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百年——二十世纪上半叶篇》(人物)
音像名称:《文人百年——二十世纪上半叶篇》(人物)
主讲老师:
出版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市场价格:50元
本站特价:50元
包含盘数:2 DVD
赠送积分:50 积分
产品介绍
详细内容
《文人百年——二十世纪上半叶篇》(人物)
编辑推荐:
文坛巨匠,他们的思想、文字留芳千古,然而,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创作来源于他们的不同的经历,来源于他们的别样的感受。本片节选了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人,将他们传奇的一生进行久远的回溯与充分的展现。
在这里,您将跟同我们一起寻找他们当年的行踪,捕捉他们那一时期激烈的内心活动。另外,您还将发现百年前的中国具有想象之外的另一种风貌。
一.鲁迅、徐志摩、曹禺、老舍、巴金
二.朱自清、张爱玲、郁达夫、沈从文、萧乾
内容简介
1、巴金
巴金,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地主大家庭里,原名李尧棠,从1987年起,巴金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殊荣,意大利、法国、美国和香港都把文学的最高荣誉授予了巴金。然而,这位文坛世纪老人一生的经历比他的文学作品更富有传奇性。
巴金15岁给陈独秀写信,19岁出版《民众半月刊》,以《激情三部曲》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其中第一部《家》是以自己的家族背景所写的。他曾非常崇拜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早年去法国留学时还曾与两个被判处死刑的无政府主义者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经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并且主编了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他晚年所写的《随想录》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历史性都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1987年11月,北京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巴金文学创作六十年的展览,当时已经很少出门的女作家冰心坐着轮椅也参观了这个展览,在展览会上冰心说了这样一句话,巴金就像是一个热水瓶,外边冷,里边热。他忧郁的时候,正是他很自然的时候,而巴金痛苦的时候,也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冰心的这个比喻概括了巴金一生的精神状态。巴金这样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内心的激情在不断地燃烧,如果不写,我将无法得到安宁。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是受西方影响较深的一位……刚到巴黎时,巴金曾有过一段孤寂的时日,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行走在宽畅的街道上,他的心好像被关闭了,到处是无形的墙壁,巴黎圣母院传来的钟声,在他听来是一种悲鸣。夜里,当孤独感引出深深的乡愁,他就取出信纸,向远方的亲人倾诉他的心声。他漫无目的地走着,来到了卢梭的铜像脚下,巴金抬头仰望着这个屹立的巨人,悄悄地说了许多话。
很多老年人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安稳的,求太平的这样生活,可是巴老以身作则,把自己放到一个灵魂拷问所里去拷问。巴金晚年的灵魂,好像人格有了巨大分裂以后,重新弥合了。弥合以后,即使有完整的东西,中间又有一个裂痕,这裂痕是无法弥合起来的,但是形象是弥合起来了,这就显得特别悲壮感人。
他要写作起来,好像是有魂灵附身一样,他一写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他能够抓住所谓时代的命脉,鼓舞了或是诉说了,一代革命青年的他们的心声,在这点我想是,巴金的最重要的贡献。
我得奖受之有愧,我写作六十年的成绩并不大,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我写字也困难,行动也不方便,身体也不好,精力也不够,所以写东西恐怕不会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我就是最后要用行动来证明,我所写的、所说的这一生,到底我是真是假。——巴金
2、曹禺
曹禺,生于1910年,天性忧郁敏感。他10岁就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19岁就读完了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在23岁写出《雷雨》之前,他已经读过250部世界名剧。曹禺受到易卜生、奥尼尔和契诃夫等人的影响,在内心里他渴望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这个从小受到戏剧滋养的幸运儿,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献给了戏剧。天才的曹禺以他的经典作品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曹禺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在青年时期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被反复改编上演频率最高的戏剧。然而曹禺后期的作品却总是被人批判为主题先行,他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深入调查足足三个月,记了二十多本笔记,真诚地创作出了一部现在被当作反面教材的剧本——《晴朗的天》。
曹禺的女儿万方说:在曹禺所塑造的许多戏剧人物身上都有曹禺的影子。
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和情感,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和善恶更迭的人情,大幕已经落下,而曹禺却以他笔下那些已得到永生的人物,继续着他生命的演出。曹禺这个名字,已经被写在了中国戏剧舞台的天幕上。
青年时代的曹禺心目中的大学是清华,清华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民主的校风,使年轻的曹禺感到更加自由,在这里曹禺开始接触交响乐,他喜欢莫扎特的作品,他还学过巴松,但是因为演奏技巧太难,而没有坚持学下去。清华校园内的这座图书馆,应该说是曹禺戏剧创作的第一个温室。
曹禺向万方透露了,内心最秘密的梦想,他想成为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那样的作家。后来我(万芳)曾经把他这一段,关于他想当莎士比亚这一段,写到文章里了,后来我(万芳)把这文章给他看。……我一去,他说,你害死我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你怎么能说我想当莎士比亚啊,就我,就曹禺,还想当莎士比亚,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我说,你是想当嘛。然后他说,想当,对,我想当上帝也可以,可是不行啊。
我认为作为戏剧家的曹禺,到了《家》就结束了,以后他的意义,就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值得讨论的,同样一个背景下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各作家自己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沈从文是一种选择,巴金是一种选择,老舍是一种选择,曹禺也是一种选择。
用浅近的话,没什幺睿智,就是从我一辈子,一辈子经过吧,就感觉人很复杂,人的经历是千变万化,人是经过,经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从好到坏,从坏到好,尤其我现在病了,而且老了,许多事情都忘的精精光光,好的、坏的事情,记忆力都没有了。——曹禺
3、老舍
1899年,老舍出生在北京一户贫困的满族人家。老舍在中学里就显示出了写作的天赋。在英国伦敦东方大学任教期间,因为寂寞思乡,老舍开始在三个便士一个的作文簿上写对过去生活的印象。这些“写着玩”的东西得到新文学运动健将许地山的赏识,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
青年时期,老舍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建国后,老舍担任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许多重要职务,并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每逢这位老人的诞辰纪念日,人们都要把各种赞誉献给他。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幽默大师,他以描写北京市民生活见长。老舍的许多作品,特别是最成功的作品,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都是以北京为背景的。
一九九四年,踏访老舍生前的踪迹,仍令人心情沉重,尤其当你想到这个人,生前所拥有的声誉,想到他的非正常的死亡的时候。在北京我们时时看到他的身影,总觉得行走在他的作品的氛围中。胡絜青女士回忆丈夫老舍的文字,似乎蕴含着女性特有的沉静与坚忍,她在文章中写道,老舍从1924年开始写小说,到他1966年逝世为止,42年间从来没有中断过文学创作,说来有点儿意思,他一生写的几乎都是北京,但是他正式开始写作生涯,却不是在他的故乡北京,而是在伦敦。
北京很大,就在老舍那个时期,北京也很大,除了胡同以外呢,还有比如是富商,也还有大学,还有官场。但是这些呢,都不在老舍视野的中心,那么老舍事实上写的是胡同,胡同里的四合院,胡同里的杂院。他的经验范围是,北京这个地方的生活,北京这个地方的胡同里的生活,所以很自然的就有某种特殊的味道,他对这一点也越来越形成自觉,感觉到这应该是他的一个强项。
他提供了一种体验北京生活的,或者是描述北京的,这样的一种方式,这到现在还影响着很多人对北京的观察,对北京这个地方的文化的感觉和体验。
对旗人的描写,我觉得也提供了他小说中和他的剧作中一种历史的纵深。其实他在这种描写中,有一种凭吊的感情在里边,虽然经常用调侃的调子,但是里面有一种悲怆的东西,所以使得他的这些小说,……有某种丰富性。
老舍先生没有留下骨灰,后来的骨灰安放仪式,实际上是一次追悼和平反,家人为了纪念他,把他生前用过的一支钢笔、一支毛笔和他戴过的眼睛放到了骨灰盒里。因为他平时爱喝茶,又爱花,家人还把花茶中的茉莉花拣出,也放到了骨灰盒里,这几件东西就代表了老舍。
朋友们常常劝我不要幽默了,我感谢,我也知道自己常因幽默而流于讨厌,可是经过这两次的失败,我才明白,一条狗很难变成一只猫。——老舍
4、徐志摩
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Γ拭虾⒃浦泻椎取U憬D恕O群缶投劣谏虾;笱А⑻旖虮毖蟠笱Ш捅本┐笱А?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新月诗人”徐志摩逝于1931年11月19日,他是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身亡的。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知名度很高而又不寻常的人物,他如同一扇窗,让东西两方的人同时窥见了彼此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无价之宝。徐志摩的故事,不只是因为这个轰动并影响中国人心灵至今的故事是起源与英国剑桥,也不只是因为他的诗、他在文坛上的贡献和地位,更因为他在一个古老历史的国度里展现了执着信仰、追求真爱的年轻生命。
五零年代很多诗人,可能很努力的要表达一些东西,我们都觉得他们都好硬,他们都有一点点咬牙切齿的样子,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真是风流潇洒的,真是能够驾驭文字到,如所谓弹丸数珠那样的,恐怕很少人能够赶的上徐志摩。
当时他们只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把这个文言变成白话,但是没有想到,在诗的品质方面把它提高。总想到反正是一变成白话,大家都看得懂就行了。后来发现变白话,如果是不把它再提高,不把它再锤炼的话,它不是文学语言,所以它是有限度的,它的发展是有它的局限的。最后到了徐志摩,到了这个新月社的这批人,他们就希望把诗在白话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它的音乐性。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一架小型邮政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飞机上坐着神彩飞扬的徐志摩,但是济南上空的大雾,使得这架飞机撞山失事。
诗人徐志摩悄悄地走了,虽然他说,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但是人们并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会忘记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如果恋爱是艺术浪漫的人生,那么婚姻就是现实生活的人生,婚后的徐志摩,处于生活奔波和艺术追求之间,很难两全,所以他的飞,也可以说是逃,最后却是戏剧性的结束了光彩夺目。但是稍显短促的一生,他如此辞别了人间,恢复了自由,也给文学的天空,留下了一片水晶似的光明。
我的心灵,是用来保持生命中成功的狂喜,但如雨果所言,我们是有罪的,处以无限期缓刑之死刑,期间有中场时间,有些人在混混噩噩中渡过,有些人以热情渡过,最聪明的是像孩童般的,游走于艺术及歌曲中,因为这是我们延长,这中场喘息时间的一个机会,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这高度的热情,可给我们狂喜的快感及爱的忧郁。——徐志摩
5、萧乾
萧乾,原名萧秉乾,北京人,蒙古族。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兼旅行记者。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及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五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 (Ulysses),更z槭廊怂⒛浚谥泄胧飞暇哂欣锍瘫囊庖濉?
萧乾一生兼小说家、散文家、副刊主编、战地记者及翻译家等多重身份,构成了其多姿多彩的人生,他常自喻为“不带地图的旅人”,因为“没有地图照样走路,而且会更不平淡,更有趣”。萧乾一生就凭着一支笔采访了丰富的人生!
1939年8月31号,一位29岁的中国人踏上了开往英国的轮船,这一天正好是希特勒>Q定攻占波兰的日子。第二天,欧洲大战爆发了!于是,中国有了自己的亲临二战欧洲战场的战地记者--萧乾!他自称是一个不带地图的旅人,而且他认为,没有地图也可以走路。而且会走得更不平淡、更有趣!
恐怕没有比传奇更恰当的形容词来描写萧乾的一生了。这位出身贫寒的蒙族后裔一落地就没见过父亲的面,11岁的时候,母亲跟着去世了,使他彻底的成为人间孤儿。萧乾以半攻半读的方式在崇实学校断断续续地上了十年学,他曾到北新书局当练习生,后来远赴英国教书和研究,他亲身经历过欧战,采访了波斯坦会议,纽伦堡审判以及联合国的成立这些刺激的头条新闻。
对于一个北京城守门人的儿子来说,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旅,怎是当初料想的到的呢!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变量与未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创造的可能,与冒险的刺激。
萧乾的一生不断有这种机遇,这种际遇很难说是好是坏,但是他恰恰是在一个非常有传奇性的关键时刻,有他的身影。
人不带地图就拥有无限的可能,这样脚步停止的地方才会是终点,不带地图的旅人,也许会比别人多遭遇一些意料不到的艰难险阻,但是却比别人更多地阅历了人世间的瑰丽风景,不带地图的旅人会说,我无法掌握自己如何去死,但我能掌握自己如何去生活,他会把自己走过的脚步连成线,画成一张地图,
这张地图不是要带在身上,而是存放在心里的。
我觉得我的晚年很幸福,我这个人的物质欲望不大,你们来看,你们这几位,我的房间都坐不了,屋子小,等等,我的物质欲望不大,我就希望有一个小天地,可以写东西。
我觉得我还是对了,怎么能按着书本来做人呢,所以我说我不要地图。——萧乾
6、沈从文
从士兵、到文学家、学者,从湘西到北京,作家沈从文用他一生的创作,向世人描绘了一个美得让人心碎的奇异乡土世界。
沈从文,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他以 “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有某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特别,在于阅历本身的特殊性,也在于他的整个文学经历的这种特殊性。他自己有一句话,很能够代表他的特点,他说,我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派。作家沈从文一生努力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个人化的原始王国,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小学毕业的沈从文是个天才。而他自己却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耐烦,耐烦是湖南人的一个说法,意思就是不厌其烦,而这也许正是沈从文,成为一个大作家的原因。
1902年生的,1988年去世的,一生有八十六年,实际上,他这一生是追求人性的一生,追求一种美好的,一种素朴的人性。他在小孩的时候,不肯读书,一种儿童的天性,要尽量让它张扬让它发挥。那时候小时候他读私塾,后来是新式小学,他也不愿意,到小学毕业,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他不是一个很用功读书的孩子,而是个野孩子,所以呢,他就要逃学,利用逃学的时间呢,他就接触大自然。
很多年以后,年纪大了,见的也多了,回过头来看,我们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情,我们排斥的,拒绝的,有些是很宝贵的东西,现在我在整理他的遗着,遗留下来的书信、史料,编辑全集,这个过程当中,每看一些东西,就越来越感觉到,我们不了解他,到后来,中国人再来认识他的时候,我也有这样一个过程,我还需要重新认识他,我们这么长的时间,这么不了解这样一个人,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是事实。
他其实是一个,很强烈的理想主义者,他觉得应该建立一种比较理想,比较健全的一种人性,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他的作品,他自己也说,我的作品也是带着梦的色彩,他写《边城》并不是对古老中国的复原,他其实他也是作梦,他一路追寻到少数民族,到民间文化,到乡土中国,甚至到神话传说当中去寻找。
像他用田园牧歌式的写法,他写着这样一个人间的故事,写着这些日常的故事的时候,其实宗法式的社会里,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他自己的作品里,不断的写到这一点,他感觉到这个问题,可是他仍然最后的结局,是要处理的非常美的,他把它处理的非常美,为什么呢?我觉得他是一种对抗,他是对一个现代性的对抗。
生活中有很多偶然,而在生命中比理性,更有力量的是情感,一个人的一生是由偶然除以或者是乘以若干的情感来完成的。——沈从文
7、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他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1902年赴日本学医。但后来他意识到医学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救不了人的灵魂,于是他弃医从文。
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一位作家,郁达夫曾这样断言,鲁迅虽死,其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存。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中,最能深入探讨民族心灵黑暗面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国民阅读调查,在被提名的170位现当代作家中,鲁迅位居榜首。
鲁迅不愿意别人曲解和误读他的作品,因此也不要别人为他作传,他曾说他看见自己死后有一只苍蝇停在他的脸上舔着他的鼻尖,于是他恼怒地说,阁下,我不是什么伟人,你无须到我身上寻找作论的材料。
可是鲁迅他投入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动机,还有另一个自救的动机,所以仔细分析,他对救人的这一套主张,他的看法的话就要比他们复杂。他最有名的一个说法,就是所谓铁屋子的说法。钱玄同劝他要唤醒大众,他就反问他,如果大众昏睡,是在铁屋子里昏睡,这个铁屋是万难打破,当你醒过来以后,发现无路可走,那不是更痛苦嘛,还不如安静的,让他们昏睡过去算了。然后钱玄同就拿一句话来反驳他,既然醒过来,就有可能打破铁屋子。鲁迅想一想也对,可能性谁也不能排除。鲁迅终究是投身.群埃强梢韵爰诖蚱破铺葑拥模飧錾厦婵捶ㄊ遣灰谎摹?
鲁迅用一种寓言的文体,创造出一个寓言式的人物,而这个人物连名字都没有,所以叫作阿Q,根据周作人的的研究,这个Q就是一个脸,脸后面有一个辫子,Q要用拉丁文的写法,就是没有眼睛的脸,后面有一个辫子,也就是说他描写的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中国人。
我认为鲁迅是在五四时代,可能最重要的一个作家,假如新青年杂志的时期,没有他的这些小说创作的话,新文学运动是假的,是空的,因为只有观念,真正使得新文学运动,可以落实,而且动人。
我一直觉得鲁迅是一个,基本上他是一个中年的作家,而不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所以他的基本创作的心态,事实上是不合乎五四的要求,因为五四是新青年的文化,不管年龄多大,你的文体写的是,还是一种新青年的模式,口号式的模式,而鲁迅的东西,越写越中年,越写越彷徨,甚至略带一种他叫做一种忧郁,一种孤独的气氛。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记我,管自己生活。——鲁迅
8、郁达夫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儒医,算得上是书香门第。郁达夫曾在日本求学十年,生活行为或创作都受到日本很深的影响。
上海,是郁达夫崛起于文坛的地方。在北伐战争时期,他的创作进行到高潮。1927年,郁达夫开始主持文学社团“创造社”的重大事务,并先后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及《新消息》(月刊)。
郁达夫是五四最开始时期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之一的重要代言人。奠定他文学地位的,基本上都是他31岁以前的作品。郁达夫的一生充满着浓生的悲剧色彩,他的情感生活和文学创作,常常让我们联想起,颓废和浪漫这两个词汇,他把自己病态的生命献上反叛的祭坛,让世人感觉到他的率真和勇气。
郁达夫我觉得是另外一个,五四文学重要的现像,而这个现像我们在传统文学史上,完全忽略了。郁达夫代表了五四最开始的时期两个重要文学流变,他是一个重要代言人,郁达夫的澎湃激昂,郁达夫的浪漫而不知道节制,可以说是寓言了以后,巴金以后那个强烈的浪漫传统。
郁达夫在自传里写到,两年的蛰伏已经把我的恋乡之情完全隔断。1913年9月,在北京供职的大哥郁曼陀东度日本考察司法,郁达夫决定跟随兄长赴日本读书,郁达夫这一去,从此远离家乡,尽管他又回乡娶过亲、避过难,但在精神上他就再也没有回去。只是富阳的老家,还有一个人,他的结发妻子孙荃,到死还在痴痴地等他回来。
郁达夫的性完全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他的性里面你看到的没有喜悦,本来性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可是在他来讲,完全是一种忏悔,他又克制不了,于是就在那种,挣扎跟矛盾的夹缝里面,他(是)找不到出路的一个人。
五四那一代,比他早的几个像鲁迅、茅盾,都是以一种客观的身份,作者都隐在幕后来写别人,来嘲笑别人,或者是说批评别人批评社会,好像你不觉得作者自己有什么问题,所以,郁达夫是第一个自剖的作家。
他在这段时间,曾经有两句很有名的诗,就是,曾因酒醉鞭名马,只怕情多累美人,这是非常有名的诗,事实上就写出他当时,实际生活的一个写照。用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对金钱他也是这样的,把钱放在鞋子底下要践踏,就说你压迫了我,我现在来压迫你。他曾经不只一次地,跑到马路当中,对着汽车,用手比着手枪,说,我要枪毙你们,对有闲阶级,对强权一种反抗,这种反抗表示,有的时候是用很戏剧性的,很奇特的一种方式。
我不是什么斗士,只不过是一个作家。——郁达夫
9、朱自清
1898年,朱自清出生在江苏东海县的普通官宦人家。由于父亲怀疑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朱自清仍然在私塾中读经集古文和诗词歌赋,这一切都给他后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19年,朱自清,开始了他的新文学创作。《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是朱自清的第一篇散文创作,受到文学界空前的赞誉。朱自清自己也从诗人转变为散文作家。在毛泽东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这篇著名的政论文章里,不点名地提到了一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中国教授,他正是朱自清。
《背影》,是朱自清酝酿了八年之久才写出的一千五百字的精致散文,他与父亲朱洪军也成为20世纪中国最典型的父子关系板例之一。《荷塘月色》这篇凄美的作品,不断滋润着年轻学子的心灵,朱自清成为清华校史里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在京浦铁路南京浦口车站的月台上,我们试图追寻曾在万千人脑海中重现过的那一袭《背影》,透过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永恒背影,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笔尖散发出来的人性力量,也重新回到朱自清所处的那个新旧文化更替的特殊年代。
仅仅是对一位年迈的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这样平凡场景的描写,却让每一位读过文章的人,都有永不褪色的感动。除了靠朱自清细腻的描写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定格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一幕有意味的场景,一个丢了官欠了债的落破父亲,一个风华正貌的青年学生。在代表一种新效率、一种新文明的火车铁轨旁边,那一袭告别的《背影》,无疑是一个生动的文化写照。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好象是一个中国的读书人,当然已经向世界文化开放了,他是一个温厚的教师,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又是为人子而有孝心的,所以他的艺术人格,又是一种型态。
从周作人到朱自清这些人,他们为什么想要从中国传统文学之中去找,找出白话文学的源头,我觉得这个里面是要清理自己。所以朱自清虽然写这些散文,可是他也想要说明,说明我们这种散文跟中国古代,那种我们所打倒的这种言志的,那种受到儒家影响的,要文以载道的那种,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另外一种文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进行文字书写的时候,一种新的安身立命之道。
朱自清的特点,是许多感情写的过去,许多许多事情,经过很多年以后再写,不是马上就写出来,他经过记忆罗网的筛选,经过感情的沉淀以后,那么写出来以后,它是真情的东西。
弥望是恬恬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彷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朱自清
10、张爱玲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对于张爱玲来说,她生命最灿烂的时期就在上海,上海是她的舞台,她在那里一鸣惊人。
1942年,在香港大学读书的张爱玲,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断学业回到沦陷了的上海。在这个孤岛上张爱玲以写作谋求生路,一年之内发表了8篇作品,到年底,张爱玲已经是上海最红的女作家。张爱玲在上海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出名了,那是小说《第一炉香》。1944年12月,上海兰心大剧院,根据张爱玲的成名作品《倾城之恋》改编的同名话剧在这里上演。1945年,散文集《流言》出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出版四天就再版,从她为小说集《传奇》设计的封面,就能隐约看出传统通俗小说代给她的影响。
1994年6月张爱玲出版了回顾一生的照相簿《对照记》。她用自己一生中残存下来的照片图文对照地写成了绝笔之作,是十八本全集里的第十八本。或许这是张爱玲的苦心安排,她要用张爱玲的方式,为我们留下最后的线索,让我们好像玩拼图游戏一样,穿越时光,从各种角度把她的身影拼凑起来。
她出来写的时候,她只有二十二、三岁,她一出来就是很好的,她跟有一些作家不一样,有些作家经过一些琢磨,或者是像学徒一样的,她没有,她一出来就是风华绝代的。
她的家庭的生活,特别是她的母亲,基本上是一种非常西洋式的东西,所以张爱玲的小说,应该是反应的是,一个非常洋化的,一个上海租界的世界,她把租界的文化,把它放在小说的背后,就是说把租界整个西方的大背景,放在小说的背后,正好像托尔斯泰,把整个拿破仑、法国文化,放在他的小说背后一样,前面所表现的是什么呢,是典型的上海小市民的生活。
张爱玲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说她生活在洋的世界里面,不忘土的中国文化,可是她在描写,土的中国文化的时候,又不忘她背后,是一个洋的现代性的世界,至少我的感觉,就是说,张爱玲的世界,是又非常的小,又非常的大,她摆在前面的是一些小摆饰,而这些小摆饰,它超越了上海,当时的一种现代的时空感。
她觉得女人是像大地一样,她最喜欢的女人形象,就是大地母亲,男人很喜欢改变,女人好像永远一日三餐,说即使是大毁灭之后,只要有女人在,这个世界会在女人手里面,重建起来的,还是这种日常生活的世界。
上海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无生存的目标。——张爱玲
内附精美小册子
《文人百年——二十世纪上半叶篇》(人物)
编辑推荐:
文坛巨匠,他们的思想、文字留芳千古,然而,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创作来源于他们的不同的经历,来源于他们的别样的感受。本片节选了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人,将他们传奇的一生进行久远的回溯与充分的展现。
在这里,您将跟同我们一起寻找他们当年的行踪,捕捉他们那一时期激烈的内心活动。另外,您还将发现百年前的中国具有想象之外的另一种风貌。
一.鲁迅、徐志摩、曹禺、老舍、巴金
二.朱自清、张爱玲、郁达夫、沈从文、萧乾
内容简介
1、巴金
巴金,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地主大家庭里,原名李尧棠,从1987年起,巴金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殊荣,意大利、法国、美国和香港都把文学的最高荣誉授予了巴金。然而,这位文坛世纪老人一生的经历比他的文学作品更富有传奇性。
巴金15岁给陈独秀写信,19岁出版《民众半月刊》,以《激情三部曲》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其中第一部《家》是以自己的家族背景所写的。他曾非常崇拜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早年去法国留学时还曾与两个被判处死刑的无政府主义者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经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并且主编了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他晚年所写的《随想录》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历史性都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1987年11月,北京图书馆举办了一个巴金文学创作六十年的展览,当时已经很少出门的女作家冰心坐着轮椅也参观了这个展览,在展览会上冰心说了这样一句话,巴金就像是一个热水瓶,外边冷,里边热。他忧郁的时候,正是他很自然的时候,而巴金痛苦的时候,也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冰心的这个比喻概括了巴金一生的精神状态。巴金这样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内心的激情在不断地燃烧,如果不写,我将无法得到安宁。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是受西方影响较深的一位……刚到巴黎时,巴金曾有过一段孤寂的时日,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行走在宽畅的街道上,他的心好像被关闭了,到处是无形的墙壁,巴黎圣母院传来的钟声,在他听来是一种悲鸣。夜里,当孤独感引出深深的乡愁,他就取出信纸,向远方的亲人倾诉他的心声。他漫无目的地走着,来到了卢梭的铜像脚下,巴金抬头仰望着这个屹立的巨人,悄悄地说了许多话。
很多老年人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安稳的,求太平的这样生活,可是巴老以身作则,把自己放到一个灵魂拷问所里去拷问。巴金晚年的灵魂,好像人格有了巨大分裂以后,重新弥合了。弥合以后,即使有完整的东西,中间又有一个裂痕,这裂痕是无法弥合起来的,但是形象是弥合起来了,这就显得特别悲壮感人。
他要写作起来,好像是有魂灵附身一样,他一写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他能够抓住所谓时代的命脉,鼓舞了或是诉说了,一代革命青年的他们的心声,在这点我想是,巴金的最重要的贡献。
我得奖受之有愧,我写作六十年的成绩并不大,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我写字也困难,行动也不方便,身体也不好,精力也不够,所以写东西恐怕不会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我就是最后要用行动来证明,我所写的、所说的这一生,到底我是真是假。——巴金
2、曹禺
曹禺,生于1910年,天性忧郁敏感。他10岁就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19岁就读完了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在23岁写出《雷雨》之前,他已经读过250部世界名剧。曹禺受到易卜生、奥尼尔和契诃夫等人的影响,在内心里他渴望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这个从小受到戏剧滋养的幸运儿,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献给了戏剧。天才的曹禺以他的经典作品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曹禺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在青年时期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被反复改编上演频率最高的戏剧。然而曹禺后期的作品却总是被人批判为主题先行,他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深入调查足足三个月,记了二十多本笔记,真诚地创作出了一部现在被当作反面教材的剧本——《晴朗的天》。
曹禺的女儿万方说:在曹禺所塑造的许多戏剧人物身上都有曹禺的影子。
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和情感,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和善恶更迭的人情,大幕已经落下,而曹禺却以他笔下那些已得到永生的人物,继续着他生命的演出。曹禺这个名字,已经被写在了中国戏剧舞台的天幕上。
青年时代的曹禺心目中的大学是清华,清华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民主的校风,使年轻的曹禺感到更加自由,在这里曹禺开始接触交响乐,他喜欢莫扎特的作品,他还学过巴松,但是因为演奏技巧太难,而没有坚持学下去。清华校园内的这座图书馆,应该说是曹禺戏剧创作的第一个温室。
曹禺向万方透露了,内心最秘密的梦想,他想成为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那样的作家。后来我(万芳)曾经把他这一段,关于他想当莎士比亚这一段,写到文章里了,后来我(万芳)把这文章给他看。……我一去,他说,你害死我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你怎么能说我想当莎士比亚啊,就我,就曹禺,还想当莎士比亚,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我说,你是想当嘛。然后他说,想当,对,我想当上帝也可以,可是不行啊。
我认为作为戏剧家的曹禺,到了《家》就结束了,以后他的意义,就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值得讨论的,同样一个背景下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各作家自己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沈从文是一种选择,巴金是一种选择,老舍是一种选择,曹禺也是一种选择。
用浅近的话,没什幺睿智,就是从我一辈子,一辈子经过吧,就感觉人很复杂,人的经历是千变万化,人是经过,经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从好到坏,从坏到好,尤其我现在病了,而且老了,许多事情都忘的精精光光,好的、坏的事情,记忆力都没有了。——曹禺
3、老舍
1899年,老舍出生在北京一户贫困的满族人家。老舍在中学里就显示出了写作的天赋。在英国伦敦东方大学任教期间,因为寂寞思乡,老舍开始在三个便士一个的作文簿上写对过去生活的印象。这些“写着玩”的东西得到新文学运动健将许地山的赏识,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
青年时期,老舍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建国后,老舍担任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许多重要职务,并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每逢这位老人的诞辰纪念日,人们都要把各种赞誉献给他。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幽默大师,他以描写北京市民生活见长。老舍的许多作品,特别是最成功的作品,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都是以北京为背景的。
一九九四年,踏访老舍生前的踪迹,仍令人心情沉重,尤其当你想到这个人,生前所拥有的声誉,想到他的非正常的死亡的时候。在北京我们时时看到他的身影,总觉得行走在他的作品的氛围中。胡絜青女士回忆丈夫老舍的文字,似乎蕴含着女性特有的沉静与坚忍,她在文章中写道,老舍从1924年开始写小说,到他1966年逝世为止,42年间从来没有中断过文学创作,说来有点儿意思,他一生写的几乎都是北京,但是他正式开始写作生涯,却不是在他的故乡北京,而是在伦敦。
北京很大,就在老舍那个时期,北京也很大,除了胡同以外呢,还有比如是富商,也还有大学,还有官场。但是这些呢,都不在老舍视野的中心,那么老舍事实上写的是胡同,胡同里的四合院,胡同里的杂院。他的经验范围是,北京这个地方的生活,北京这个地方的胡同里的生活,所以很自然的就有某种特殊的味道,他对这一点也越来越形成自觉,感觉到这应该是他的一个强项。
他提供了一种体验北京生活的,或者是描述北京的,这样的一种方式,这到现在还影响着很多人对北京的观察,对北京这个地方的文化的感觉和体验。
对旗人的描写,我觉得也提供了他小说中和他的剧作中一种历史的纵深。其实他在这种描写中,有一种凭吊的感情在里边,虽然经常用调侃的调子,但是里面有一种悲怆的东西,所以使得他的这些小说,……有某种丰富性。
老舍先生没有留下骨灰,后来的骨灰安放仪式,实际上是一次追悼和平反,家人为了纪念他,把他生前用过的一支钢笔、一支毛笔和他戴过的眼睛放到了骨灰盒里。因为他平时爱喝茶,又爱花,家人还把花茶中的茉莉花拣出,也放到了骨灰盒里,这几件东西就代表了老舍。
朋友们常常劝我不要幽默了,我感谢,我也知道自己常因幽默而流于讨厌,可是经过这两次的失败,我才明白,一条狗很难变成一只猫。——老舍
4、徐志摩
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Γ拭虾⒃浦泻椎取U憬D恕O群缶投劣谏虾;笱А⑻旖虮毖蟠笱Ш捅本┐笱А?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新月诗人”徐志摩逝于1931年11月19日,他是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身亡的。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知名度很高而又不寻常的人物,他如同一扇窗,让东西两方的人同时窥见了彼此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无价之宝。徐志摩的故事,不只是因为这个轰动并影响中国人心灵至今的故事是起源与英国剑桥,也不只是因为他的诗、他在文坛上的贡献和地位,更因为他在一个古老历史的国度里展现了执着信仰、追求真爱的年轻生命。
五零年代很多诗人,可能很努力的要表达一些东西,我们都觉得他们都好硬,他们都有一点点咬牙切齿的样子,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真是风流潇洒的,真是能够驾驭文字到,如所谓弹丸数珠那样的,恐怕很少人能够赶的上徐志摩。
当时他们只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把这个文言变成白话,但是没有想到,在诗的品质方面把它提高。总想到反正是一变成白话,大家都看得懂就行了。后来发现变白话,如果是不把它再提高,不把它再锤炼的话,它不是文学语言,所以它是有限度的,它的发展是有它的局限的。最后到了徐志摩,到了这个新月社的这批人,他们就希望把诗在白话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它的音乐性。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一架小型邮政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飞机上坐着神彩飞扬的徐志摩,但是济南上空的大雾,使得这架飞机撞山失事。
诗人徐志摩悄悄地走了,虽然他说,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但是人们并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会忘记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如果恋爱是艺术浪漫的人生,那么婚姻就是现实生活的人生,婚后的徐志摩,处于生活奔波和艺术追求之间,很难两全,所以他的飞,也可以说是逃,最后却是戏剧性的结束了光彩夺目。但是稍显短促的一生,他如此辞别了人间,恢复了自由,也给文学的天空,留下了一片水晶似的光明。
我的心灵,是用来保持生命中成功的狂喜,但如雨果所言,我们是有罪的,处以无限期缓刑之死刑,期间有中场时间,有些人在混混噩噩中渡过,有些人以热情渡过,最聪明的是像孩童般的,游走于艺术及歌曲中,因为这是我们延长,这中场喘息时间的一个机会,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这高度的热情,可给我们狂喜的快感及爱的忧郁。——徐志摩
5、萧乾
萧乾,原名萧秉乾,北京人,蒙古族。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兼旅行记者。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及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五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 (Ulysses),更z槭廊怂⒛浚谥泄胧飞暇哂欣锍瘫囊庖濉?
萧乾一生兼小说家、散文家、副刊主编、战地记者及翻译家等多重身份,构成了其多姿多彩的人生,他常自喻为“不带地图的旅人”,因为“没有地图照样走路,而且会更不平淡,更有趣”。萧乾一生就凭着一支笔采访了丰富的人生!
1939年8月31号,一位29岁的中国人踏上了开往英国的轮船,这一天正好是希特勒>Q定攻占波兰的日子。第二天,欧洲大战爆发了!于是,中国有了自己的亲临二战欧洲战场的战地记者--萧乾!他自称是一个不带地图的旅人,而且他认为,没有地图也可以走路。而且会走得更不平淡、更有趣!
恐怕没有比传奇更恰当的形容词来描写萧乾的一生了。这位出身贫寒的蒙族后裔一落地就没见过父亲的面,11岁的时候,母亲跟着去世了,使他彻底的成为人间孤儿。萧乾以半攻半读的方式在崇实学校断断续续地上了十年学,他曾到北新书局当练习生,后来远赴英国教书和研究,他亲身经历过欧战,采访了波斯坦会议,纽伦堡审判以及联合国的成立这些刺激的头条新闻。
对于一个北京城守门人的儿子来说,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旅,怎是当初料想的到的呢!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变量与未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创造的可能,与冒险的刺激。
萧乾的一生不断有这种机遇,这种际遇很难说是好是坏,但是他恰恰是在一个非常有传奇性的关键时刻,有他的身影。
人不带地图就拥有无限的可能,这样脚步停止的地方才会是终点,不带地图的旅人,也许会比别人多遭遇一些意料不到的艰难险阻,但是却比别人更多地阅历了人世间的瑰丽风景,不带地图的旅人会说,我无法掌握自己如何去死,但我能掌握自己如何去生活,他会把自己走过的脚步连成线,画成一张地图,
这张地图不是要带在身上,而是存放在心里的。
我觉得我的晚年很幸福,我这个人的物质欲望不大,你们来看,你们这几位,我的房间都坐不了,屋子小,等等,我的物质欲望不大,我就希望有一个小天地,可以写东西。
我觉得我还是对了,怎么能按着书本来做人呢,所以我说我不要地图。——萧乾
6、沈从文
从士兵、到文学家、学者,从湘西到北京,作家沈从文用他一生的创作,向世人描绘了一个美得让人心碎的奇异乡土世界。
沈从文,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他以 “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有某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特别,在于阅历本身的特殊性,也在于他的整个文学经历的这种特殊性。他自己有一句话,很能够代表他的特点,他说,我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派。作家沈从文一生努力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个人化的原始王国,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小学毕业的沈从文是个天才。而他自己却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耐烦,耐烦是湖南人的一个说法,意思就是不厌其烦,而这也许正是沈从文,成为一个大作家的原因。
1902年生的,1988年去世的,一生有八十六年,实际上,他这一生是追求人性的一生,追求一种美好的,一种素朴的人性。他在小孩的时候,不肯读书,一种儿童的天性,要尽量让它张扬让它发挥。那时候小时候他读私塾,后来是新式小学,他也不愿意,到小学毕业,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他不是一个很用功读书的孩子,而是个野孩子,所以呢,他就要逃学,利用逃学的时间呢,他就接触大自然。
很多年以后,年纪大了,见的也多了,回过头来看,我们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情,我们排斥的,拒绝的,有些是很宝贵的东西,现在我在整理他的遗着,遗留下来的书信、史料,编辑全集,这个过程当中,每看一些东西,就越来越感觉到,我们不了解他,到后来,中国人再来认识他的时候,我也有这样一个过程,我还需要重新认识他,我们这么长的时间,这么不了解这样一个人,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是事实。
他其实是一个,很强烈的理想主义者,他觉得应该建立一种比较理想,比较健全的一种人性,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他的作品,他自己也说,我的作品也是带着梦的色彩,他写《边城》并不是对古老中国的复原,他其实他也是作梦,他一路追寻到少数民族,到民间文化,到乡土中国,甚至到神话传说当中去寻找。
像他用田园牧歌式的写法,他写着这样一个人间的故事,写着这些日常的故事的时候,其实宗法式的社会里,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他自己的作品里,不断的写到这一点,他感觉到这个问题,可是他仍然最后的结局,是要处理的非常美的,他把它处理的非常美,为什么呢?我觉得他是一种对抗,他是对一个现代性的对抗。
生活中有很多偶然,而在生命中比理性,更有力量的是情感,一个人的一生是由偶然除以或者是乘以若干的情感来完成的。——沈从文
7、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他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1902年赴日本学医。但后来他意识到医学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救不了人的灵魂,于是他弃医从文。
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一位作家,郁达夫曾这样断言,鲁迅虽死,其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存。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中,最能深入探讨民族心灵黑暗面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国民阅读调查,在被提名的170位现当代作家中,鲁迅位居榜首。
鲁迅不愿意别人曲解和误读他的作品,因此也不要别人为他作传,他曾说他看见自己死后有一只苍蝇停在他的脸上舔着他的鼻尖,于是他恼怒地说,阁下,我不是什么伟人,你无须到我身上寻找作论的材料。
可是鲁迅他投入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动机,还有另一个自救的动机,所以仔细分析,他对救人的这一套主张,他的看法的话就要比他们复杂。他最有名的一个说法,就是所谓铁屋子的说法。钱玄同劝他要唤醒大众,他就反问他,如果大众昏睡,是在铁屋子里昏睡,这个铁屋是万难打破,当你醒过来以后,发现无路可走,那不是更痛苦嘛,还不如安静的,让他们昏睡过去算了。然后钱玄同就拿一句话来反驳他,既然醒过来,就有可能打破铁屋子。鲁迅想一想也对,可能性谁也不能排除。鲁迅终究是投身.群埃强梢韵爰诖蚱破铺葑拥模飧錾厦婵捶ㄊ遣灰谎摹?
鲁迅用一种寓言的文体,创造出一个寓言式的人物,而这个人物连名字都没有,所以叫作阿Q,根据周作人的的研究,这个Q就是一个脸,脸后面有一个辫子,Q要用拉丁文的写法,就是没有眼睛的脸,后面有一个辫子,也就是说他描写的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中国人。
我认为鲁迅是在五四时代,可能最重要的一个作家,假如新青年杂志的时期,没有他的这些小说创作的话,新文学运动是假的,是空的,因为只有观念,真正使得新文学运动,可以落实,而且动人。
我一直觉得鲁迅是一个,基本上他是一个中年的作家,而不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所以他的基本创作的心态,事实上是不合乎五四的要求,因为五四是新青年的文化,不管年龄多大,你的文体写的是,还是一种新青年的模式,口号式的模式,而鲁迅的东西,越写越中年,越写越彷徨,甚至略带一种他叫做一种忧郁,一种孤独的气氛。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记我,管自己生活。——鲁迅
8、郁达夫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儒医,算得上是书香门第。郁达夫曾在日本求学十年,生活行为或创作都受到日本很深的影响。
上海,是郁达夫崛起于文坛的地方。在北伐战争时期,他的创作进行到高潮。1927年,郁达夫开始主持文学社团“创造社”的重大事务,并先后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及《新消息》(月刊)。
郁达夫是五四最开始时期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之一的重要代言人。奠定他文学地位的,基本上都是他31岁以前的作品。郁达夫的一生充满着浓生的悲剧色彩,他的情感生活和文学创作,常常让我们联想起,颓废和浪漫这两个词汇,他把自己病态的生命献上反叛的祭坛,让世人感觉到他的率真和勇气。
郁达夫我觉得是另外一个,五四文学重要的现像,而这个现像我们在传统文学史上,完全忽略了。郁达夫代表了五四最开始的时期两个重要文学流变,他是一个重要代言人,郁达夫的澎湃激昂,郁达夫的浪漫而不知道节制,可以说是寓言了以后,巴金以后那个强烈的浪漫传统。
郁达夫在自传里写到,两年的蛰伏已经把我的恋乡之情完全隔断。1913年9月,在北京供职的大哥郁曼陀东度日本考察司法,郁达夫决定跟随兄长赴日本读书,郁达夫这一去,从此远离家乡,尽管他又回乡娶过亲、避过难,但在精神上他就再也没有回去。只是富阳的老家,还有一个人,他的结发妻子孙荃,到死还在痴痴地等他回来。
郁达夫的性完全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他的性里面你看到的没有喜悦,本来性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可是在他来讲,完全是一种忏悔,他又克制不了,于是就在那种,挣扎跟矛盾的夹缝里面,他(是)找不到出路的一个人。
五四那一代,比他早的几个像鲁迅、茅盾,都是以一种客观的身份,作者都隐在幕后来写别人,来嘲笑别人,或者是说批评别人批评社会,好像你不觉得作者自己有什么问题,所以,郁达夫是第一个自剖的作家。
他在这段时间,曾经有两句很有名的诗,就是,曾因酒醉鞭名马,只怕情多累美人,这是非常有名的诗,事实上就写出他当时,实际生活的一个写照。用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对金钱他也是这样的,把钱放在鞋子底下要践踏,就说你压迫了我,我现在来压迫你。他曾经不只一次地,跑到马路当中,对着汽车,用手比着手枪,说,我要枪毙你们,对有闲阶级,对强权一种反抗,这种反抗表示,有的时候是用很戏剧性的,很奇特的一种方式。
我不是什么斗士,只不过是一个作家。——郁达夫
9、朱自清
1898年,朱自清出生在江苏东海县的普通官宦人家。由于父亲怀疑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朱自清仍然在私塾中读经集古文和诗词歌赋,这一切都给他后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19年,朱自清,开始了他的新文学创作。《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是朱自清的第一篇散文创作,受到文学界空前的赞誉。朱自清自己也从诗人转变为散文作家。在毛泽东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这篇著名的政论文章里,不点名地提到了一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中国教授,他正是朱自清。
《背影》,是朱自清酝酿了八年之久才写出的一千五百字的精致散文,他与父亲朱洪军也成为20世纪中国最典型的父子关系板例之一。《荷塘月色》这篇凄美的作品,不断滋润着年轻学子的心灵,朱自清成为清华校史里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在京浦铁路南京浦口车站的月台上,我们试图追寻曾在万千人脑海中重现过的那一袭《背影》,透过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永恒背影,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笔尖散发出来的人性力量,也重新回到朱自清所处的那个新旧文化更替的特殊年代。
仅仅是对一位年迈的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这样平凡场景的描写,却让每一位读过文章的人,都有永不褪色的感动。除了靠朱自清细腻的描写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定格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一幕有意味的场景,一个丢了官欠了债的落破父亲,一个风华正貌的青年学生。在代表一种新效率、一种新文明的火车铁轨旁边,那一袭告别的《背影》,无疑是一个生动的文化写照。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好象是一个中国的读书人,当然已经向世界文化开放了,他是一个温厚的教师,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又是为人子而有孝心的,所以他的艺术人格,又是一种型态。
从周作人到朱自清这些人,他们为什么想要从中国传统文学之中去找,找出白话文学的源头,我觉得这个里面是要清理自己。所以朱自清虽然写这些散文,可是他也想要说明,说明我们这种散文跟中国古代,那种我们所打倒的这种言志的,那种受到儒家影响的,要文以载道的那种,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另外一种文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进行文字书写的时候,一种新的安身立命之道。
朱自清的特点,是许多感情写的过去,许多许多事情,经过很多年以后再写,不是马上就写出来,他经过记忆罗网的筛选,经过感情的沉淀以后,那么写出来以后,它是真情的东西。
弥望是恬恬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彷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朱自清
10、张爱玲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对于张爱玲来说,她生命最灿烂的时期就在上海,上海是她的舞台,她在那里一鸣惊人。
1942年,在香港大学读书的张爱玲,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断学业回到沦陷了的上海。在这个孤岛上张爱玲以写作谋求生路,一年之内发表了8篇作品,到年底,张爱玲已经是上海最红的女作家。张爱玲在上海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出名了,那是小说《第一炉香》。1944年12月,上海兰心大剧院,根据张爱玲的成名作品《倾城之恋》改编的同名话剧在这里上演。1945年,散文集《流言》出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出版四天就再版,从她为小说集《传奇》设计的封面,就能隐约看出传统通俗小说代给她的影响。
1994年6月张爱玲出版了回顾一生的照相簿《对照记》。她用自己一生中残存下来的照片图文对照地写成了绝笔之作,是十八本全集里的第十八本。或许这是张爱玲的苦心安排,她要用张爱玲的方式,为我们留下最后的线索,让我们好像玩拼图游戏一样,穿越时光,从各种角度把她的身影拼凑起来。
她出来写的时候,她只有二十二、三岁,她一出来就是很好的,她跟有一些作家不一样,有些作家经过一些琢磨,或者是像学徒一样的,她没有,她一出来就是风华绝代的。
她的家庭的生活,特别是她的母亲,基本上是一种非常西洋式的东西,所以张爱玲的小说,应该是反应的是,一个非常洋化的,一个上海租界的世界,她把租界的文化,把它放在小说的背后,就是说把租界整个西方的大背景,放在小说的背后,正好像托尔斯泰,把整个拿破仑、法国文化,放在他的小说背后一样,前面所表现的是什么呢,是典型的上海小市民的生活。
张爱玲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说她生活在洋的世界里面,不忘土的中国文化,可是她在描写,土的中国文化的时候,又不忘她背后,是一个洋的现代性的世界,至少我的感觉,就是说,张爱玲的世界,是又非常的小,又非常的大,她摆在前面的是一些小摆饰,而这些小摆饰,它超越了上海,当时的一种现代的时空感。
她觉得女人是像大地一样,她最喜欢的女人形象,就是大地母亲,男人很喜欢改变,女人好像永远一日三餐,说即使是大毁灭之后,只要有女人在,这个世界会在女人手里面,重建起来的,还是这种日常生活的世界。
上海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无生存的目标。——张爱玲
内附精美小册子
其它发布人:中国管理资源网
相似教材1
音像教材分类
专栏人物 更多
- [舒化鲁] 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 [舒化鲁] 管理授权与职业经理人阶层
- [舒化鲁] 企业内部的五种人
- [舒化鲁] 职业经理人的薪资该怎么定
- [舒化鲁] 成本控制,意识比方法重要
- [钟永棣] 涉嫌构成诈骗罪之HR好心协
- [钟永棣] 企业解雇行为违反内部规章制
- [钟永棣] 缺席判决,用人单位任性也没
- [钟永棣] 违法解除能否100%恢复劳
- [钟永棣] 拉横幅维权,劳动者被无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