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与团队激励》之2 心智模式

如果把人脑比拟成电脑,那么心智模式就是人脑的软件部分。

心智模式通过态度来体现。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强调心智模式的作用。拿破仑.希尔认为积极心态是成功的首要法则,积极心态在希乐17成功定律中排首位,如果把希尔17定律当作17个模式,那么积极心态是序模式,它统领着其它16个模式,遗憾的是,希尔没能交待这17个模式的相互关系,显得零散而杂乱,使其指导意义大受影响。由于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几乎没有人能记住这17个模式,人的记忆依赖于“空间”和“关系”。结构决定结果,不能指望零散的东西能创造惊人的价值。



如果能在这17个模式的基础上,删除一些不适应自己的,增加一些自己创造的模式,并找出各模式之间的关系(哪一个是序模式,它由哪几个下一层模式构成,每一个“下一层”又由哪些更下一层模式构成,各模式之间如果连接、作用,共同创造什么等等),将对您的生活提到更直接的引导作用。



人生的境遇可以粗略地分为逆境、顺境和常境,心智模式可以随之分为:



逆境模式─逆境中如何应对;



顺境模式─顺境中如何把握;



常境模式─常境中如何突破。



在逆境、顺境和常境中都存在着积极和消极态度的不同表现。



任何理论都有明确的指向,亚历山大只设计与自然和人性和谐的建筑,他的建筑模式语言不包括所谓“现代”、“气派”建筑的模式。它只强调如何让建筑与生活同一,体现生活本身,富有生气。



我们的理论与亚历山大一脉相承,无论相对于组织还是个人,我们只关注“活力”,活力只是美的一种,不能包括所有的美。正如安妮宝贝那些体现沉沦、萎靡、随性、宿命、诡异、不爱惜自己的文字,同样能打动千万少年的心灵,但那不是我们要宣扬的。有那么多热爱艺术的朋友,喜欢深切地感受孤独和落寞,喜欢把自己关在小屋内,拉上厚重的窗帘,倦缩在某个角落,独自体会心跳和体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而自豪,他们是对的,但那同样也不是我们要宣扬的模式。我们完全可以过一种阳光而充满活力的生活。



我们只关注能够创造活力的模式!



我们认为活力是自然界和一切生灵最令人感动的特质。



我们关注那些在逆境、顺境和常境中让人保持积极心态的心智模式。您无需一下子搞清这三个模式,但您需要厘清您目前境况的模式。







如果您正处逆境,您需要厘清“如何应对”的模式;



如果您正处顺境,您需要厘清“如何把握”的模式;



如果您正处常境,您需要厘清“如何突破”的模式。



我们无法告之具体的模式是什么,因为您的境况是独特的,它是由太多的力量形成的力场,但我们可以试着探究这三个模式的共性。



这三个模式都有同一的结构:信仰→理想→目标。



信仰是人生最根本的动力。



如果没有信仰,跑得越快,离生命的意义越远。



信仰什么?选择的范围非常宽广。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最根本的信仰是“善”,《三字经》的开篇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如果非要把佛教概括为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善”。



常与“善”相提并论的是“真”和“美”。



“真”是一切事物的原本状态,“求真”、“认真”才能有效,一切虚假都是对总体资源的浪费。



“美”是对“善”和“真”的理想表达。



由“美”而生“爱”,“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滋养人类心灵的甘露。



您可以选择信仰耶稣、佛陀或者默罕默德。可以信仰自己,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造化,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信仰事物发展规律,相信任何事物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目前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而已;可以信仰您的崇拜者,坚定地按着他(或她)的步伐前进;可以信仰人际关系,可以信仰金钱和财富;可以信仰心灵的自由……信仰共产主义、信仰私有制、信仰人人生而平等、信仰正义、信仰和平、信仰公正……但有活力的心智模式需要以信仰“善”、“真”、“美”、“爱”为前提。



信仰催生理想,理想是信仰的化身,它描绘个人如何坚定信仰的途径和图像,理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我心像。



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发现,是发现了自我心像对生活的指导作用。一个人的表现,就是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人生真是奇特,如果你坚持高标准,往往能够如愿。─罗曼.罗兰。



抽一段空闲时间(半天左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面前放几张质量上乘的白纸,想一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步只想词汇,想到什么词就立即写下来,最好能用左手写,在纸的任何地方写下来都行,比如:健康、积极、有同情心、好为人师、拖沓、不合群等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第二步,直接划掉那些自己不想要的词汇,比如拖沓;或者修改那些负面词汇为正面词汇,比如改“不合群”为“特立独行”。



第三步,把剩下的词汇并成句子,或者一段文字。



这就是你理想人生的文字表达,是你独特的心灵地图,它指导着你的生活。用心存放起来,偶尔翻出来看看,或者做点修改。



下面摘录我们一个成员做的练习:



如果用词语来描述,我立刻写下了下面这些:



贪玩



浪漫



宽容



坚强



自信



极富创造力



触觉型



思维活跃



认同自然的力量



认同潜能



有一些良好的习惯



乐于帮助他人



同情心



善念



责任感



健康



积极心态



阳光



高效



喜爱运动的感受



表达准确



享受音乐



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极具表现欲



学习力强







真诚



简单生活



能吃苦



拖沓



轻易放弃,太会找借口



叛逆的动机与行为模式



冲动



急躁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则是



贪玩:



在玩乐中能得到高峰体验:希望常有音乐伴随;喜欢卡拉OK;喜欢的士高;喜欢自行车;开放的性意识;乐于与心仪的异性相处;注意休闲生活;注重外表、衣着;贪图个人享受。



浪漫:



常有浪漫的幻想,并善于抓住机会。



宽容:



因为爱而宽容;习惯于换位思考。



坚强:



挺过了好几次困难。



自信:



敢于涉足新领域,有闯劲儿;不惧困难(不是克服,是忍受,哈哈)。



极富创造力:



认准了目标,就有途径达到,不断否定、改进,别出心裁;逆向思维,换一个角度思考。



触觉型:



听觉、视觉皆优,偏重于触觉,注重形体语言。



思维活跃:



善于动脑子,并以此为荣,自诩为专业策划人士。



认同自然的力量:



相信爱的力量,相信潜能,冷水浴,少年时常幻想自己像贾巴尔一样扣篮,认同心理调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相信奇迹,对未知领域怀有好奇心,认同简单生活,偏爱纯天然的物件。



认同潜能:



看过一些关于潜能开发的案例,在骑车运动中有感受,特别是冷水浴,还有爱人身体好转的事例。



有一些良好习惯:



冷水浴、骑车;常向爱人表现爱意;朗读习惯;正在培养的微笑习惯;正在养成的饭后刷碗的习惯。



乐于帮助他人:



没有找到特别的证据,也许只是愿意帮助他人而已。



同情心:



常被一些苦难触动;认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有对乞丐施舍的习惯。



善念:



反对强权与战争。



责任感:



对亲人的责任;不害怕指责;不害怕犯错;对于群体的结果,认为人人有责。



健康:



认为健康与爱最重要;生命在于运动;注重饮食;特别强调心理健康;注重身材;强烈地感受到健康带来的美好感觉;战胜了心脏病及胃病;确认目前处于健康状态。



积极心态:



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方面;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阳光:



常常面带微笑,古铜色的肤色;良好的精神状态。



高效:



骑车的速度;洗澡的速度;做事能抓住重点。



喜欢运动的感受:



很在意运动时的姿态,比如骑车和跑步的姿式,希望能给人以美感。



表达准确:



正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享受音乐:



少年时曾经痴迷;现在也常有空闲让自己融入其中。



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享受慢慢融入的过程,享受心灵的宁静和幻想的自由。



极强的表现欲:



偶尔衣着夸张;举止出其不意;唱歌、跳舞容易受气氛影响;演说能力是一项使人卓越的能力;希望自己的主张深得认同;很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



学习力极强:



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很快进入;接受能力强;辨别能力强;能促使自己进入饥渴状态;善于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



爱:



强烈的爱的欲望;视爱与健康为第一重要;因为爱,使我感受着不凡的生命体验。



真诚:



对人极少说谎;表达顺畅,乐于展示真我;勇于剖析自己;乐于为他人提出善意的建议。



简单生活:



受一些简单生活事例的影响;能不增加的家俱,坚决不增,能够抛弃的东西,坚决抛弃;把耐寒和耐高温当作锻炼机会;对食物的精细程度没有特别的要求。



能吃苦:



常常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吃苦的机会,并乐于体验。


把心智模式系统比拟成电脑操作软件,是个绝妙的比喻。

电脑操作软件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升级和删除,心智模式系统的那些“组件”又如何安装、升级和删除呢?



得先搞清心智模式系统的结构、形成过程、强化过程和弱化过程。



1、心智模式系统的结构。



毫无疑问,我们研究模式系统,就是研究事物的结构、研究现象背后的规律,模式本身也是一个关于“前提─问题─方法”的结构。每个人的心智模式系统都有一个结构,结构是一个关于“要素”和“关联”的概念,如果再加上“关系”的概念,就指系统。虽然系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但在具体的时刻,其结构是客观的,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变化的部分比不变部分的比例小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我们通过某一刻或某一期间相对稳定的结构来研究系统的变化。



有机系统(或者称能量系统)的运动遵循这样的规律:一次一个模式。某个模式的增加、强化、削弱或者删除,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本质属性,这一规律保持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每一个模式都相对完整,它不像一台机器的部件那样缺一不可。每一个模式的变动,只是既有模式系统的一次成长或衰退。



心智模式系统也遵循这样的变化规律。



心智模式系统从无到有的过程跟砌乱石墙的过程差不多,新加进来的石块形状受已砌成部分的制约。从放第一块石头开始,石墙的概念就存在,以后不断完善。



心智模式系统的模式积累到一定时候,会自动涌现出“领头羊”,我们称之为序模式,它是心智模式这一网状结构的核心,对其它模式的变化影响强度最高,特定时刻每一个模式都被赋予不同的强度,强度决定了其在模式体系中的位置。



2、心智模式的形成



按巴甫洛夫“刺激─反射”理论,心智模式体系可以理解为经验体系。经验体系由纵横交错的经验构成,相当于某个区域的交通图,强度高的经验相当于航线、火车线、高速公路线,强度低的甚至包括乡间小道或林中小路。



经验的强度依赖于经验重复的次数和强度。这好比在墙上划痕,用力越大,痕越深;划的次数越多,痕越深。人脑中就这样不停地被划上经验之“痕”,深深浅浅的“痕”形成了人脑中的心智模式



3、心智模式的强化过程



知道了经验的形成过程,就找到了强化某一正面积极心智模式的途径。形成经验的方式依赖于我们的感官:看见、听见、闻到、尝到、摸到、感觉到、感悟到、亲历过、想像过,不管以什么方式形成经验,都通通地在脑中划“痕”。



我们很难把握每一次经验形成的力度,却可以把握它的次数。只要我们不断以尽可能多的方式接触相关的信息,并不断重复,终可形成我们想要的经验强度。



张三想要买一辆轿车,先买来汽车杂志,再看介绍汽车的电视节目,接着上网就忍不住搜汽车的图片和相关信息,一断时间以后,对于自己想要的汽车,就有了清晰的概念:品牌、型号、颜色、价位、排量、性能……不一而足。最后干脆找一张图片贴在床头,看着它入睡,幻想着拥有它的那一刻,醒来第一眼就看到它,为了它精力倍增,神高气爽,暗自坚定了一定要为了它努力工作的信念。



李四确定了一年的奋斗目标,把内容写下来,放在钱包里,时时拿出来看看,还在起床后大喊几声“我是最棒的”,感觉自己成了世界的主人。



台湾的一个退伍老兵,离开大陆时带了家乡的一把土,思念家乡亲人的时候,就盯着那把土出神,嗅它的气味,这一把土,最终让80高龄的他回到了大陆的老家。



Shown是一个让朋友们羡慕的家伙,他几乎每次生意都出乎意料地成功,也许这与他对每一次的迷恋分不开,想着要做什么生意的时候,他会不由自主地设想各种场景,并设想各种场景中他的表现:跟谁了解最真切的情况;谁是这方面的专家;跟谁合作;合作条款都有哪些;那些是最重要的;在什么地方洽谈;如果对方是一个豪爽的人,如何交流;如果对方是一个拘谨的人,如何交流;业务怎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赢利模式是什么;应该如何滚动……反复地在脑中预演这些情节,跟朋友一起喝茶时常常听不见大家的声音,想到激动时会用颤抖的手摸自己的下巴,忘乎所以时会用力拍一下桌子,让大伙都用吃惊的眼光看着他。



……



实践证明,大脑预演是强化心智模式最优的路途,但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认为所有这一切,只有行动才真正有效。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观点,特别是对那些对成功学方法有些盲从的人们,是一个提醒。但是,谁又能说大脑预演不是行动的一种形式呢?



我们认为,如果常常在大脑中预演要做什么,却没有行动,只能说明愿望不够强烈,如果通过预演而使愿望足够强烈,行动是自然发生的事。



大脑预演需要掌握一个关键的技巧,就是让自己进入结合状态。



结合状态、抽离状态以及这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是NLP(神经语言程式学)的基本技巧。



结合状态就是身临其境,进入回忆或预想的场景中,用心体会其中的感受。请闭上眼睛,回忆自己最激动人心的某个时刻:开放的画面、明亮的色彩、各种声音清晰可辨、情节一步步发展,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血液冲击头顶,完全回到了当初的情境之中,重温着当初的感受。



您一定见过不少对待工作进入结合状态的人吧?那是值得赞赏的。



进入结合状态,是由大脑预演强化心智模式的具体途径。



4、心智模式的削弱过程



从结合状态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刚才的感受,您就处于抽离状态了。以坐过山车为例,坐在过山车里呼啸而过,是结合状态,坐在旁边看坐过山车,是抽离状态。



从结合状态转换为抽离状态,是削弱心智模式的根本技巧。



首先进入结合状态,回想形成这一模式的所有场景,深切地感受其中的痛苦。



接着转换到抽离状态,坐在旁边看你刚才回想的那些场景,寻找形成新的经验的可能。经历是唯一而客观的,而经验是多样而主观的。某一经历让你非常痛苦,很可能是因为你就此形成了让人痛苦的经验,很多经历既可以形成痛苦的经验,也可以形成愉快的经验,至少可以形成中性的经验。



通俗地说,重新解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形成正面积极的观点,这需要从结合状态转换到抽离状态后,才能实现。



削弱心智模式的另一个技巧是覆盖。在某一心智模式慢慢削弱的同时,如果能不断强化另外的相应的心智模式,将会事半功倍。很简单的道理,写错了字可以用橡皮擦,也可以用修正液。



如果您想戒烟,最好同时找到新的乐趣来替代。

上一条: 战略采购管理的要义

下一条: 打造团队前,要知道团队的五要素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