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配套管理,管理要灵活,不能
一条道走到黑。我把生产型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按销售额分成三大台阶:
500万元以下、500万元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
当企业的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一般采用直线领导法,主要由厂
长“一个人说了算”,佐以几个财务、质量、生产、采购的助手就行,
这种模式叫“集权管理法”。
当企业的销售额在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时,必须分权。不分权,
下面的人会把责任层层上推,导致管理松懈,具体事务无人落实。因此,
这时必须对责、权、利进行合理分配。这种模式叫“分权管理法”。
1986年我采用的方法是:车间分厂承包责任制。但这个承包有原则,
即:一改、二包、三放、四统、五考核。我们将这种管理称为“集中统
一下的分解管理法”,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现在,还在总公司保留。
一改:改革工资制度。我们推翻了原来的固定工资,实行三种工资
制:工人三联计件工资、车间主任动态结构工资和上层绩效工资。
分配机制均与岗位责任制紧密挂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包:即实行两级承包。分别设置承包车间,把厂长向全厂承包变
成全员承包,调动了车间主任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放:下放用工权、工资分配权和车间经费审批权,使厂长摆脱许
多事务性工作,腾出精力考虑重大决策。
四统:对外供销统一,资金使用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统
一。
五考核:计划、质量、成本、文明、安全月月考核,并与工资挂钩。
在当时,管理不集中,不统一,就要乱。
那时的中层干部素质不高,领导能力不强,只有朴素地要权要利。
不分解权利,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工作无法开展。这个“集中统一
下的分解管理法”我们已沿用了8年,效果很好。
但我们也认识到,承包不是万能药,一定要将整体管理引导到高水
平上去,把关系理顺,有目标,有措施,有制度,有组织,整个管理在
开放式、启发式状态下进行全过程受控。受控不是管死,而是纳入轨道。
当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成为集团型企业后,管理模式不能再沿
袭老一套了,必须建立分厂制。分厂制就是在分权制的基础上,把责、
权、利进一步彻底分解。总公司抓资金汇报,对开发、投入、销售、利
润、成本核算,尽量采取宏观调控而不直接控制,用上交、审计去代替
原来的直接审批。
这个时候,应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总部设事业部,分公司在事
业部的制约下独立开展产、供、销活动。为了稳妥起见,最好在销售及
资金运用上保持一个时期的集中统一,待时机成熟后自然地过渡到独立
核算,以免操之过急造成失控。因为一切事情都要由人去做,而真正能
独当一面的人才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钟朋荣点评
文章以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500万元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
作为企业发展的三个台阶。这种划分对“方太”这一类的企业,可能很
有实际意义,但对别的行业来说,划分的办法就不一样了。例如钢厂,
年产30万吨以下可能作一个台阶,30万至100万吨可能是另一个台阶,
100万吨以上可能又是一个台阶。每个行业的企业都存在台阶,在不同
的台阶,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就会发生变化,一把手在企业管理
中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把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集权与分权的一个依据,
小企业集权,大企业分权,这是符合管理规律的。
不仅企业成长有台阶,相应地,企业领导人的成长也分为三个阶段:
即专家阶段、企业家阶段、政治家阶段。
专家阶段。即厂长、经理事必躬亲,结果他成了一个大专家,即是
技术专家,也是销售专家。
企业家阶段。企业家是经营专家的专家。
作为企业家,不在于自己会干,而在于团结更多的专家为自己干。
政治家阶段。是指经营企业家的专家。当企业规模很大时,作为集
团公司的领导人,其任务就不是经营企业,而是经营企业家,包括选择
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激励企业家和约束企业家
上一条: 管理的关键是做到位
下一条: 柳传志妙论两则:鸡蛋论与房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