财务报表显示,尽管摩托罗拉第四季营收出现成长,但毛利率却由第三季的16%恶化至第四季的负10.7%。爱立信手机部门情况更糟,去年第二季开始出现亏损,第四季手机毛利率更恶化至负74%,几乎等于卖一支赔掉一支。

接下来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该公司甘昌品牌受损的风险,决定将所有制造外包给OEM大厂Flextronics,爱立信相信今年第四季将可见到这一调整的成效,不过市场对它的乐观预期多表怀疑。摩托罗拉紧随其后,也将在今年关闭其全球55家工厂中的4座,裁减1%的移动电话部门员工,生产力量全部转向亚洲和墨西哥。另一家CDMA领域的“大佬”高通公司,在去年12月底,就干脆地把手机制造业务都出售给了日本的京瓷公司。

排名第一的诺基亚根本没有心思为对手的失败举杯庆祝。尽管其去年每季手机营收、获利均呈现成长,毛利率并维持在二成水准,下半年市场占有率更顺利超过三成,表现还算合格。但却阻止不了整个行业对前景的恐慌,因为增长似乎已经到了尽头。

岁末年初,三大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作出保守预测,认为今年手机销量将在5.25亿-5.75亿之间,成长率下降为30%左右。谁知言犹在耳,美国经济衰退的阴影已到脚边,保守进一步发展成为悲观。

独立研究机构和投资银行的报告恐怕更让人不开心。许多分析师预期,2001年手机销售仅为4.5亿支,高盛的预估也从年初的5亿支下调为4.6亿支,增长率仅为10%左右—与2000年的45%的增长率形成极大反差。通讯设备制造业者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正在于其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想象空间。一旦这种空间被夯实,也就意味着行业已进入低速增长的瓶颈期,冷遇将不可避免。

看在3G的面子上,高盛仅仅调低了几家通讯设备大厂的投资评等,不过表现最好的诺基亚也由“建议投资”降为“建议买进”。而美林也将诺基亚、爱立信和阿尔卡特的今年获利预估下调。无奈市场甚至对3G的未来都满怀狐疑,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厂商的股票统统阴跌不止。

在3G“钱景”还需要耐心等待的时候,风光无限的手机巨头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市场的凉意。手机变脸—消费者重塑市场形态

2月20日,法国夏纳,移动通讯业界的年度大展GSM World Congress在此开幕。技术不是主角。

被市场看作回春灵丹的GPRS手机普遍难产,另一项热点蓝牙仍未“露芽”。据称,多数手机厂商开发的GPRS手机软件互通性部分卡壳,以及蓝牙模块价格、体积上仍未达到一定水准。因此,不论是GPRS手机还是内建、外接蓝牙的产品,在今年的展览会场中都不多见。倒是结合了各种新旧科技的应用服务,成为会场“焦点”。众厂家主打的是依托互联网的MP3、MMS(多媒体短信息)、线上游戏、寻址信息服务等等。

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消费者的力量正在重塑手机市场的形态。高盛的分析师Rajeev Gupta认为,“手机已经逐渐成为电子消费品,占领细分市场,开发个性化的服务至关重要。”

诺基亚的报告指出,从今年起换机市场就将超过新购市场。爱立信移动通讯的执行副总裁Anders Torstensson透露,目前市场上低档手机的销量占据了总量的七八成。当手机从数万元的高端移动通信工具一步步变成廉价的大众电子消费产品,旧的游戏规则也就到了被摒弃的时候。

上一条: 柯德川能否领导爱立信称霸3G?

下一条: 幸福斗士雷石东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