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 自创品牌才是真
眼下,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把中国许多企业纳入他们麾下,成?他们的贴牌生産基地。在?国内企业“攀”上“洋大腕”而庆贺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资料:这些“洋大腕”即委托者拿走産品80%─90%以上的利润,而国内企业得到不过20%甚至相当微薄的利润。有人怀疑,长此下去,中国企业会不会成?跨国公司手下永远长不大的矮人?会不会成?挽着新娘婚纱却永远走不上红地毯的伴娘?在眼前的美味与长远的酸涩之间是沈迷还是卧薪尝胆?
历史的选择
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澎湃,授权贴牌(OEM)生産方式正大踏步走向中国。美国通用电气向四川长虹下达10万台空调订单;菲利浦将生産车间移至中国,三星正筹备在中国建生産基地;上海金星、青岛澳柯玛、河南新飞也早已捷足先“贴”。有人预言,用不了多少年,中国将成?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基地。
所谓贴牌生産OEM,就是将本国的设备和原材料与外国的品牌和知识专利相结合,産品的利润就是委托方支付的加工费。
加入世贸组织以後,由於中国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自主知识産权不多,劳动力廉价,産品成本较低,所以国外知名厂商在中国大多进行贴牌生産。
贴牌生産可以增加工厂的开工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一定的税收,但是利益分配是显而易见的───国外的委托者拿去80%─90%的利润,国内加工者得到的是不过20%甚至相当可怜的利润。
然而,国内大多数企业竞争力欠佳的现状,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视给人家贴牌生産?难得的发展机遇。许多企业认?,世界上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那麽多,跨国公司独独相中了我们,也是一种可喜可贺的事。
其实贴牌生産不是什麽新鲜事儿。毗邻香港的广东东莞是中国的制造贴牌商品起家的第一批受益者。1978年11月,首家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建立。来料加工使得东莞人“洗脚上田”,开始农民向工人的转变。1985年至1989年,香港工业制造业大幅度向大陆转移,东莞的各种制造厂,如雨後春笋般建立起来,东莞经济步入了起飞阶段。由此,以低成本优势把世界的工厂搬到中国来,靠贴牌生産方式的成功,以珠三角?中心的广东正成?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酸涩的青果
国内着名的厨具生産企业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曾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1993年,茅理翔?日本百货公司礼品采购商腾村生産简易照相机,日方提供手工样机,他们照着实物绘图设计并开模,3个月内必须出货,每架不足1美元。价格低、质量好、速度快,日方就这麽苛刻。有时2000只相机到深夜才赶出来,立即送到上海机场空运到日本,否则迟一天就要赔几倍的钱。这样持续了一年,总共销售了60万架相机,茅理翔亏损了10万元。而当他们质量达标了,成本也能控制了,可以挣钱的时候,日方却说商店要换一个礼品,不要照相机了。企业的肉就这样让日方吞掉了。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这样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与美国瑞克公司的合作───“所谓合作生産,就是搞来料加工,一双高帮‘抛尼'鞋在美国市场卖100美元左右,但美方却只付给双星8美元加工费。
而曾经尝到贴牌甜果的东莞如今正处於提升自身的痛苦涅中。缺自主技术,缺高层次人才,缺深厚的城市底蕴,人们开始怀疑东莞的发展方向:单纯搞制造业,没有産业升级,没有自己的大企业,不搞自己的研究开发,靠接订单生存,一旦世界经济不景气,东莞经济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此话不无道理。近些年,尽管东莞经济高速发展,东莞市目前只有福地科技、粤宏运、生益科技三家上市公司,上市资源极?稀缺。作?“城市名片”的名牌企业,其对城市的知名度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东莞正是缺少这种企业。东莞发展後劲堪忧。
必然的自创路
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生産重利润,轻品牌效应,严重阻碍了世界级品牌的産生和培养。而走过贴牌、自创品牌的成功者也大有人在。
茅理翔做了一次“傻事”,付出10万元的学费後,坚定不移地创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如今“方太”已蜚声海内外。
1988年8月,一双高档运动鞋“双星”诞生了,它不但具有贴牌産品“抛尼”的全部优点,还比“抛尼”更结实、更舒适、更美观、更耐脏。双星人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走出了一家从模仿到创造直至超越的名牌之路。
就在珠江三角洲的千万企业拓展自己的贴牌之路时,一大批在大陆安营扎寨的台湾企业却悄然开始了自创品牌之路。
“现在幕後英雄并不好做。由於一个産品可选择的OEM厂商往往有好几家,客户选择与讨价还价的馀地很大,只能不断地出让利润。OEM这碗饭越来越难吃,注定了从OEM致富的台商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台湾大霸电子总裁莫自治慨叹OEM终究是南柯一梦。
不久前,台湾IT业巨子施振荣说,以OEM生産方式创造过台湾IT业神话的台湾厂商,决定把这个神话丢给上个世纪,开始走自己的品牌之路。
据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统计,目前在东莞设厂的90多家台湾上市公司,其中1/3主营终端産品的OEM加工,这些厂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有的还不止一个。
无锡小天鹅集团副总裁徐源说得好,OEM是座挢梁。通过OEM同一流的企业合作,直接学习他们在标准控制、质量管理、産品设计、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缔造自己的品牌,这不失?中国企业强身壮骨的一条捷径。
在记者看来,OEM是一锅汤,但我们不能因?喝上汤而忘记吃肉。一大批民族品牌的崛起是民族富强的前提和必然。
上一条: 现代营销在中国
下一条: 在经营中提升企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