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阮晓东    337

  五问:外部条件如何培育?


  一个产业要获得发展,仅仅具有独创性的思想是不够的。除了融资条件外,产业的外部条件包括政策与法律制度条件、产业集群环境条件、社会中介服务条件、社会创新文化氛围条件等。在这里很多人在问,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外部条件如何?够健康吗?


  首先看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包括现在的中产阶级以及青年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富于个性与创造力,享受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开始成为此产业的创造者。另外,目前网络已经极大地介入到人与人之 间的交流互动中,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和传播。文化和互联网技术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的同时,我们也可看到这种交流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同时这也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人们对新闻、电影、图书、图片的获取途径已经细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扩大了这个产业受众的范围。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扩大。以获取网络信息为例,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中国手机游戏用户累计规模达2.8亿人。


  但是受众人数规模的庞大也许只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外部条件已经完善。以产业集群环境条件来说,产业园作为重要的产业集群载体,但它们的规划却趋于相同,鲜见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身影。以动漫产业园来说,北京、上海、杭州、大连、深圳、广州、重庆都在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但多数却没有盈利的迹象。有的动漫基地成了变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更多的企业因为侵权和盗版行为而苦恼不已。


  而从产业链的布局来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联合推动,这样才能推动主要的利润在“微笑曲线”的末端显现。仅以动漫企业为例,其产业链包括动漫创意、制作、营销,后期的衍生品设计开发,衍生品生产,衍生品铺货销售等。虽然融资问题能让一些企业在后期的产业教育、新媒体、服装、玩具、影视剧等业务上展开,但是这条产业链仅仅靠几家企业几乎不可能推动。由于投入的成本巨大,稍不小心就有资金链断掉的危险。这也是我们在外部条件培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也就是群众渴望创意的智慧,尊重创意人才。而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的《版权法》等一系列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中国也需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修改法规或制定新的法规。


  总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设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及转让机制,吸引创意人才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撑以及国际化的信息流和人才流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六问:外部营销如何强化?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虽然它在创立初期强调的是个体或者地区的文化特色为支撑,然而,既然它被打上了文化的标签,目的就是为了向外传播。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它现在还被称为“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是未来,如果没有外部营销,这个产业也会照样面临困境。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也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以中国的电影产业为例,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对外出口做得比较早的产业。2013年,《一九四二》的加法营销与《西游?降魔篇》采取的减法营销都获得了成功,票仓显示出了华丽的数据。但同时,中国的电影在国外的表现却乏善可陈。2012年3月,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很大。高达51%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电影故事的表达,其中编剧依然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软肋,有接近50%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逻辑混乱,难以理解。


  实际上中国的影视、广播、出版、软件、网络等产业中都不乏好的作品,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在外也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裁马润生介绍说,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海外销售额达到226万美元,销售单价甚至超过热播电视剧。语言精炼,台词自成一统,逻辑推理缜密的《甄嬛传》也已经在美国销售。但相比中国每年10万集以上的电视剧来说,海外输出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如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在娱乐方面非常强势的电视台,即使它们每年制作的电视剧超过70部,海外输出的作品都很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研究员认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开发国际市场,企业应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如建立销售渠道、生产基地以及研发中心来促进外部营销。这方面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可以说做得比较出色,比如国内主流的网游厂商如完美世界、腾讯、畅游、金山、网龙、麒麟等都在海外开设了自己的子公司。另外一些公司,如完美世界、畅游等还搭建了海外进出口平台,进一步拓展了网游的海外发行渠道。完美世界、盛大游戏等企业甚至开始采用全新的“海外研发全球运营”的模式,通过收购海外游戏企业等方式,整合全球游戏产业设计、生产、运营、IP等资源,全球化研发方式进行海外拓展。


  目前,上述企业不仅在产品品质上逐步提升,推出了许多可以和国际知名大作相媲美的产品,也在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日渐成熟的出口渠道。《2012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为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5%。


  创意产业产品外部营销强化的支点是政府,但中国政府目前还很少有动作去推动创意产业产品的出口。美、英、日、韩等国早就开始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资源,大力推动本国创意产业产品的出口,拓展海外市场。如韩国政府就斥巨资支持企业参加在中、美、日、德、法等国举办的文化产品展销活动,将《大长今》、《我的名字是金三顺》、《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等近百部作品输出到国外,包括中国。因此中国政府也应对包括电视剧、电影等产业进行干预与扶持,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资源协助等方式管理、保护和向外推介营销这些产品。


阮晓东
 文化,创意,产业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