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4日,施继兴黯然辞去东方通信董事长、不再担任普天东方通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施继兴的退休,使得许多东方通信的员工不解:“他怎么会主动离职呢?在东信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退休,岂不是临阵脱逃?”
施继兴执掌东信15年帅印,将普天东信集团由仅有3000多万元产值、不足2000万元净资产的名不见经传的工厂,创办成今天拥有30多亿元净资产、150亿元经营规模的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
但这一切已成为历史,2002年东方通信业绩持续下降以至亏损后,施继兴在东信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转型的代价
2002年东方通信发生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净利润亏损达2.1亿元,公司的每股收益也从中期的0.11元变成了年末亏损0.328元。“我没敢想,某一天我会成为一个ST公司的员工。”东方通信的一位中层干部到现在还不相信东方通信在困境中陷得很深。然而,事实是无情的,东方通信今年中期亏损已成定局。下半年再不能扭亏,“东方通信”将变成“ST东信”。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通信企业之一,东方通信的巨亏让62岁的施继兴更是倍感压力。
这两年,世界电信业的形势非常不好,受行业环境影响,移动运营投资规模调整,移动系统设备市场萎缩,东方通信赖以生存的一大主营业务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业务量大幅减少。2002年系统产品业绩大幅下滑,利润较去年下降3.1亿元。自主手机业务难以补偿移动系统业务骤降的重大损失。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东方通信崛起的系统业务竟然现在又把东方通信逼上了绝境。东方通信自己也承认“与摩托罗拉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正是近年来本公司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摩托罗拉近年来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布局,东信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显然不如当初。降低对合作伙伴核心技术的依赖,自主研发成为东信必走的“华山一条路”。
但一切对于东信来说,并不轻松。其原先的主营业务交换机部分盈利状况一直在恶化,而移动系统方面则有类似华为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后者明显要比东信有优势得多。自行研发,业界也对其实力并不看好。
2002年,东方通信已经明显感觉到离系统业务的行业领头羊地位渐行渐远,施继兴“不愿看到东信在自己的手上走下坡路”,于是,施带领着东方通信开始了痛苦的转型历程。
对于东方通信来说,“转型”主要是指从系统设备转而以经营移动手机和移动系统设备为主,其业务要全面转向移动终端业务为主导。同时引领东信从合作经营转向自主经营,从移动系统业务转向终端产品业务,从代理品牌转向自主品牌营销。
今年上半年东方通信刚刚进行了一次机构重组和人员分流,缩减了9个部门,人员分流近1/3。“这一次公司是动了真格的了。”一位东信员工告诉《新财经》记者。6月底,东信将CDMA2000项目从东方通信中剥离,作价1415万元转让给普天研究院,以此整合东信公司研发体系。
“但此时东信转型已经晚了很多,系统业务的颓势带来的巨大影响已经来不及去弥补。”一位熟悉通信行业的人士分析指出。
2002年东信实现销售收入82.2亿元,其终端产品自主销售收入26.1亿元。2002年1~6月东方通信净利润为6946万元,但是到第三季度末是521万元,也就是说7~9月净亏损6425万元,东方通信2002年中报显示每股收益0.11元,到第三季度是0.008元。年报即告每股亏损0.328元。2003年第一季度,东信主营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28.77%,主要原因还是东信自主品牌手机的销售,虽已增长但无法弥补因减少摩托罗拉手机销售而减少的5.04亿元。
虽然东信积极转型,但手机业务能否成为东信重新崛起的王牌,现在下断语还为时过早。据东信内部人士告诉《新财经》记者,东信的手机销售今年上半年继续出现下滑势头。有业内人士分析,与东信差不多时期开始手机业务的还有TCL, TCL和波导等国内的一线品牌去年赢得了30%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无论是渠道建设还是品牌形象,东信与之相差甚远。
在5月9日的东信中层干部会议上,施继兴指出东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少:市场转型导致移动系统业务急剧下降,营销体制不适应市场竞争态势,系统业务整合不明,管理费用居高不下,机构办事效率低。
东信已经为其迟缓的转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财务谜团
其实,业务转型并不是东方通信亏损的惟一根源,缠绕在这家公司身上的一些会计迷雾,也正随其业绩上的亏损而暴露出来。
在施继兴下台的前夕,东方通信北京的子公司东方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信科技)有财务人员向有关媒体声称,东信在部分的基建项目中资金流动涉嫌逃税,并有利用一家外资公司通过与东方通信的租金走账,调节着东方通信年报利润的嫌疑。
该财务人员透露,位于海淀区信息产业基地上地二街2号的东信科技的办公大楼产权并不属于东信科技,而是属于美国华能系统控制有限公司控股的北京华能联通公司。奇怪的是,这家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18日,注册资本15万美元,投资方是美国华能系统控制有限公司,而法人代表却是东方通信的董事长施继兴。这位财务人士明确指出,“首先,东信科技这栋大楼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东方通信总部,共7075.8万元,而在大楼的立项、审批、建设等一系列环节却都是以华能联通的名义办理的。建楼时的那些人其实都是东方通信从杭州派来的,楼建好后全都撤回。”
“在建这栋楼时,东方通信与华能联通还没有股权关系,这是明显的违法。2000年以前,内资投资建设办公楼要交纳15%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而对于外资来说是全免的,通过这种方式,东方通信就能免交1061.37万元。”该财务分析人士一语中的。
东方通信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解释:“华能联通已经被东方通信在美国的子公司伊斯泰克公司收购,只是目前还没有在工商部门变更登记。”
据了解,这家华能联通公司没有经营业务,更没有人员,就连会计都是与东信科技共用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也在今年3月份被中关村科技园区取消,东方通信收购这样一个公司其用意何在呢?
当然,这家公司肯定不会毫无用处。“这栋大楼1999年5月份投入使用后,东信科技每月计提房租费,在东信科技截止到2002年12月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这一块预提费用共1956.30万元。”而在2003年东方通信亏损之后,这笔预提暂停了。
“这些预提费用最后会摊到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里,从而达到虚增成本的目的,这样就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利润。这种提费用的手法是一些公司常用的。最终要造成两大危害,利润的降低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股东,另外还达到了逃避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像这种财务手法,审计监督是很难查出来的,除非审计人员能盯住这笔钱的流向。”财务分析人士认为,“东方通信做这件事的人有着高超的技巧。从外表来看,这些运作全是合法的,符合法律规范,但转来转去,不知内情的人士谁都看不懂。”
而东信科技与母公司东方通信的6200万研发费的“转圈”更让人眼花缭乱。
据东信科技财务人员向记者透露,1999年10月,东信科技与母公司东方通信签订了《委托开发协议》,从1999年到2002年,东方通信共拨给东信科技6200万元。他向有关媒体透露了资金的离奇走向:“这些笔钱都是在每年的12月底打到东信科技的账上,12月31日一过,这些钱就会被原封不动地打回到东方通信的账上。走账用的名目是‘与总公司往来款’。这6200万元作为签了合同的研发费用,算作东信科技的成本费用,共缴纳税款275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谁也不会傻到让资金转一圈去多交税。要注意的是,这笔钱转一圈之后就从东方通信的净资产中游离了出来,变成了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活钱。本来,研发费用拨给下级单位是不用签合同的,也不用交税。但不签合同,整笔的进出,审计很容易被发现,这6200万元在合同上确认,审计就会认为这是合法的了。在国内通过多种合同方式,多个账户、多个公司之间形成的复杂合同关系,从而达到逃偷税和洗钱的目的,专业的财务人员也会被绕进去。
这笔钱洗出来之后用在什么地方,可能很少人会知道。
其实,2002年东方通信就曾爆出丑闻:集团委托福建海兴公司代理出口涉嫌违规走私事件,并因此受到了监管层的严惩,涉嫌金额高达9600多万美元。东方通信在2000、2001、2002年分三年交纳8163万元,以抵冲相应的增值税和进口环节税。这也是导致2002年巨亏的一个重要原因。
普天“削藩”
作为中国最大电子信息集团——普天集团的下属核心企业之一,此次东信换帅决不是普天率性而为。
“施继兴下台是早晚的事,因为中国普天集团早就想动东方通信的高层了,这也是普天整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东方通信的一位员工对施的离职并不奇怪。此前也有迹象已经表明了这一点,据说,施向东信的员工表示过普天已经不信任他了。而施依然认为自己有能力把东信带出来。“施总曾警告普天的人,自己作为东方通信的董事长是要经过股东大会讨论是否留任,而不是普天让下就会下的。”
“普天的整合就是一种‘削藩’行为,普天集团总裁欧阳忠谋先生的良苦用心所在就是打造一个统一品牌的普天,而不是普天的虚架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东方通信出现亏损,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正是普天下决心驯服东方通信的好时机。”
作为一个国企性质的集团,普天有可能是大而不强。面对现有地位的二级企业,普天集团的总部可能只能暂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但欧阳忠谋决不会让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他要普天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势集团公司。“没有强有力的管理能力,总部的战略意志如何实现?我有一个看法:企业外部需要市场经济,而企业内部却应该推行计划经济。企业内部如果管理松散,企业的有效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欧阳忠谋这位通信业的硬腕人物目标是“中央集权”,“就我看来,企业集团不是联合国,不是联邦,更不是邦联。企业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行政运营核心。”
“普天如果没有欧阳忠谋这样的硬派,分裂将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普天旗下的企业多数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在这种状态下,统一管理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
在普天全资或者参股的50多家企业中,众多体制杂糅,既包括东信、波导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包括北京爱立信普天、北京松下普天等合资公司,还有一些非常传统的国有企业。同时,它们彼此之间业务交叉重叠,营销渠道各自为政,研发生产自成体系,对于集团的整体规划并不完全执行。(图3)
明显的例子就是普天尤为看重的品牌整合,中国普天要求下属企业除波导、鸿雁暂时保留独立商标外,其它商标将逐步使用复合商标,如普天首信、普天东信,对外则一致为“中国普天”。但目前来看,首信、东信和波导依然打得是自己品牌的广告,虽然他们在广告的一角添加了四个字“中国普天”,但这明显是二级企业的一种消极抵抗。
普天对下属企业的加强控制还表现在人员的调配上。2002年1月18日,欧阳忠谋的“得力助手”,普天集团总裁助理,年仅33岁的周明海空降东方通信,接替俞长铭担任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职务。2002年9月,周忽然被调离东信股份的总裁职务,转任普天宁波信息电子集团董事长,接替杨廉斯出任普天首信集团总裁。“转这一圈的意义就是对各路诸侯的敲山震虎,普天有能力通过换将让他们臣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东方通信集团的新掌舵人郑国民已经59岁,又不能足以服众,显然只是过渡。”
但该人士担心,此次换帅会不会改变施继兴定下的东方通信转型的方向,如果改变成本会有多大?而郑国民有没有能力让东方通信不会戴上ST的帽子,这些都让人拭目以待。
上一条: 青岛双星真假业SHOW
下一条: 金卫医疗勾勒医疗技术新贵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