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是现任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的退休日,离开工作了45年的汇丰银行,但这位65岁的老人还不想就此颐养天年——
汇丰的庞约翰时代
1998年,当庞约翰接过前任浦伟士的接力棒,担任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时,他面临的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状况。汇丰集团也因此盈利下降、成长空间萎缩。在这样的情况下,庞约翰提出了在全球收购扩张的“五年计划”,并提出五年内股东总回报“翻一番”的管理目标。当时,这样的目标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是庞约翰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想法,在他的计划中,汇丰控股的策略是通过选择性的并购去补足业务的自然增长。由于汇丰从香港起步,所属机构分布不合理,未能摆脱区域银行的现状,汇丰试图通过并购,将这些区域银行整合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银行集团。果然,在几年之内,汇丰表现出了无比惊人的“好胃口”。
庞约翰做成的第一笔大买卖是2000年汇丰收购美国利宝集团,通过这笔总价约为103亿美元的并购,汇丰获得了3万个主要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际客户,客户资金总计达565亿美元,同时汇丰也将纽约州第三大分行网络和200多万服务客户揽入怀中。汇丰在美国的根基从此也稳固下来。三年后,汇丰卷土重来,以148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消费信贷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
此外,在庞约翰的主持下,汇丰还先后以77亿美元收购美国RNYC银行;以110亿美元收购法国的CCF银行;以19亿美元入股墨西哥的Grupo Financiero Bital及2003年以13亿美元收购百慕达银行,以1262万美元买下管理245亿美元资产的韩国AMTeK资产管理公司。
2003年年末,庞约翰自豪地宣布,汇丰在1998年所定的五年计划已经完成,集团市值由1998年的700亿美元翻了一番,达到1620亿美元;客户亦由1300万名上升至1亿名。与1999年1月比较,截至2003年11月21日,汇丰银行的总股东回报已达209%。
正当汇丰的全球收购业务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庞约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在亲自制定的2004至2008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写道:“未来几年,汇丰控股再无意对外进行大规模收购行动,特别是50亿美元之上的并购,但会考虑50亿美元以下中小型并购。”在庞约翰的新计划中,汇丰控股集团的发展重心由资产扩张转到重点业务提升,以及提升业务竞争力的“整体增长”。对此,分析师们的评价是:汇丰大规模的并购时代已经结束,开始走上一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之路。 根据汇丰公布的最新年报资料显示,2005年,汇丰税前利润上升了11%,达到209.66亿美元,成为英国首次年利润突破200亿美元的金融企业和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因为在银行界的杰出贡献,庞约翰于1999年英女王寿辰日被册封为爵士,并数次成为《银行家》、《商业周刊》等世界著名商业杂志的封面人物。
然而,这位国际金融界的传奇人物此前的汇丰之路却异常平实。上学时,庞约翰没能通过O级数学考试和牛津大学入学考试,他的母亲甚至一度担心他太害羞找不到工作。1961年,19岁的庞约翰从利物浦乘船来到香港,走入汇丰银行的大门,一干就是45年。他在汇丰的第一项工作是在进出口部给票据盖章,在此后30多年时间里,庞约翰一直转战于汇丰在亚洲、美国、英国各地机构。
直到20世纪80年代,因成功救活海丰银行,庞约翰的才能开始受到赏识。庞约翰1988年当选为汇丰银行的执行董事;1990年调往香港,负责整个汇丰集团商业银行业务;1991年出任汇丰集团全资子公司——美国汇丰银行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从1993年起,担任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并于1998年5月29日出任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
苏格兰商人的中国情结
庞约翰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含蓄而严谨。他温文尔雅、言辞温和、行事低调,但在精明冷静中又富有激情。出现在大多数公开场合时,庞约翰的行头一般是白领条子纹衬衫,深色西装,剪裁样式是收腰及后幅两边开叉。
上一条: 洪晃——本人更比杂志火
下一条: 调薪时刻如何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