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络趋势下的供应网络与采购制度

  编者按:许士军教授为台湾著名的管理大师,台湾元智大学远东管理讲座教授,台湾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本网经许教授本人同意,独家刊登他的谈管理系列文章。由于许教授生活在台湾,其文中部分用语及观念与大陆不同,请读者注意判断。

  供应炼观念及系统之发展代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大创新,其主要关键在于使一企业和其上游供货商间做到共享信息密切配合的境界;供货商能够获知其客户之产制日程与相关销售资料得以预先规划订单之供应与排程。在网际网络发展以前,要做到这地步,有赖上下游厂商之间建置昂贵设施与技术,但是随着网际网络之普遍采用后,做到信息共享就容易多了,而且由于在厂商和众多供应来源间得以同步进行,也使得原来供应炼的观念变为供应网络。



  譬如以戴尔计算机之供应网络而言,只要它的客户在戴尔网址上click他的订单,戴尔的上游供货商不但获知他应在何时供应零组件进入装配,也同时获知订单上所需求的成品规格。在另一方面,戴尔的客户也同时获知他的订单可以何时交运。在这网络中,戴尔变成有如进口网站(portal)。



  这种信息共享的最大利益之一,即所谓做到了「以信息取代存货」—即使有存货,其数量乃依小时计算,而非如传统上那样依日数计算—甚至在理想状况下,所谓存货乃只限于运送过程中的货品。



  不过,这种密切配合关系能够落实,除了依赖网际网络外,上下游厂商间的另外两种关系也十分重要。一是实际上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也就是相互厂址距离,如果上游供应厂的位置就在厂商旁边,那就可以大大缩短运送时间和在运中零组件;一是信任关系,在争取时效的要求下,必然省略传统上之议价、签约、查证、核准等等手续。也就是增加了双方许多不确定的风险,这种风险有待双方所建立的信任关系予以降低或消除。



  为了建立这种信任关系,上下游厂商间表现有几种趋势:一是倾向于发展较长期之合作关系,而不是如传统上所采取逐次招标采构;一是大量减少供应来源家数,而集中于少数几家,以戴尔或Cisco等大厂而言,较之过去计算机大厂之供货商动辄千家,他们只有二百家上下,其中可能高达有80%采构量来自三十家左右而已。当然,这种集中采构也有其限度,此即保持安全及竞争之作用。



  在于这种供应网络的趋势下,相关厂商所共享的还不限于产销信息而已,它对于科技创新、服务或资金周转等也带来莫大好处,这较之逐次公开招标比较显然是进步多了。

上一条: 释解“武汉中商”商品采购模式

下一条: 穿越迷雾看采购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