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人生创意: 表1从出生到现在的挫折纪要 "亡鈇意邻"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你投射什么样的思维在别人身上,他就会如实地变成那个样子,就像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一个憨厚的大男孩傻根,怀揣多年攒下的储蓄返乡,火车上全是高明的贼,但傻根完全没把身边的人当贼,都当成要帮助他的贵人。于是坐在他身边的贼,就很难对这个纯真的好人下手,甚至开始保护他,不让其他的贼偷走他的钱。我们之所以受挫、受害,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自觉的负面意识引来的,一旦把这负面的投射灯关掉,往往冲突或灾难就会自动解除。 你想什么、你感觉什么,和你得到什么总是相配的。无论你想什么﹐宇宙都有能力提供,任何事物都不例外。所以,你就是思想的魔术师,让事情发生并不是你的工作,梦想它并让它发生才是你的工作,吸引法则会让它发生。 输入重新设定的生命程序代码--我很美丽健康快乐、很有创意才华财富……这并非是自我欺骗,而是强迫自己看到惯性视点以外的其他可能,因为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再把这反义词方法,进一步用在生活上。你可以写下对自己的担忧或不满,比方:觉得自己很丑、很胖、不健康、不被爱、很孤单、没创意、没钱、没才华、没机会、没意义、无用的、不快乐……一股脑地全写下来,然后逐一写下反义词。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反向思考练习"内容如下:反向思考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对一向信以为真的事物,采取相反的视点--加以反转,就会产生其他你未注意到的可能,而这些新发现的可能,有助于你很快找到这件事一直在重蹈覆辙的关键原因,也会带给你一针见血的启发。
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
【惯性是最大的杀手,先填表找出自己的思维惯性】
换个方式看世界,让眼前的困境转换一条生路--当你在担忧,你就是在计划;烦恼就是在用你的想象力,创造出你不想要的事物。你应当换个同步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
每日的虚拟死亡,就像是例行净身,只能逐日清洗掉部分的积习尘垢。其实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空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大约是一星期到一个月左右,彻底找出哪些思考模式已经被定型化了。因为这些定型的思维,就像是身上越长越大的肿瘤,阻碍了新生创意的产出,妨碍了与新鲜世界的交流,也让生活越来越喘不过气来。
找出这些模式,就像拿手术刀解剖自己一样,必须有面对自己病灶、向自己开刀的勇气。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列一张空白的表格,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所遇到的重大挫折一一写下来,像是一份大事纪要似的,包括:发生了什么事;自己的受挫感觉是什么;如果要帮这件事分类,或是下个标题,那会是什么。
首先将何年、何事逐一写下来,并回想那受挫的感觉是什么,等到全部写完了,再去逐一思考这些事件标题。比方,这是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事件,这是一个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事件,这是一个爱与被抛弃的事件,这是一个控制与自由的事件,这是一个误解与百口莫辩的被冤枉事件……然后再把同一类的事件标题放在新的单子中。
事件标题 何年何事 受挫感觉
表2挫折事件标题归类
事件标题 发生细节 自己与事件相关人的互动模式 这事件后来的结果 自己的启示
加害者与受害者 2001年3月 …… …… ……
加害者与受害者 2005年8月
加害者与受害者 2009年10月
将同一类事件放在一起,有助于找到在面对类似事件时,自己固定的反应模式是什么。而这个固定的应对模式,往往会把我们带进相同的结果而不自觉,这就是创意流动最大的障碍。因为这些沉疴,就像是牢绑灵魂的绳子,即便是身处大片挥洒的空间之下,也使人作茧自缚、动弹不得。
举例来说,当你觉得自己老是被害者时,你就会不自觉地老是吸引各式各样的加害者前来,与你一起演对手戏;如果你老觉得自己被冤枉,你就是一直在吸引误解你的人出现;如果你常觉得自己是被抛弃者,眼前无论是谁,都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想抛弃你的人;如果你常觉得自己被控制,很不自由,就是因为你内在的依赖性,吸引了控制者前来。要去问自己,为什么老是一再吸引这样的人、事、物?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自觉的特质与沟通模式,让这样的情形一再发生?自己的负面念头有多么密集,以致这样的状况重复出现?这样的概念称之为吸引力法则(LOA:Law of Attraction,有的译为宇宙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在影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自然法则:吸引定律》(The Secret)中,都有具体实例,可以帮助你看到自己正在吸引什么样的模式前来,进而去打破、重设自己的模式。《通灵工作坊--绽放你内在的直觉力与灵性潜能》(The Psychic Workshop)书中亦提到:"在我们了解因果轮回之前,我们只知道加害者是伤害行为的发生因,却不知被害者同样吸引了加害者;更深一层的解释是,双方都在寻找对方,以便学得一课,或是回复平衡,也可能是为了中和一个毁灭性的欲望(通常是无意识的),此一欲望将两人绑在一起。"
接着,再根据上述这张表去回想:在事件当时,如果自己换一个全新的态度去面对(例如把对方视为是善意的、值得信任的、充满爱的),对方是否也会改变?这件事的结果有没有可能会变好?如果这是你人生的考题,你从这些事件学到什么?这件事若成为自己的重大蜕变,那会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反思与发现,可以写在"自己的启示"那一栏,然后把启示栏打印出来,夹在自己的口袋或记事本里,随时随地提醒自己--这就是显现创意障碍的照妖镜,也是铲除障碍的锋利宝刀。
此外,可上网搜索关键词"一念之转" ,或找到《细胞记忆》 这本书,也是一个可以马上找出自己惯性思维模式与障碍的好方法。
创意并不只是解决客户,或是公司的问题而已,最重要的功能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创意能让你换个方式看世界,让眼前生命困境因此转换出了一条生路,而你也就能换个方式看客户问题,很快地找到突破性的解决策略。如果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关公司,在面临人生紧急问题时能随机应变、立即解决,这样的反复练习,将成为你处理其他人、其他事的独特创意应变系统。
此外,可以比照电影《笔下求生》的剧情,分出另一个"同步客观、旁观解说你的生活"的自己,帮助你随时觉察自己的每个念头、每个动作、每次与人沟通的状态,并随时问自己这个念头、这句话、这个动作、这个反应,正在帮自己创造什么。这也是让你很快看到模式,进而改变惯性的有趣实验法。
课堂延伸阅读
1?从1985年起,杰瑞(Jerry)和埃丝特·希克斯(Esther Hicks)近20年来,共创作了近600本书(见图3),还有录音带、有声书、录像带,并创建了工作坊,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吸引力法则"(LOA--Law of Attraction),其重点摘要如下:
你就是灵性存有,拥有无限创造的潜能!
你的思想,形成你的振动频率,而此振动吸引并创造了你的生活!
吸引法则,就是所有事物,都因你的振动而来到你面前。
没有人可以否认你什么,或是准许你什么。
为了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你不必去你不想去的地方;你可以从你所在的地方,前往你想去的地方。
你无法由一个不快乐的旅程,抵达一个快乐的终点。你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和创造性生命力有直接关系,每一个细胞都在独立地作出响应。当你觉得喜悦,所有的回路都会开放,生命力就能完全接收到。当你感觉有罪、自责、害怕或愤怒时,回路就会受到阻碍,生命力就不能有效地流动。怀着喜悦创造一样东西,然后将你的振动和它保持一致,宇宙必定会找出把它带给你的方法,这就是吸引法则的承诺。
宇宙并不知道你正在提供的振动,是你观察到的事物、你记得的事物,还是你想象的事物。它只是单纯地接收振动﹐并用与之相配的事物作出回应。当你提供一个振动,各种宇宙力量就在协同运作以满足你,你真的就是宇宙的中心。
如果在你的经验中,经验到他人身上一些你不喜欢的地方,这只有一个原因:你用你的注意力在持续召唤它们。
因为不了解吸引法则,经由你的老习惯,你已与你不喜欢的人,取得了振动上的和谐,而且因为你一直持续给他们振动,而继续召唤他们前来。
别人无法在你的经验中振动,所以他们无法影响你经验的后果。他们能有他们的意见,但除非他们的意见影响了你的意见,否则他们的意见毫无意义。千万人可能反对你,但这并不能对你产生负面影响,除非你反过来反对他们。千万个反对你的人,正在影响着他们自己的振动、影响他们经验中正在发生的事物、影响他们自己所吸引的人……但这仍然不会影响你,除非你反过来反对他们。
无论你在想什么,你真的就是在计划一个未来事件。当你在担忧,你就是在计划;烦恼就是在用你的想象力,创造出你不想要的事物。
当你是在感激,你也是在计划……你到底想计划什么呢?
每当你在赞美,每当你在感激,每当你对什么感觉良好时,你就是在告诉宇宙:"请再多来一些,请再多来一些!"你无须再另外口头声明这样的意图--如果你允许你的塞子浮起,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流向你。宇宙富含你所想要的一切事物,它并不是在考验你,而是在慷慨地给予你。你是谱曲者,你是定义者,你经由充满喜悦的期望,而得到这些。
2?《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是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人定型化思维模式。
3?电影《自然法则:吸引定律》(The Secret)的原著《秘密》 由《心灵鸡汤》《相信就可以做到》《与神对话》《你有能力拥有一切》等的作者分享他们宝贵的心想事成秘诀。
4?《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书中有一项有趣的"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其中有一项是列出自己最讨厌的人的特质,然后反思自己身上隐藏的这些特质,然后彻底破除,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这类型的人。就算遇到,你也会看到他另一面可爱的部分,对他的看法完全改观。一旦你对他的态度改变,两人的磁场也同步转变,彼此对抗的对手戏就瞬间中止,他就不会在你面前呈现出那样的人格特质,于是,你就过关了。
以我之前处理诚品书店的个案为例:当时要为诚品图书礼券写一篇文案,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图书礼券?那就得到诚品书店才能使用,而且还受限于开关店的时间,以及书店里卖的品种……真不自由!如果是我,我还宁可拿现金。
即便是很没感觉,但文案必须写出来,我得限期找出能让我写得既愉快又流畅的切入点才行。于是我突然想到,如果把"礼券是不自由的",硬是转成"礼券是自由的",我可以找到支持这概念的例证吗?
当我开始锁定"礼券是自由的"前提之后,果然发现,有了这个礼券,就可以有选择自己喜欢之书的自由、有在任何一家店买书的自由、有在任何一天买书的自由……于是文案就完成了:
诚品图书礼券-个人篇
新欲望法则:兑现图书礼券的十二种方法
一月一日,兑现村上春树的弹珠玩具
二月十四日,兑现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
三月八日,兑现西蒙·波娃的女性自觉
四月四日,兑现小王子的想象力
五月五日,兑现聂鲁达的灵感
六月六日,兑现波特莱尔的忧郁
七月七日,兑现莎士比亚的爱情
八月八日,兑现傅雷的家书
九月十六日,兑现张爱玲的一生
十月十日,兑现贾西亚?马奎斯的秋天
十一月十一日,兑现米兰昆德拉的玩笑
十二月三十一日,兑现卡尔维诺的世纪预言
延长送礼的有效期限,
取代入口即化的蛋糕,及美丽不过三天的花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省十一家诚品书店,
随时可兑换一生智慧的即期支票。
诚品图书礼券,让你的心意在字里行间,陪他/她一辈子。
(引自《诚品副作用》:诚品图书礼券个人篇,第88页,电子工业出版社)
同理可证,如果眼前的案子让你觉得困难重重,就先把障碍点一一列出来,然后把这些叙述句,全变成意义相反的句子,比如这案子很麻烦、业主很?隆⒖钕詈苣亚搿⒐低ê懿凰场⑸唐泛芪奕?hellip;…全部转成这案子很简单、业主很友善、款项很顺畅、沟通无障碍、这商品真好玩。基于这种新思维,去找很多的证据来证明,并让自己真切地去相信,且以这样的信念去处理这个案子,依我的经验,以这样的思考处理案子,会以非常神奇的方式进展顺利,双方合作愉快。
这些反义词的句子,就是你为自己重新设定的新生命程序代码:我很美丽健康快乐、很有创意才华财富、有很多机会人脉、充满了意义与影响力、很多人爱我关心我……然后就带着这组新的程序,去过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瞬间改变了,变成了你最想要的版本。这并非是自我欺骗,而是强迫自己看到惯性视点以外的其他可能,因为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例如,一百个棋子之中,有九十九个白棋,一个黑棋,有的人会说他看到了一颗黑棋,却没注意到其他九十九颗白棋。用反义词方法,是让那位老是看到黑棋的人,逼着他去面对是否真有白棋的事实,这也是让狭的视点,强迫拉宽、拉高的方法。的确,只要视点往高层拉,站在全景的水平线上,就会发现什么都有。在《蜕变占卜卡》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亦是反义词的经典例子:有位老人拥有一匹很美的马,国王想跟他买,他不愿意;没多久他的马被偷了,大家都笑他傻,他却很乐观地等待后续发展;马在15天后,带了12匹马回来,所有人都恭喜他,他却哀矜勿喜,果然他儿子因驯一匹野马而摔断腿;当大家开始同情他时,15天后发生战争,所有的男丁都要赴沙场打仗,只有这位残障的儿子得以留在老父身边。
也就是说,看似不祥的事,后面可能隐藏着美丽的祝福;看似幸运的事,背后可能留有一个考验等待渡过。每样人、事、物都有好坏两面,眼前遇到你觉得倒霉的事时,你就要反向思考,如果这件事是好的,究竟是好在哪里?
如果能练就事发时不去急着下定论,而是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以及背后的寓义,那么,视野广了,创意的可能性也就瞬间扩增了。
这部分,如果还有兴趣,可以细看《自然法则:吸引定律》(The Secret )这部影片,会让你更清楚:自己所拥有的巨大转换力与创造力,会让你的生命瞬间展现出连你也无法想象的丰富全貌。亦可查看日本明和电机企业转绝境为生机的精彩历程。如果还要更进一步发挥反义词的生命蜕变力,可以继续刚刚提过的《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书中"拜伦·凯蒂转念作业"中的练习。
"反向思考练习"--每一种说法,都可以反转成针对你自己;针对别人的部分,也可以转成相反的说法。如下例:
"尼克待我不公平"
→反转成针对别人--"我待尼克不公平"。
→反转成针对自己--"我待自己不公平"。
→反转成相反的陈述--"尼克待我公平"。
→反转成针对"我的想法"--"我这想法是不公平的,特别是针对尼克"。
然后在生活中,替以上四段的反转句,各找出至少三个实例来证明是否为真。
【给出你所缺乏的,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
如果你感到缺乏什么,就给出你所缺乏的--如果你需要朋友,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你孤单,就去让某个人不孤单;如果你饥饿,先让别人吃饱;如果你悲伤,就去安慰别人。
进一步运用反向力来丰富自己:"如果你感到缺乏什么,就给出你所缺乏的:如果你需要朋友,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你孤单,就去让某个人不孤单;如果你饥饿,先让别人吃饱;如果你悲伤,就去安慰别人;当你需要爱,就先爱自己,以及无条件地爱别人;如果你缺乏自由,就去给别人自由,给自己自由。"
当你向外给出,宇宙能量自然会补充进来。也就是说,当你觉得匮乏,正是因为你没给出去,内部已经没有空间,所以能量流不进来。这是反向操作,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的好方法。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把今天放大一百万倍,会是什么结局?】
把今天放大一百万倍,思考人生的结局--假设你今天抽了一根烟,就想如果抽到第一百万根,会有怎样的后果;今天恨了一个人,如果恨到第一百万个人,自己会变成怎样的状态。
我们常都忽略了自己的一个心念,一个惯性动作,会有怎样的后果,会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每一天沐浴时,或是入睡前,回想今天一整天,动了哪些念头、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吃了哪些东西……看自己把一天的生命,以怎样的比例,分配在哪些地方,然后把这些全部放大、加乘一百万倍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假设你今天抽了一根烟,就想如果抽到第一百万根,会有怎样的后果;今天恨了一个人,如果恨到第一百万个人,自己会变成怎样的状态,然后就去看,自己是否真的要这样的结果。如果不要,再重设你的生活惯性。每当你又要开始这些思考,或是这些动作时,就想到那样的后果是自己不要的,便马上切换到自己新设定的频道,让自己的生活立即转向。
这部分,可以延伸去看电影《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1、2集,《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日本原名《嫌われ松子の一生》,请细看松子在生命哪些重要的关键点上,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以致她的命运急转直下),《人生遥控器》(Click,剧中建筑师迈克尔·纽曼用神奇的遥控器快转自己的人生,想把困境都快转过去,却发现每日点点滴滴所累积出来的最大悲剧,就在人生最末处等着他,而结局无法反转)……这些片子,提供了更深入,更客观的角度,协助你看到自己滴水穿石的惯性,进而打破或转换模式。这就是继第一层人生创意"只留下自己"后,所进入的第二层"清空并置换自己"的阶段。
上一条: 删光所有人,只留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