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的考察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被定义为以追求经营利益的特定法人组织,因此,企业的价值就表现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传统的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便是依此为目的。后工业时代,随着经济行为的普遍金融化,股份制企业,尤其是公众持股的股份制企业不断取代传统的私有企业,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成为“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考察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也分为主要的两大类:一是公司股票价格之类的市场价值指标,这能够说明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因为在股票市场,企业的股票价值是对其未来的一种预期,如果未来企业的价值增值预期为大众所接受,企业的股票价格就上升,反之则下降;一是会计或财务类指标,这反映了企业经营者过去的经营业绩。一个有效的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能通过会计指标反映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又能通过股票价格等市场价值指标说明经营者是否具有长期化行为,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这种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当前,无论国内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还是财务指标的真实性,都要切实提高。
美国管理学专家罗伯特•S•卡普兰等人选择了在传统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企业,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平衡计分测评法”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卡普兰认为,管理一个复杂性的企业组织,要求经营者能同时从几个方面来考察绩效。卡普兰的平衡计分测评法使经营者从最关键的4个测评指标来观察企业:(1)顾客如何看我们?(顾客角度);(2)我们必须擅长什么?(内部角度);(3)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创新和学习角度);(4)我们怎样满足股东?(财务角度)。卡普兰的“平衡计分测评法”指标体系,仍然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思想。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结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雇员、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国家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企业经营观点则更倾向于把这种多边的契约关系转化为一种团队关系。因此在日本社会,大企业、大银行和政府之间相互参股,以及终身雇员、竞争者之间的严格的角色分工等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大团队理念曾给以日本为首的东方国家带来了辉煌的发展。但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现在又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总的来说,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如果将企业的管理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企业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应该体现这一发展趋势。
企业的财务报表根据其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有不同的编制方法。同样的报表,不同的使用者所看重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投资者或债权人看重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和未来的资产变现能力。而并购者可能看重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或企业的增长潜力等。但优异的财务业绩仍然是衡量企业价值的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标准之一。在传统的企业财务业绩衡量中,企业经营者出于决策的需要,要及时地了解本企业的财务情况,应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财务分析:
1、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何?
2、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如何?
3、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如何?
4、 企业的获利能力如何?
对这四个方面的考察有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企业所出不同发展阶段,可上述指标进行取舍。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就不很适用于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综合来说,“保守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总资产周转率 或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近利率”等7个指标对我公司较为适用。其中企业的偿债能力等指标可以更直接的从现金流量表中得到。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还有一种很实用、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们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System)。杜邦分析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投资报酬率,对整个企业来说,投资报酬率就表现为所有投资的报酬率,即权益报酬率。
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权益乘数=资产/权益)
因此权益报酬率分别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务杠杆。如果企业的各期权益报酬率有差异,可将其分解到各项明细成本、费用、流动资产、短期投资、应收状况、存货等的相关变动。一般来说,企业权益报酬率升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肯定有最主要的原因。用这种办法,可以找到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变动的根源,从而制定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健康发展。
根据传统的企业价值理论,企业价值等于不负债经营企业的价值加节税收益的现值减财务危机成本。所以根据边际财务危机成本等于所得税税率确定的资产负债率最佳。但是,要考察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不能离开企业所处的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如果一家企业有全球化的背景,考察其外部经营环境时还要增加国际宏观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国际微观环境因素的考虑。要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各个经济指标对比,借以评价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企业所在行业的本身发展前景也是判断企业成长性的客观尺度。还要结合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评价,全面地、发展地、有所侧重地看待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传统的企业价值财务分析有两个重要的补充观点:一是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的考核要从微观转向宏观,从短期转向长期,要以社会有效资源配置符合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长期是指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即生产规模可以发生调整。从短期来看,固定资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等)是固定成本,因此企业往往考虑的是产品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化。但从长期角度来看,企业成本都是可变成本。其成本管理目标是在预期的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达到最低总成本。企业经营是长期的过程,短期的最佳产量水平未必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在分析企业经营绩效时,要树立最佳长期成本理念。另一个补充观点是注重物价的变动,区分财务资本保全与实务保全的关系。物价变动使企业财务报表缺乏纵向可比性,是按历史成本核算的企业净资产及其盈余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要注意只有企业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均达到保全时,企业才可评价为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
财务资本保全: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企业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至少要等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
实物资本保全:企业期末的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必须等于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才算资本保全。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往往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维持必要的生产规模所需的资产要素达到了财务保全(价值祥等),而未达到实物保全。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往往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资产要素达到了实物保全,而未达到财务保全。
这些财务分析的补充观点实际上都把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了考察重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现代金融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发生企业并购、重组的时候,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往往要考核企业未来是否具有良好的增长能力。因为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价值的最根本源泉在于为其证券持有者提供现金。反映潜在的现金支付能力的财务指标,如盈利和现金流量,以及间接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都是常用的考察指标,而这些指标都涉及到成本的变动和净资产的规模的变动等。虽然从表面上看,资本市场上的企业价值就等于期股票数量与股票价格的乘积,但理想的完全有效的市场是不存在的,股票的价格可能被高估,反之亦然。针对现代企业资产证券化这一现象,现代企业财务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增加了诸如经济附加值EVA(又称经济增加值)、自由现金流量FCF和市场附加值MVA等财务指标。
经济附加值=企业税后利润-(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 EVA促使经营者用较少的资本做更活的事。
自有现金流量=(本期债权人已获利息+股东已获运营现金流)-当期投资总额 FCF与EVA结合能较好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围绕资本增值,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
市场附加值=市场上公司股价总值-全部投入资本(或账面资本) MVA反映出市场对公司前景的评价。
有意思的是,运用上述指标对2000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作出评估,发现2000年中国股市的价值只有25%是由当前盈利能力决定的,而75%的价值是根据对未来盈利能力的增长预期。中国股市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增长预期远高于成熟市场股市,甚至高于周边新兴市场。中国上市企业必须保持38%的年增长率才能达到2000年的预期水平。因此,2003年的股市持续下跌是否可以看作市场对上市公司价值认识的一种回归呢。
传统的企业价值财务评价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的。如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企业经营成本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日趋活跃。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传统的企业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必将发展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绩效考评指标应体现这一趋势。大体上来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考察指标有以下这些:
1)经营者满意度:工资、福利水平,激励政策;
经营者协调能力指标:努力程度、学历、领导能力、知名度、名誉、社会地
位、社会责任感、信息系统调用能力;
2)竞争强度:行业集中度、行业利润率;
竞争优势与获利能力:无形资产的独特性、市场份额、现金流量、增值额、
团队聚合力、 R&D学习情况;
3)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设计、价格、服务、品位;
获得可盈利顾客能力指标:市场份额、留住客户率、顾客忠诚度、新顾客增
长率、从客户处获利率;
4)股东满意度:净收益、市场价值、经济增加值EVA、投资报酬率ROI、销售利润率、市盈率、净资产倍率、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能力;
5)雇员满意度:生理指标、安全指标、社交指标、尊重指标、自我实现指标;
雇员创造价值:雇员劳动生产率、雇用期限、雇员培训率;
6)债权人满意度:利息或项目利润率、还贷及时性;
财务杠杆获利能力:资本成本、投资密度、负债率、还债能力;
7)供应商满意度:订货数量和频率、货款支付及时性;
材料供应的获利能力:侃价能力、谈判能力;
8)国家满意度:税率、纳税额、纳税及时性;
减税能力:合理避税能力、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赋税的能力(关系);
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企业价值考察,增加了许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内容,如经营者、雇员、供应商、投资者和政府的满意度考察,并且在传统的财务衡量指标如净收益、财务杠杆获利能力等以外,引入了竞争优势的理念,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最著名的也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谈论的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等宽泛的定义,它应该是更为具体的某项技能和知识。最重要的标准是企业是否具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独特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真正价值的资产和能力。
和传统的财务分析衡量指标一样,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的满意度指标,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的衡量指标,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再细分为许多可量化或可对比的指标。
因此,企业价值的考察不仅要考核企业的财务业绩,而应该系统地评价企业内部管理、市场地位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而这种评价又必须建立在全方位考察企业对各种利害关系的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和雇员的素质及其运用、企业战略设计,还包括企业历史上的成功模式。
上一条: 大单成功十招
下一条: 建设高绩效中层队伍的C5培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