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币被指变相成为法定货币 工资发Q币惹事

 作者:林丰蕾    674

 4月28日,搜狐IT在腾讯QQ会员专区看到腾讯两则招聘启事,该启事称,QQ会员记者团将招聘记者和美工共15名,而给予的工资报酬则是Q币。

  根据腾讯的声明,QQ会员记者团隶属腾讯公司QQ会员产品下,负责对腾讯公司QQ会员核心产品的最新动态作及时、公正、全面的报道与传播,以促进客观活跃的用户交流,让更多用户透过记者团更深入的了解腾讯的产品文化。同时,腾讯的招聘启事也提出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比较严格的申请要求和工作要求。

  而法律界人士则认为,这一招聘行为严重违反国家劳动法。

  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瑛表示,腾讯一旦与员工发生雇佣关系,都必须向其支付法定货币,而Q币不是法定货币,因此这一招聘行为严重违法。

  《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8]489号认为,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另外,张瑛也认为,即便此次招聘的人员很多是兼职的非全日制员工,根据《劳动法》规定,双方也应当订立口头协议,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不得约定试用期;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而腾讯的这一招聘的启示,上述原则几乎都不符合。

  上海市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认为,如果腾讯没有将兼职人员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将造成国家税务损失。他认为,Q币不是法定货币,但能购买一些腾讯公司的增值服务,具有一定的价值,发放Q币可以看成是特殊形式的发放实物。腾讯使用特殊的实物——Q币购买了兼职人员的服务,那么兼职人员还有一个缴纳所得税的问题,腾讯作为实物发放人,在法律上属于代扣义务人,应向相关的税务机关进行申报,为这些兼职人员按照Q币的实际价值交税。

  同时,腾讯以Q币代替工资的行为也再次引起了关于“虚拟货币冲击国家金融体系”的争论。

  有网友认为,腾讯向兼职员工发放Q币作为报酬,是变相承认Q币是法定货币;腾讯自己构造了一个虚拟王国,而在这个虚拟王国中的虚拟货币却可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一种等价的报酬,这会对国家的货币和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2006年,一位叫杨涛的学者在2006年第7期的《法制与新闻》上发表文章称,“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一旦与人民币可以兑换,其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如果Q币等虚拟货币商家无限发行,势必会冲击我国的金融秩序。”由此,引起“Q币将冲击国家金融体系”的争论。

  但同时, 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则表示,目前不需要对上述事件太过紧张。首先需要搞清楚腾讯的上述招聘行为是集团层面有计划的行为,还是仅仅一个部门的小范围的常识行为。上述现象的影响还需要继续观望。

  截至发稿时止,搜狐IT尚未得到腾讯方面对上述事件的说明及回应。
 相成 变相 惹事 定货 法定 腾讯 货币 工资 成为

扩展阅读

辅警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转正? 我们常说的,一般是重大立功转正,或者是参加公务员事业编招录考试;而这其中,参加公务员事业编招录考试进行转编的比例更多一些。 但随着社会对于辅警这个群体的关注,针对

  作者:王晓楠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今年夏天,我们的新杂志《全球商业经典》问世,能够在这个新平台上和志刚同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同为传媒人,志刚这几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当下中国活跃的企业家群体的采访和记叙之中,《人生:中国首部商

  作者:李志刚详情


很多人从小就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但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达到警察的招录标准,这也导致不少人为了实现梦想,都把就业的目标放在辅警岗位的招录上。 辅警是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辅警每日工作与正式人民警察无

  作者:王晓楠详情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社会在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在加深。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界限、务工迁徙导致的地域界限、人与人差异化的观念界限、新科技的沟通方式界限、不同生活压力形成的心理界限等等,这些界限导致了相爱相守的亲情渐渐变得陌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