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是创建卓越团队的基因

<营销导航>第十期



卷首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诗歌文学曾数千年占据了文学的主导地位。我们的先辈则往往把政治抱负和管理思想都融入了诗歌作品之中。有些诗句确实值得玩味,有“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表达出艺术上“画龙点睛”之笔的妙用;就有与之相反的方向,即“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其中,“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一句,引申到组织管理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追求“众星捧月”的效果,强调的是“个人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即使到今天,有了“红花还须绿叶扶”这一观点的出现,它虽然提到了群众力量在历史发展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但其根本还是为了维护其正统秩序的建立,只不过它不得不面对群众力量崛起这一事实,“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历史现象将难以再在现代社会重演。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后一句的理解,“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它追求的是“团队致胜”,强调的是“个人自我价值在群体中的集体实现”,更民主,也更开放,团队成员间更具包容性,符合当今社会“追求自由民主”、“释放个性”和“实现自我”等现代精神和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现代组织建设“以人为本”和“以知识为本”的根本理念,它强调了每一个人在组织的位置和作用,尊重了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被赋予的人权。



在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尚未根本完成,新旧价值观仍然在不停地冲击,新旧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换更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规则和伦理体系尚会建立健全起来的情况下,短期内的信仰迷失和文化迷失现象出现,便不是一种偶然。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建立现代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和制度,出现诸如 “过于重视潜规则”等中国式管理,便不足为奇了。



一个优秀的人,首先必然是有良好的心态、优良的价值观,然后才是与之而来的行为表现及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组织或团队来说,其原理也是一致的。具体到我们志高和营销系统,我们也应该倡导建立一种“百花齐放”的工作氛围和组织文化,正如我在营销系统内倡导的“亲情与家文化”管理理念一样,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简单、和谐”的人文环境,呈现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用好每一个人才”的大环境。



一个优秀的企业,要真正跻身于世界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必须要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格局。如果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机制,而是出现“你争我斗”内部纷争的局面,那么根本不用市场压力,就能让一个外人看来非常优秀的企业在一夜之间崩塌。因此,我非常认可前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8226;伟尔奇的作法,他花了十到二十年时间,来培养和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企业的新锐力量和中青年干部。我们志高空调以“振兴民族工业和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为己任,必然也离不开人才梯队和培养。今后在公司或者营销系统的领导干部提拔上,应该强调,没有培养出几个优秀接班人的领导,是不能获得更大平台和获得提升的。



我们要真正创建一支卓越营销团队,具体做起来可能会非常困难,也非常艰难,要打造出一支真正的志高营销铁军,可能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我们只要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作法,向一些曾经取得成功的组织学习,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甚至在文艺战线上也倡导过“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思想。其实,这些完全可以运用我们企业管理领域里,尤其是在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更应该遵循这些思想。



在“团队致胜”的时代,如果我们每一位领导不关注团队文化的建设,仅仅将视野局限于个人利益和部门本位主义上,那么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系统发力和精细营销”,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的重点工程。



我认为,现代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不体现在它的资金实力强弱和资源拥有多寡上,关键在于核心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团队文化的建设上,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才是真正的“以知识为本”,而这些正是现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小富即安”思想渐渐被国人抛弃,“在流动中创造财富,在流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我们志高营销人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就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关注卓越团队的打造,全面构建“百花齐放”的组织氛围。

上一条: 董事会的能力与团队建设

下一条: 让团队凝聚力量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