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 1963 年的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中文大学商学院”),开香港商学教育之先河,不仅是香港的第一家商学院,也是当地最早开办 MBA 及 EMBA 课程的学校。由于历史较长,中文大学商学院的校友近 2 万,人脉资源极为丰富,在香港及珠三角地区颇具影响力。
2002 年出任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的李天生教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获得 DBA(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在他的领导下,中文大学商学院在中国乃至亚洲保持著较为领先的地位。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商学院排行榜中,该院 EMBA 连续三年进入前 20 位,2004 年为第 12 名,2005 年是第 15 名。《金融时报》排名的核心指标,是看学校能否符合全球化的潮流,而中文大学商学院的特色是“走自己的路”。两者如何殊途同归,请看《财富》(中文版)记者李全伟对李天生院长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与香港其他商学院相比,中文大学商学院似乎有些特立独行。是这样吗?
李天生答: 就使命而言,我们希望做香港、中国乃至亚洲最佳的商学院,拥有世界级的学术水平。目前,我们已拥有 140 位教授,研究实力较强,这在亚洲是领先的。中文大学商学院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持自己办学。工商管理教育发端于美国,所以包括香港的商学院在内的很多院校开设 MBA、EMBA 课程时,都选择与西方国家的高校合作,引进它们的教材和教授,但中文大学商学院一直坚持自己培养教师,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另外,中文大学是中国人在香港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可以用中文上课。学校的特色是两文三语: 中文、英文,普通话、英语及广东话。而香港其他大学的官方语言一般都是用英语。
问: 当初为什么要采取与其他香港大学不同的“两文三语”教育呢?
答: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文大学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大学,应该用汉语教学。另外,相对于其他亚洲地区的城市,香港最具国际化和多元化特色,在这里培养的人才,必须融通中西,衔接中外,所以我们决定采用“两文三语”教学。
问: 从排名上看,中文大学商学院无疑是成功的。你认为一家商学院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 有同事开玩笑说,商学院好不好,要看是否具备三个条件: 学生好、学生好、学生好。这其实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北大、清华好?招到最优秀的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像买房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位置、位置、位置。
现在最好的学生愿意读商学院,商学院招收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进来,自然会造就优秀的专业。像中文大学有 40 多个专业,其中商学院包揽了前三名,国际商业专业招收的学生在全校排第一,金融工程专业排第二,精算专业排第三。
问: 既然你相信学生的素质很关键,那么你同意社会上“学生就是顾客”的提法吗?
答: 我反对这种说法。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学生尤其是本科生需要教导和引导,不能一味迎合,这样才能逐步成熟,才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问: 那么你认为工商管理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 是诚信教育。MBA 教育出来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诚信。我们总结众多企业失败的原因,与不讲诚信有直接关系。因为一个商人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信。以前,一个企业做得最成功,就是利润最大化,这种想法已经不全面了。现在,企业强调的是社会责任,要做企业公民。愈来愈多的股东在投资企业时,不是问企业如何赚取最大利润,而是问你有没有改善大家的生活,对社会贡献有多大。
商学院要教授知识、技能,但不会回避对学生个性、素养的培养。而且,诚信教育是可以做到的,这种核心价值在中文大学 EMBA 课程里就有。老院长闵建蜀教授开了一门《中国的领导》的课,里面就有诚信内容。闵教授喜欢研究《易经》,他的课上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易经》里包含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其中的精髓是劝人们做君子。在“中孚”卦里,讲的就是诚信。一个人有了诚信,就可以影响他人。《易经》对商学院教育是有价值的。我教授的课程包括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等,都可以在《易经》里找到相关的解释。现在社会上要求商学院不仅要传授学生管理知识,还要塑造人文素养,这一点商学院应该有所贡献。我自己在讲授运营管理的课程中,就加入了诸如什么是艺术、美学等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的积累。
问: 除了诚信,你还希望学生从贵校得到什么?
答: 获取知识,积累社会关系,从而在工作之后增加财富。这里指的财富,不光是金钱意义上的财富,还有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面的财富。
问: 我们的调查显示,读者普遍反映大陆的管理教育质量不高,甚至有舆论质疑商学院的作用。你怎么看待商学院的价值?
答: 我坚持认为,商学院的意义很大。首先,商学院提供新知识,学生在商学院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其次,可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这意味著商机;第三是学生在商学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些都是商学院的意义所在。还是一点: 在企业管理领域,如果大家都具备 MBA 学位,但你没有,就缺乏共同语言,失去了基本的竞争条件,那当然是很不利的。
问: 那么,商学院本身是否也需要适应变化?
答: 商学院与商业、企业一样,都是因时而变。但我们可以把握其基本趋势。以前的商学院教育都是通才教育,认为一个 MBA 应该什么都学,什么都会,而现在开始了专业细化,有金融 MBA、房地产 MBA、医学 MBA 等。MBA 教育除了传授最核心的知识外,还要强调学生在某个领域有所专长。最根本一点,所有的课程不能离开本土化的要件,都要植根于当地的土壤中,研究当地的经济、文化,这与国际化不矛盾。如果说中文大学商学院未来面临什么挑战的话,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改善 MBA 课程的内容,以及进一步实施国际化的办学。我们目前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很少利用传媒的力量,与社会的沟通不够,这也是所有商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问: 谈到传媒的力量,贵校在媒体组织的排行榜中一向表现不俗。请问这些排名对贵校的教学有没有影响?
答: 有一定的影响。媒体的排名肯定了我们过去的成就,也帮助我们检讨自己的不足,以便改善今后的工作。当然,我相信每家商学院都有自己的目标,绝对不会为了迎合排行榜去办学。虽然现在各种媒体的排行榜都有不全面的地方,但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问: 最后一个问题,近年来许多大陆以外的商学院都视大陆市场为战略要地,请问贵校在内地有什么发展计划?
答: 向内地发展是我们的战略方向之一,现在正开展多项合作计划。除了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开办的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外,我们还与西安交大合办 EMBA 班,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作设立一个专业会计硕士学位课程。今后这种合作办学还将继续下去,尤其是与内地西部高校的合作将会更深入。
上一条: 营销管理笔记之炒作:不能不做,不能太过
下一条: 本末倒置式的渠道管理害苦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