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至今仍是众多知名钟表品牌的总部所在地
欧洲小国:
钟表发展独步全球
瑞士的钟表业起源于以日内瓦为中心的法、瑞边境的侏罗山谷山脉,以及盆地间的小村、城镇中,早在15世纪,日内瓦的珠宝匠和金匠便开始制造起钟表。光是在钟表谷方圆20公里内,就有约莫百家的钟表工厂,至今制造钟表虽已逐步仰赖计算机程序设计制作,但有某些精密制程还是只能靠工匠熟练精细的手工技术完成。工厂里制作一件精品通常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经由手工完成,来到工厂,总能看见钟表师傅两眼专注、双手灵巧地使用古老制法完成精密的计时仪器,也能感受到这群人细心守护瑞士钟表业的用心。
1601年1月20日,日内瓦当局正式批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钟表行业公会,当时的日内瓦大约只有300多个钟表技工,年产钟表约5000只;但到了19世纪中叶,日内瓦不仅成为全瑞士钟表制造中心,而且还是全欧洲同行的领袖。
日内瓦依靠钟表业兴旺发达的经验,启发了侏罗山脉深处的农夫、牧民,他们也开始转业造起了齿轮、弹簧、发条等零件。当地一些青年不惜花费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前往日内瓦等城市学习,再返回家乡开设自己的手工作坊,他们互相分工合作,立志造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零件,装配出最复杂、精密的钟表。
至今,最重大的世界钟表盛事均集中于瑞士,每年春天举办的日内瓦钟表大展(SIHH)和巴塞尔国际钟表大展(Basel Fair),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领域人士参展,而各钟表品牌也会选在此时,发表年度新表款,成为全球表迷的关注焦点。
瑞士的钟表,代表着精确的机械结构与超高质量,瑞士制表业产出产量占全球手表生产总量的16%,总产值则高达57%。从繁复多功能的机械表到华丽精致的珠宝表,瑞士都是独步全球。
力抗美日夹杀:
钟表王国永不败
瑞士钟表业独霸全球一两百年之久,至今仍是世界同行的头把交椅。但瑞士其实也曾两次面临重大挑战,甚至一度让瑞士钟表产业陷入绝大危机中。
第一次的大考验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随着工业革命的盛行,美国人发明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风靡全球,当时看来,似乎只有美式大工厂才能赚取足够利润而生存下来,其他小规模工厂都只有等着被淘汰的命运。但瑞士钟表小作坊最终还是找到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当地透过机芯、表带、表壳等专业零件公司的统一设计和大量生产,从而使钟表昂贵的价值降到一般消费者能承受的价位,再加上瑞士技艺高超的工匠和风格独特的小型钟表厂,把买来的零件自行加工改装,订制成特别零件,这样瑞士钟表业就能和那些名表和谐并存。而以大量生产而占尽市场优势的美国产手表,则因缺乏多元化价位产品的支撑,在二次大战后,于市场上销声匿迹。
70年代,瑞士的钟表王国地位再次受到动摇,日本钟表业以创新科技推出低价电子表席卷市场,如星辰(Citizen)、精工(Seiko)、卡西欧(Casio)等日本品牌迅速在钟表界崛起。不到10年的时间,瑞士钟表业全球的市占率由43%大幅滑落至15%以下。
日本在生产制造、经销通路部署、品牌形象建立和营销手法等都有全然革新,相对欧洲钟表业却显得保守、缺乏新思维与行动力。日本的来势汹汹,让瑞士几乎招架不住,1983年,两家瑞士最大的钟表公司ASUAG和SSIH濒临破产边缘,直到它们求助于欧洲知名工程顾问公司负责人尼可拉斯·海耶克后才出现转机。
为了重振瑞士钟表业,海耶克结合一群投资人以1.5亿瑞土法郎,买下了ASUAG和SSIH两家公司51%的股份,将两家公司合并为SMH集团(后改名为Swatch Group Inc.),并且立即进行大幅的改革。
由于日本表比瑞士表售价低五至七成,海耶克为防止日本厂商坐大低价市场,进而入侵高级表战场,首先推出创新的低价品牌Swatch表,以塑料为材质的Swatch表,把手表零件由一般的155个减至51个,制造成本因而降低至10%以下,首批Swatch表售价不过60瑞士法郎。
而为打响Swatch的知名度,海耶克的工作小组设计出1只500尺长的巨型Swatch表挂在法兰克福最高的摩天大楼上,迅速造成轰动。Swatch更不断推出各式设计新颖的表款,还有各种限量销售的特制纪念表以引领流行。到1996年,Swatch表的总销量已突破2亿只。
海耶克以Swatch表掌握包括金字塔底端的庞大市场,并透过购并包括天梭(Tissot)、卡文克莱(Calvin Klein)、宝玑(Breguet)、欧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雷达(Rado)等中、高级品牌手表,也因此网罗了各种不同定位的顾客群。在海耶克的革新下,不但打造出全世界最大、年营业额40多亿瑞士法郎的钟表王国,也因此重振了瑞士钟表业的声誉。
上一条: 世界上最富的人们
下一条: 都市新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