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文化始终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格局成为固定的规律。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其间经济与文化的兴衰,这两种关系是捆绑在一起的。
当今的社会形态,无疑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各种新文化、新思潮都出现了,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与威胁作用。尤其是西方一些“前沿”文化被传播到我们国内,似乎没有丝毫水土不符,而且蔓延的速度让人吃惊与担忧。染彩色头发与穿烂牛仔衣服的现象成为时尚,而中国的国服中山装在博物馆才能找到,偶尔看见穿旗袍和唐装人物,也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的日子用来点缀。陷入这种尴尬局面也不能说是一种“崇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人能够很快适应新鲜事物,不会落伍,紧跟时代步伐,能够把“外国人在中国挣我们的钱”给理解成“招商引资”,这就是思想上的解放。
在文化界普遍感到担忧的时候,呼声四起,“拯救传统文化,不能忘记根本”等等。有些年轻的父母把培育子女学习拉丁舞的投资转向学习书画,学习二胡,学习古筝;适度开发旅游资源,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说好普通话,写好方块字;成立多种学术研讨机构,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等等一系列积极因素,让我们民族的财富得到有力的捍卫。这些观念并不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任何冲突,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汇合更有利于交流和互补。
受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民俗习惯、政策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文化的发展差异化很大。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倡导发展与繁荣民族文化,出台建设文化省市的政策,一些文化产业也随之产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繁荣起到主导作用。
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拉动消费,经济的多元化,促进消费多元化。各级文化组织和产业往往因经费不足而影响工作开展,只能求助于企业来赞助,才能维持现状。地方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收入高了,才有多余的钱去考虑对精神文化的投入。目前,经济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飞快提高,尤其是沿海一些发达省份,人们对文化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生活节奏和就业压力带来的“补习”,“充电”热潮,另一方面是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而促进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这中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购买一些文化产品或者花木来装点居室和办公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和人的气质;盛世收藏,是当今社会形态的一大明显特征,一些投资性收藏大大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与稳定。收藏者既有专家、学者,也有管宦、商人和百姓、学生,其中有内行,也有外行,目的都不竟相同。这种种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取决于经济实力。
人文环境
一个地区的人文资源是价值观的体现。区域内名人辈出,对后代的影响非常直接。一些书画名人的故乡往往会一直有同一方面的后生涌现,而且区域内这个方面的市场也十分活跃。这种对名人的忠诚度和荣誉感,无形中培育了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培育了一个潜在的文化市场。因此,多年来,一些地方大力挖掘人文资源,开发旅游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市场,以至这种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
民俗习惯
民俗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一贯传承的、固定的文化,而且延续不变,并能够得到人民的自觉尊重和法律保护。民俗习惯是公认的文化模式,一直维持着稳定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市场。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俗文化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非主流的文化市场,被广泛传播到本民族之外甚至世界各地。民俗文化已经成为硬性的品牌文化,有无限商机,是区域文化市场的天然资源。
政策干预
政府在文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方面起到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在大环境下,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文化市场形成与发展。地方的文化氛围浓厚了,同样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政府要善于发现文化的商业机会,充分、合理地利用人文(或名人)效应,为文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目标,大力促进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和民俗艺术节,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文化,创造与嫁接时代文化。
其他
繁荣区域文化需要更多方面的力量,也需要人们自觉、主动地去接受文化和文化产品,培育审美情趣,提高市民素质。繁荣本土、区域、传统文化,不是抵制外来文化,文化需要活力,需要时代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既要发展民族的,也要接纳外界的。这样,文化才会被注入新的力量,在发展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
上一条: 文化,企业灵魂之所在
下一条: 企业文化建设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