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工作—员工学习篇·与企业共赢

产品介绍
名称: 《忠诚·工作—员工学习篇·与企业共赢》
作者: 李涛
出版日期: 2007年6月7日
类型: 6碟装VCD
出版社: 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
价格: 480
一、讲师简介
李 涛,南京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MBA课程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师资协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涛博士广泛地研究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咨询和培训;在企业管理等方面有多个成功的咨询案例;先后在数家咨询公司任咨询师、首席咨询师。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顾问。在全国各地经常讲授的课程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相关课题以及执行力、项目管理等相关课题。
为联想集团、海尔集团、青啤集团、海信集团、深圳中兴通讯、新疆塔里木油田、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检察院、国家质检总局、宝钢集团、黑龙江中小企业局数百家等知名企业或政府设计并实施系统培训课程。李涛博士的咨询式培训风格受到众多学员的欢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先后出版了《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多部著作,出版了《高绩效管理》教学光盘(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二、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变迁与心理变革,一个人终生服务于一个组织的比率越来越小。频繁的跳槽,使很多人陷入了迷茫,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对于员工来说,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密切联合起来,培养自己的忠诚度,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组织实现共赢。本课程有助于帮助您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与企业走向双赢。
三、课程大纲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2. 职业素养的标准
3. 知名企业职业素养的提法
4. 员工如何提升职业素养
5. 员工的职业化精神(上)
6. 员工的职业化精神(下)
7. 组织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8. 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四、适合人群
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领导、企业董事长、总裁及高级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
※ 忠诚,是员工与企业走向共赢的唯一途径!
作者: 李涛
出版日期: 2007年6月7日
类型: 6碟装VCD
出版社: 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
价格: 480
一、讲师简介
李 涛,南京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MBA课程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师资协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涛博士广泛地研究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咨询和培训;在企业管理等方面有多个成功的咨询案例;先后在数家咨询公司任咨询师、首席咨询师。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顾问。在全国各地经常讲授的课程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相关课题以及执行力、项目管理等相关课题。
为联想集团、海尔集团、青啤集团、海信集团、深圳中兴通讯、新疆塔里木油田、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检察院、国家质检总局、宝钢集团、黑龙江中小企业局数百家等知名企业或政府设计并实施系统培训课程。李涛博士的咨询式培训风格受到众多学员的欢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先后出版了《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多部著作,出版了《高绩效管理》教学光盘(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二、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变迁与心理变革,一个人终生服务于一个组织的比率越来越小。频繁的跳槽,使很多人陷入了迷茫,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对于员工来说,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密切联合起来,培养自己的忠诚度,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组织实现共赢。本课程有助于帮助您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与企业走向双赢。
三、课程大纲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2. 职业素养的标准
3. 知名企业职业素养的提法
4. 员工如何提升职业素养
5. 员工的职业化精神(上)
6. 员工的职业化精神(下)
7. 组织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8. 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四、适合人群
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领导、企业董事长、总裁及高级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
※ 忠诚,是员工与企业走向共赢的唯一途径!
李涛精品课程系列发布人:中国管理资源网
相似教材1
音像教材分类
专栏人物 更多
- [舒化鲁]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 [舒化鲁]管理授权与职业经理人阶层
- [舒化鲁]企业内部的五种人
- [舒化鲁]职业经理人的薪资该怎么定
- [舒化鲁]成本控制,意识比方法重要
- [崔涛]新产品如何才能“火”起来?
- [崔涛]中国民族品牌奢侈化的“人造
- [崔涛]农产品品牌化征程:一切从“
- [崔涛]双品牌连锁魔式:“鬼”见愁
- [崔涛]品牌第一课:将“爱”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