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之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一句诗,写出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安居的渴望,也令房价爆涨对今人正常生活冲击之痛刻骨铭心。



  “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中国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也是改革能得到人民认可和接收的响亮口号。2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下城镇建设的迅猛推进,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员也津津乐道于面貌大变下政绩的“显赫”,GDP、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成为考核官员政绩并决定其仕途命运的重要指标。在这种官商联体、物质刺激和行政激励三位合一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房地产业,注定具有商家与政府利益命运共生的特征。



  一方面,市场化改革调动了商家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市场的供给方显得极为活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相比,福利分房一统天下的制度被打破,房子越盖越大,越盖越豪华,“广厦”不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这些变化,无疑是市场化之功。



  而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已成为中国经济“软肋”,市场的需求方似乎相当被动。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只要在发生交易的时候“签字画押”就行。房价的决定更与消费者无关,开放商要价多少,他们就只能掏多少银子。为了一套住房,大多数消费者必须花掉全部积蓄,然后向父母兄弟、亲戚朋友四处借贷。“花掉了子女的抚养钱,再搭上父母的养老钱”,这种透支未来的消费方式,对年轻的购房者来说,确实是普遍的无奈和悲哀。面对这样的市场,他们只有恐惧不安,望楼兴叹。



  这是什么样市场?用经济学理论似乎很难套上经典的市场类型,哪一种都不符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有特征。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非理性的,市场之手已经发挥不了价格的自我调节作用,用一句常用的经济名词,就是市场失灵。



  2005年上半年以来,针对房价问题,社会上进行了激烈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喧嚣一时。学者、开放商、甚至政府官员都纷纷卷入,房地产一时成为令人瞩目焦点问题。2005年5月27日,国务院研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提出控制房价上张势头,并驳斥为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依据的“地荒说”。事与愿违,仅仅才过了一年,“新政”就在一个奇特的市场面前功效倍减,现在,仅北京的楼盘价格上涨幅度就超过过去任何时候。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事实上,房价就是在嘈杂的“争论”中自我膨胀的,形成“你争你的,我涨我的”这一奇异格局。



  对症下才能下药,现在的楼市之病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问题,政府的调控手段往往在地方政府的消极抵抗下显得软弱无力,基于行政垄断的资源垄断才是症结所在。现在,房价是否应当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伪问题,现象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住房模式的合理性,以维护居民最基本的居住权。







  瓜分与掠夺式的住房发展模式 必须叫停!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矛盾的中国。一方面,GDP增长速度列全球之冠,政府财政收入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也已经越过了1000美元大关;另一方面,普通百姓的幸福并没有和GDP的增长速度同步上升,相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风险继续上升。其中一个根源,就是相对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私人产品的丰富乃至过剩,公共产品的短缺已成为当前大众“不幸福”的根源。



  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关心民生,锐意创新,在发展理念上力图纠正以往偏差,已经从强调GDP增长转向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追求,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了对和谐社会乃至政治文明的追求。但是,这一转型是痛苦的,并且要受到旧的惯性的束缚。其中尤为触目的,是眼睛只盯着GDP增长所形成的扭曲、畸形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依然存留,业已成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时代的一道疮疤,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及政治文明的一大阻碍。



  权力与资本结盟,房地产模式已成病态



  事实上,只要睁开眼睛,就不难发现,由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缺陷,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所谓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演化成了权力与资本结盟瓜分公共土地资产以及掠夺居民存款的工具,房地产在中国事实上成了一架不断制造贫富差距、不断制造社会不和谐的病态的机器。



  这样一场瓜分与掠夺的运动,在中国社会早已名声狼籍,如果不能及时叫停,转变发展模式,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危及社会安宁,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反思中国住房发展的历程,必须看到其与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背离。



  中国房地产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是1998年国务院出台23号文件,大力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但其目的却是通过房地产的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应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增长压力。或者更直白地说,所谓的住房市场化改革一开始就是政府机会主义的产物,并非致力于解决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安居问题。2003年6月份,央行,为了宏观经济调控,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又出台了121号文件,这个政策的取向是防范经济泡沫,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保障经济增长。即便如此,为了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务院随后又出台了18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房地产的发展。因此,很显然,房地产在中国发展的从始至终,增长导向几乎都是唯一的要旨,而民生取向以及政府在百姓安居中所要扮演的重要公共角色则长期被搁置、被淡漠乃至被遗弃。



  本来,住房市场化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市场化更好地解决一部分民众(主要是富裕阶层)的住房需求问题,与此同时,其他人群(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应该在公共方案中一并考虑。但中国的住房发展却只考虑了通过市场化来分流百姓的储蓄存款,以此启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并没有将民生纳入到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在体制上保证这一方向的实现。



  市场转型迅速,政府转型异常缓慢



  如果说房地产发展过去以来在总的政策导向上存在着偏差的话,那么,这种偏差的发展理念在现实中就走得更远了。在中国的不同地方和城市,“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提法被地方政府奉为至宝,推至极致并演变成畸形的增长模式。这里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地方官员要依赖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政绩打造的利器(目前全国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高达18%,一些地方房地产投资占其总投资的比重高达55%以上);其二,是因为房价上涨是政府地价上涨的前提,地方政府可借助房地产泡沫增加手中的可支配资源。这两者都使得地方政府有极强的让房地产“市场化:并不惜手段帮助开发商提高房价的积极性,而权力与资本的结盟最终使得房地产脱离了“居住”供应的性质,演化成利益集团寻租的“工具”。



  本来,中国的住房货币化就是要改变住房的分配方式,却不应该全盘否定住房福利,因为福利分房作为一种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是市场经济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然而,遗憾的是,在实行货币化分配过程中,政府为了给房地产商创造需求,总是迫不及待地将福利分房者们赶到了市场上去,却一贯疏于对低收入大众群体的住房保障。迄今为止,各级政府所采取的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经济适用房等公共住房保障方面的政策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包括英国、美国、瑞典、新加坡等不同类型的国家,都能按照住房“供应-分配(公平)”的二元目标,或按“市场-救济型”或按“市场--福利型”的政策导向来保障“居者有其屋”,不仅如此,不少国家甚至把公民享有住房的权利写入了宪法。然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非常不应该地忽视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最重要的职责。



  说到底,在中国住房发展中,市场的转型是迅速的,政府的转型却是缓慢的;通过市场化掏老百姓的口袋来拉动经济增长是积极的,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应来保障民生是被动的和消极的。这使得中国的房地产整体发展典型地演变成了温家宝总理多次讲到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跛足发展的局面。



  房价:利益博弈下的伪问题



  从最新的房地产调控看,“新国六条”虽然涵盖了税收、信贷、土地、供应、市场、结构乃至信息,大体称得上全面、完善而稳妥,并且将以往的“增加与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为主、建设廉租房为辅”改为了加快廉租房的建设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提法,显示出中央政府对住房供给体系的修正,管理重心要更多向买不起房的低收入家庭转移和过渡。但是,“新国六条”仍然强调了房地产的重要产业支柱的地位,强调了房地产的问题只是局部市场的问题,并且没有涉及到根本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料,中央的看得见的手势必还将受到多只看得见的小手的掣肘,地方与中央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博弈仍将象上一轮调控中那样上演。



  其实,在中国畸形的增长模式下,房价具有自动升温的趋势,已非中央一家所能主导。更关键的是,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其实并不在房价,房价调控的成功也不等于住房矛盾的解决。就算房价稳住了,围绕着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将继续积累,乃至一发不可收拾,引爆经济与社会危机。



  显然,如果政府不能从“经济增长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如果增长永远是积极政府第一位的关注对象,民生的考虑却被忽视,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就会越来越变形、变态,越来越远离公众,成为公众痛苦一大伤口。显然,如果不及时叫停旧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形成的利益集团,就可以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瓜分中国迄今为止最庞大的一笔资产(全部土地资产远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也高于股市市值,甚至高于全部居民本外币存款)并借机掠夺居民一生的储蓄存款。



  到了叫停住房模式的时刻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必须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房价调控和房地产调控,必须回到根本的增长模式的问题上来。中央和国务院要超越房地产调控,适时转向重构中国住房发展的游戏规则,果断叫停当前以城市化和市场化为名的瓜分土地资产和掠夺居民储蓄存款的运动!



  必须警省,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没有高效率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社会公正,但是没有社会公正,经济效率也不可能长久维持,经济增长甚至会在社会危机暴发的火山口上一朝断送。



  虽然还有许多学者仍在基于善良天性及市场的空想讨论住房的细枝末节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地付出努力调控房价,然而事实上,我们一直忽视了,在中国,房子和土地,原始资金的积累和社会机会的抢占,从一开始就是在非市场、非合理、非人性甚至有悖伦理和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并不能用简单的经济学教科书去生搬硬套;我们也忽视了,即便房价合理,如果瓜分和掠夺的游戏不结束,中国住房的矛盾就会越积越深,最终达致爆发的地步!



  显然,政府必须在房地产发展上真正从“经济增长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如果增长永远是积极政府第一位的关注对象,民生的考虑却被忽视,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就会越来越变形,越来越远离公众,并且房地产调控的成果也无法从机制上得到保证。

上一条: 阿拉伯国家如果没有石油优势

下一条: 中国崛起的背面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