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企业文化手段化
国内很多企业界人士都把建设企业文化仅仅看成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企业应该达到的目的,企业文化本身没有上升到企业目的的层面。有人就曾提出,“盈利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暴利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最佳手段”,所以,关心职工、让顾客满意只是为达到企业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相反。这种倾向最常见的表现是企业管理层不关心或不是从根本上关心员工、顾客、甚至出资者的利益,把管理层或企业自身的短期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顾客的满意度或资本的保值增值重视不够或根本不重视。这种倾向最终会损害员工、顾客、甚至股东和社会的利益,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破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无疑和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的理念相抵触,企业文化就其内容与本质来讲,它应该是企业要达到的目的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的统一体,把二者隔绝开来,只能损害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误区之二: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倡导的文化
有些企业领导者以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所倡导的文化。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文化具有四种层次,即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明确这四种层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存性对管理者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有必要。企业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它不等同于某些领导者为企业所设计或所倡导的“企业内的文化”,也不等同于某些贴在墙上或挂在嘴边的标语或口号。
误区之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塑造员工
国内相当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造人”,塑造员工,包括按照领导者和组织的意图改变员工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与此相应,这些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在内容上基本局限于人的道德品质或人品的范畴,例如,“爱国、爱家、爱他人”,“善、诚、智、勤”等等。
培育和塑造员工确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企业文化的根本方面不是塑造员工,而是塑造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造企”和“造人”都很重要,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如果一味地强调“造人”,强调员工的接受与服从,而看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引导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创造作用,那最终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误区之四: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营活动隔离或对立起来
国内相当一些人仍然认为,企业首先应是个经济组织,其次才是社会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存在的宗旨。他们认为,企业先要保证赢利,赢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90年代以来,优秀企业的发展已经修改了这一道德契约,而将企业看成是价值的创造机构,即一家企业只有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公众创造价值,它才能够不断的生存发展下去,才有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企业组织如果把它的经济性放在社会性之上,那它迟早会犯错误。国内早期的秦池、近期的南京冠生园就是典型的例子。
误区之五: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采取的行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非常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管理层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所制定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也没有反映员工的愿望与需求,最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员工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共享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它的培育过程要让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将代表多数人观点的人作为典范和执行者,加强交流沟通,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并反馈情况。
误区之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
一些国内企业的领导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后,觉得应该将目前的管理模式直接转变为文化管理,似乎实施文化管理才表明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进步,上了台阶,赶上了潮流。这是一个误区,一个陷阱。
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停留在经验性的制度管理水平,距离现代管理科学所要求的制度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距离文化管理更是旅途遥远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制度化是企业文化的前奏。从企业文化的内涵来讲,制度与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制度创新应该是当前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的最主要方面。如果只重视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相应的制度建设,或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现代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制度的指导,那最终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误区之七: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短期行为普遍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第一,文化建设物质化。一些企业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地做成vi系统设计(视觉形象识别),似乎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物理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员工服饰的整洁大方,商标与包装的图案优美等。
第二,文化建设言语化。有些企业领导者学了一些时髦的名词,自己设计或请人设计一些标语口号,贴在走廊、办公室和各车间的墙上,内容形形色色,措词铿锵有力,诸如“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团结”、“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等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是否能引起员工们的认同和产生共鸣?是否符合行业特色与企业特色?是否能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套等等,有时候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难以说清楚。
第三,文化建设静态化。一些企业初步形成了组织文化之后,不重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不断地总结提炼,推陈出新,引导企业文化不断发展。第四,文化建设广告化和运动化。一些企业不顾实际效果,只是从领导者的意愿出发,采用形式主义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大力宣传领导者所设计或倡导的文化观念,用广告和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搞企业文化建设。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难以有效地培育企业文化。
误区之八:企业文化重建设轻变革
国人从具有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几十年的计么匙呃矗笠档哪诓课幕òㄆ笠滴幕⑷禾逦幕透鋈宋幕┯胂执谐【梅⒄沟囊笸幌嗍视蛳嗷サ执ァ@纾浜蟮钠笠倒芾碓斐闪搜现氐娜嗽惫芾砦侍猓怀霰硐衷谝韵录父龇矫妫翰蛔鹬厝说南窒笫制毡椋挥萌酥贫壤匣豢己擞敕峙渲贫炔缓侠恚还芾矸绞铰浜螅幻裰鞴芾淼氖导市Ч患眩患页ぶ朴牍倭胖饕逖现氐取S氪讼嘤Γ蠖嗍惫こて谝岳葱纬傻男拍詈托形绞接胗判愕钠笠滴幕蚕缘酶窀癫蝗搿O钟械墓芾矸绞酵⒉荒芊⒕蛟惫さ淖罴炎刺R虼耍尤耸澜缑骋鬃橹螅谄笠祷径济媪僮抛橹幕谋涓镎庖唤羝热挝瘛6氪诵纬上拭鞫哉盏氖牵芏嗥笠档牧斓颊哂捎谧陨砀鲂缘木窒扌院停ɑ颍┪幕涓锏睦眩谄笠滴幕ㄉ柚兄恢亟ㄉ栊挛幕恢乇涓锞晌幕峁切挛幕狈ι婧头⒄沟耐寥溃敛环岩源婊睢?nbsp;
今天,我国的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管理的最重要的任务。在一个创新、快速反应、灵活和学习成为竞争优势重要来源的环境中,培育员工、以人取胜、以人为本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这就需要变革传统的企业文化,培育新的符合人性和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逐步向文化管理转变。
上一条: 企业小团体文化:硬币的两面
下一条: 衡量经理的重要指标——管理员工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