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国的经营和治理

 作者:张曙光    344

  正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各国的商家都把眼睛看着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都要到中国来投资、淘金、寻宝,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样,中国又是一个网络大国,中国网络和网民群体的增长也是最快的,特别是以网易、新浪和搜狐为代表的网络公司,经受了网络周期波动的考验,找到了自己的经营道路和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丰厚的盈利,因而成为一块投资的热土。于是出现了新一轮股价飞涨和扩张重组的局面。去年,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市场一路走高,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飙升了81%,稍低于1999年纳斯达克市场86%的涨幅,其中,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的涨幅在220-420%之间。一直被视为老三的网易,股价竟然摸高到了令人咋舌的72美元,同时也把年轻的丁磊送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榜首。2003年12月9日,做旅游订票服务的携程网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大幅上扬,收盘价比发行价上涨15.94美元,涨幅高达88.56%,较开盘价上涨9.93美元,上涨41.36%,达到33.94美元,一举成为3年来纳斯达克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与此同时,美国的网络巨头雅虎和eBay也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雅虎花1.2亿美元收购了从事网络实名业务的3721公司,而eBay则以1.5亿美元入主中国最大的商务拍卖网站易趣公司。不仅如此,一些网络公司纷纷成功上市或者准备上市,一些没有上市的公司也吸引了一批机构投资者进入。例如,慧聪国际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一亿多元。上海盛大网络凭借其过人的网络游戏运营能力获得了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不仅在网络游戏业,而且在整个互联网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中,这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海外私募投资。据统计,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的总量大幅攀升,共有170多家企业获得投资,总投资金额约为9.9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年投资量的总和。更为可喜的是,2004年继续延续了这一形势。王志东的点击科技、马云的阿里巴巴、当当网的俞渝,还有张向宁等,接连迎来数目不菲的投资。从李嘉诚麾下的TOM集团中分拆出来的TOM互联网,也在纳斯达克和香港创业板双重上市成功,灵通网为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股8470万美元进行市场宣传,而据知情人士称,腾讯和盛大网络也计划在香港主板市场和纳斯达克上市,分别计划募股金额在2亿美元左右。可见,在当今世界上,资金并不是一种短缺的要素,只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超群的能力,能够找到好的盈利丰厚的投资项目,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是不成问题的。不过,需要再次提及的是,在年初评论搜狐年报时,笔者曾经指出,高处不胜寒,冷热本无常。网络热的升温值得三大门户网站以及所有中国在外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注意。网络公司也不可给永远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帆风顺,旗开得胜,即使不会再度重演上世纪末网络泡沫破灭的故事,也会遇到别的不测风云,急流险滩。因此,笔者以为,夯实自己的基础,拓宽自己的道路,任凭风云变幻,认真冷静应对,才是制胜之道,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


 与现实世界和平面媒体有很大的不同,网络世界的确是一个自由世界。在这里,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终端,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和任何组织机构的批准和同意,都可以发布和接收信息,自由议论,自由交往,自由发生联系。尽管国家设置了一些网络警察和监督网站,不断地删除网上发布的某些信息,甚至有关当局勒令网站在规定时间内删除某些信息,否则以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相威胁,但结果仍然是挂一漏万,费力不讨好,这里删除,那里又发布出来,而且只要是重要信息,删除的结果不仅引起了强烈的反感,而且是传播得更广更快。这是值得人们认真反思的。须知,网络世界的秩序与市场秩序一样,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而不是一种人为的组织秩序,网上活动基本上一个私人领域,人们分散行动,各有自己的分立知识,各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也有自己追求的不同目的,网络秩序就是在人们的自主行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换信息的场所和平台,人们发布和接收什么信息、什么时候发布和接收信息、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发布和接收信息,是网站的经营管理者和政府部门无法掌握的,而网络的传播又是十分迅速的,一旦上网,就会立即传开,任何一种监管都是事后管理,其管理基本上是无效的,采取强制性的压制和取缔措施,不仅有悖于现行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条款,而且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不仅如此,网上和网下是紧密相连的,网下平面媒体的政府管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网上发泄的一个原因。因为,社会上的矛盾,对现实的不满,心理上的不平衡,总得有一个宣泄的渠道。所以,与其在网上监视和彻查、屏蔽和删除,做这些做不到,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如逐步放开网下的管制,创造一个言论和思想自由的宽松环境。需要加强的倒是如何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因此,与其强制性的围追堵截,不如设置一般性规则以及提倡业者和网民自律。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互联网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大量问题。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比如,互联网上制造的大量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浪费了大量物质资源,而且占用了人们宝贵的时间,增大了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机会成本。这是每一个正常的网民都非常讨厌和坚决反对的。虽然垃圾永远不可能完全消灭,但减少垃圾的生产和为害则是可以努力为之的。这就为实施一般性规则以及网民和业者自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核实难题,或者说,在虚拟空间中虚假信息核实的不可能性,这就为网上欺诈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可能。这不仅要求人们对于网上交易保持十分清醒和高度警惕,采取多种途径印证和鉴别,真正明白虚拟世界本身的局限性,在很多时候需要回到现实世界,而且更突显出诚信的重要。这与市场秩序是同一个道理。


  网络不仅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将会成为同一个地球村的村民,对网络的依赖会更大。因此,网络安全就成为网络经营者必须关注的头等大事,也与网民的利害休戚相关。其实,攻击网络的黑客并不可怕,也不见得全是坏事,其与网络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情,黑客的攻击是网络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对黑客的攻击,一方面需要研究和掌握黑客活动的动向和规律,做到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另一方面,需要精心维护,及时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危及网络安全的隐患,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燃。


  网络王国是一个神奇而玄妙世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大脑,网络天地是一片可以自由耕耘而收获颇丰的沃土,等待着人类的进一步开发和创造。

张曙光
 网络,大国,经营,治理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置应慎用警力最近“警察深夜上门”又引发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湖南永州宁远一位市民曝光当地某乡政府上班时间大量缺岗,引发网络舆情。8月20日,该市民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量很大8月13日,新华视评发布《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8月14日,新华社快看 发布视频评论《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中央媒体连续发声,直指目前舆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湖南湘阴肖新良“翻案”的舆情治理启示2025年6月25日,随着湖南省高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历时2年,3次审判,湖南湘阴肖新良终于迎来“翻案”。事件的起因是2023年7月,当地政府推动的市政改造工程中发生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