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企业组织新动向

 370

为什么董事会非改革不可?

  谁都知道,世界很多企业的董事会流于形式,能很好发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并不多。是什么使董事会不能很好发挥决策作用的呢?

  1、董事会已不能代表股东利益。董事本应从股东利益出发把握决策方向、尺度和内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董事的产生,不是以真正能为股东谋利益的能力和贡献大小来选任的,而是从资历、地位、代表性来确定的,这就背离了董事会的基本职能。

  2、董事会成为变相的企业领导班子。更多的董事是企业领导人,他们身不由己的代表企业领导人的利益。当与股东利益一致时没有问题,与股东利益不一致时,只能按领导班子意图办事,这就缺乏客观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3、董事会中旧有成员比例很大。只要没有大错误,大家印象好,董事就会连任。董事会一般不会推倒重来,重新洗牌重组。这就难免保留一些老气横秋、不思进取、不愿改革的人,这些留用几任的董事,使董事会也陷入不思进取而停滞不前的地步。

  4、董事会主要领导不愿听取反对意见。久而久之不说话、只举手的董事也就多了,甚至有人在董事会上睡觉。因为参加走过场的董事会没有激情。

  5、董事会有开会前先做“工作”的习惯。先与少数人交流情况,甚至已寻求到统一的意见,这就使董事会在决议时没有讨论气氛,这样的董事会已名存实亡,已不是“民主决策组织”。


  6、在董事会成员中缺乏来自工作第一线的人。因此它反映的不是现场的呼声,更不能掌握全面真实情况。这就难免使企业面临险境而不知。

  总之,没有一个能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董事会,是企业极大的不幸。此时董事会已成为维护小集团利益的组织。

  需要什么样的董事会?

  现有董事会的问题已很明显,但如何改革已是当前企业关心的大事。绝不应该让毫无生气的董事会进入21世纪,这已成为欧、美许多国家企业的共同呼声。

  现在,美国企业董事会从认识上、思想上提出了“长期时价总额主义经营”新观念。

  这个理念原则,是防止企业经营者出于个人业绩考虑而执行“近视的时价总额主义经营”。美国经济在80年代陷入困难,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美国人从而提出了如下改革:

  第一、增加独立董事。由于他们不是企业的人,更不在企业领导岗位上,这就使他们能做到客观决策,使企业经营能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有变革创新精神,有应变能力。此外,在员工中要保持年轻人在数量上的主力位置,尤其注意,女员工是很有“战斗力”的。这已成为企业新的共识。

  第二、建立执行董事制度。执行董事是公司专职董事,如总经理等,他们不只对业务负责,更要对股东利益负责。他要保证做到如下6点:

  1、外部董事(独立董事)要占董事席位一半以上;

  2、要与外部董事一起与股东举行定期(一般一季度)会议,交换意见与信息;

  3、对顾客是否满意进行半年或一季度的舆论调查或与顾客会面,有了结果,研究改善措施;

  4、每半年举行一次员工会议,听取意见和信息,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5、每季度与交易对象交换意见,研究改善措施;

  6、利用电子邮件等一切手段,征求外聘董事、顾客、股东、员工和交易对象的意见,这是缩小企业管理与现场距离的最好办法。 




 新动向 动向 世纪 组织 企业

扩展阅读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