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路在何方
作者:李锋 188
在两个多月前举行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传出了一个数字:中国现在的软件人才缺口高达30万。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PC市场和新兴IT制造业基地相比,中国的软件产业步履维艰,在其发展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和一些软件大国相比,中国的软件产业仍然处于做服务的底层。从一些枯燥的数字中可以得出,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与IT界传统的参照系印度相比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未来几年这个数据还存在拉大的可能。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软件业究竟路在何方?
中国软件产业不走“本本主义”
IT界普遍的说法就是人才架构的不合理导致国内软件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国内软件业要想跻身于一流的软件大国,必须要先解决人才问题。另外,资金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市场不完善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原因。然而,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是国内的软件业亟需面对的课题。
众所周知,国际软件业存在几大模式:以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美国模式,以定制开发为主的日本模式,开发服务出口的外向型的印度模式,以中间件产品出口的爱尔兰模式和以色列模式,最后是以数据加工服务出口的东南亚模式,中国的软件产业一直在其中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由于自身条件和其它国家的差异,中国软件产业不可能单纯的照搬某一国家的发展模式,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结合它们现成可行的经验和自身的环境来选择发展模式才是最重要的。在国内市场,最可行的做法还是走标准产品和服务的美国模式。中国显然没有定制加工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因为这个模式需要软件企业在前期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投入,即使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而成立项目组,然后在分工细化也不是一个平均30人的中国软件企业所能负荷的。在国际市场,爱尔兰和以色列的中间件模式更适合当今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国的软件企业中人才数量不足,学历偏高,做大规模的系统集成显然不切实际,相对来说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规模较小的中间件无疑是中国软件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好通道。以前国内的一些软件企业曾经尝试软件外包,但是真正成功的只有中软和东软几家。显然,在进军国际外包市场上,中国软件业以外包业务作为赢利目的的思维方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支持这一传统理念赢利模式的外包公司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战略布局,否则,这也许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行业危机。
中国软件业发展以人为本很重要
另外,人才结构布局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瓶颈”。传统院校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中国软件企业的人才缺口已经大于现有的在职员工的数量,做一些大规模的系统集成显然是捉襟见肘。另外,尖端人才与普及性人才都少,在构成上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Architect(架构设计师) 、SD(系统设计师)、 SA(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蓝领的短缺现象尤为严重。高等人才的抢夺必然会造成人才架构的严重失衡。企业的命运靠一两个人维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是中国软件业普遍存在的事实。我国软件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大材小用问题。许多软件企业大量使用高级软件人才从事初级程序员的工作,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也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使得大多数软件企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分工体系,不能形成工厂式运作和标准化生产,从而影响了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业内非常普遍的看法就是中国的软件业处于初级阶段,用技术和标准化产品显然吸引不了顾客,想要溶入国际市场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渡时间里,人力密集的部门开发的产品会占企业收入的很大比例。因此,“软件蓝领”的作用凸显。北大青鸟APTECH、连邦就是看到了其中蕴涵的巨大的商机,举办软件蓝领工人培训,最终取得了成功。由于大批软件的进驻,中国的软件业除了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之外,还可以促进软件企业真正采取工厂式运作并形成标准化,以形成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因此,中国软件产业想要形成金字塔形的人才良性架构,借以摆脱现在行业以做服务为主的状况,就必须要壮大软件蓝领队伍,他们才是未来中国软件产业的中流砥柱。
谁来疏通国内软件行业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不畅也是国内软件行业面临的难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极度的不健全,和境外的金融市场沟通不善,使得软件企业在上海深圳上市困难,境外融资基本无望。另外,国内的软件企业很难得到风险投资商的垂青,这无疑会阻碍软件企业的开发投入,一些大规模的系统集成往往由于资金的限制而不得不放弃,失去了很多订单。于是,在呼吁健全的国内资本市场之外,国内许多软件企业纷纷转向上市前的私募融资,他们所要承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今后的决策产生影响。
中国的软件业想要改变做服务--软件产业最底层的境况,和国外的跨国公司抢夺订单,除了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之外,资金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市场不完善也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软件业普遍存在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这样的保护伞只会使国内软件产业丧失竞争意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外力因素上,努力搞好自身的良性运转才是中国软件业摆脱低迷的唯一出路。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4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8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3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7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9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