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的大地震使整个中国人的关注度一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关于地震中事件、人物的新闻报道、帖子论坛、文章评论、图片视频等等的数量、覆盖面和频率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说这次是一个彻底的全民事件一点也不过分。
作为一家企业,在提倡关注度经济、注意力经济的当今时代,应该如何做,应该从类似于地震这样的大事件中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下面的内容就是企业必知的一些启示:
一、积极参与,赢得企业良好形象
在全民哀悼、举国悲痛的时刻,全中国的人都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没力没钱的声援。作为社会公民之一的企业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冷眼旁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主动地出力、出钱和声援。
事实表明,那些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并率先出力、出钱、声援的企业都得到了全体民众的一致热爱,同时也赢得了各种媒体与传播渠道的争相赞赏,暴光率急剧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上升,品牌价值毫无疑问地得到了提升。
即便是那些曾经蒙上“丑闻”阴影的企业,比如因达赖事件而一度遭受指责和抵制的家乐福,在这次也因其抗震救灾的义举而得到了广泛的表扬,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公众的“原谅”和“宽容”。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这次的地震事件在事实上成为了家乐福之类背负“丑闻”阴影的企业扭转公关危机的绝好机会。
相反,那些在响应时间上滞后、态度不积极或者力度不够的企业,则被千夫所指,甚至被提议“抵制”。可以肯定的是,来自社会大众的批评与“抵制”一定会使这些没有积极参与爱心事件中的企业蒙受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企业应该记得的是,你在奉献爱心的时候,获得媒体的报道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企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示范来号召、激发更多的人来奉献爱心,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当然,企业不能刻意地去争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起反作用,会引起大众的反感,也是我们的社会道德和伦理意识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企业应学会引起媒体和公众视线的“自然”关注。
既然是为了引起媒体的“自然”关注,企业就不能只是一味地模仿大众流行的一般或常用做法,而是要创新性地采取行动,因为媒体不可能对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和雷同的事件进行报道。“新闻点疲劳”症会使新闻和媒体,以及企业得到的宣传价值都加速降低。
在创新性的指导原则之下,我们看到在事实上的这次的汶川事件中,许多企业都成功地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他们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包括捐献营业额(而不是简单地捐钱,因为营业额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一举而两得)、向灾区派出救援队(打着企业旗帜或标语的队伍本身就是一支鲜活的流动广告)、收养孤儿、捐建学校、捐赠产品、发放抗震祈福帖(想想吧,一旦某汽车养修公司发的这个免费的帖子贴在了众多汽车车身上,那么,随着这些车辆在大街小巷的穿行,其巨大的广告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等等。
二、管理者应具备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次地震使得大量的在灾区内的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但也在同时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应急与危机处理能力。
在地震之后,受灾企业的房租租赁、员工安置、已发放的消费卡、供应商结算、保险索赔、客户定单等等问题一起涌到企业管理者面前来。
那些学习过或懂得应急管理的企业管理者会立刻镇定自若地指挥协调,马上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从而使一切工作有条不紊,企业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使得企业在天灾之后没有再逢上“人祸”。然而,那些不懂得应急事件处理的企业管理者们则在如此众多的难题面前瞬间处于大脑一片空白,手足无措的状态。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对企业也是如此。在这次的突发事件中,那些平时没有应急管理意识和措施的管理者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回“用时方恨少”的痛苦和无奈。
三、应时产品和服务
地震发生之后,灾区会立即对一些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产品和服务有巨大的需求,比如帐篷、饮用水、建材、机器设备、防疫药品、牛奶、食品等等,这些产品和服务中的许多都曾经几度告急,如果企业在这个时候看准了市场需求,迅速而有力地组织生产与供应的话,就能在满足灾区需要、为灾区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为自己实现不错的利益,真可谓是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双得的典型案例。
总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善于、精于、勤于观察和利用各种社会、公众事件,如果能够恰当地切入一些热门事件,但却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道德,则必然会在使社会受益的同时,提升企业自己的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上一条: 是铺面“邪气”还是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